总觉得累?不是懒!3个“隐形消耗”,很多打工人天天犯

同事小林最近总喊累,没干什么重活,却下班倒头就睡,补觉也缓不过来。体检指标全正常——医生说,这种“查不出原因的累”,可能是被3个“隐形消耗”掏空了,很多人天天在犯。


一、没干活却累?“情绪内耗”在耗电


小林总在睡前复盘“说错的话”,开会纠结“领导是不是不高兴”,甚至刷到同事朋友圈都要琢磨半天。大脑重量仅占体重2%,却消耗20%的能量,过度思考时消耗翻倍,人自然觉得累。


特点:身体不酸,但提不起劲,不想社交,越累越失眠,累的程度和体力活动无关。


应对:


- 写“纠结清单”,划掉“控制不了的事”(如领导想法),只留“能做的小事”;

- 睡前1小时远离手机,泡脚时专注“水的温度”,别让思绪飘走。


二、久坐比跑步累?肌肉“僵住了”


程序员阿凯每天坐8小时,下班脖子发紧、后背沉。久坐时肌肉看似放松,实则被动发力(脖子顶脑袋、腰撑上半身),缺氧堆积乳酸,导致“僵硬的累”。


特点:颈肩、腰背发紧发酸,活动后缓解,坐下又累,越不动越严重。


应对:


- 每45分钟起身:扩胸(双手背后交叉挺胸10秒)、转腰(叉腰左右转10圈)、踮脚(20次);

- 腰部垫靠垫,让腰贴紧椅背,减少发力。


三、越补觉越累?“睡眠碎片化”在偷能量


运营小周凌晨2点睡、9点起,睡够7小时却更累。睡眠关键在“完整周期”(每90分钟1个),熬夜、频繁醒会打乱周期,导致“睡了像没睡”。


特点:起床头晕,白天犯困却睡不着,注意力不集中、爱忘事。


应对:


- 固定起床时间(如7点),周末不超±1小时,养成生物钟;

- 睡前1小时关大灯,手机别放床头,避免光线打乱褪黑素分泌。


这些情况需就医


若累到以下程度,别硬扛:


1. 持续2周“怎么休息都累”,伴随体重骤降、心慌;

2. 走路喘、手指发麻、肌肉无力;

3. 长期失眠或睡着后频繁憋醒。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为科普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若疲劳感持续且伴随异常症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遵医嘱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养生   消耗   工人   小时   肌肉   周期   频繁   脖子   睡眠   能量   体重   同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