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相应阴阳相调:巧用申脉、照海,告别失眠困扰

失眠,中医称“不寐”,是许多人深夜里难以言说的痛。翻来覆去、心神不宁,长夜漫漫仿佛没有尽头。

针灸学最新版本第十一版第222页

病位在于心,与肝、脾、肾、胆、胃等脏腑密切相关。最新版本针灸学记载:治法主穴有百合、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失眠。

针灸学最新版本第十一版第16页

今天,就让我们认识学习两个藏在脚踝上的“安眠要穴”——申脉与照海,并学会如何通过它们调理身心,重获宁静夜晚。

何为申脉与照海?

申脉穴:八脉交会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共67个穴位),申脉位于第62个穴位,位于外踝尖正下方凹陷处。

此穴通于阳跷脉,中医认为其有“安神定志、舒筋活络”之效,尤其适用于阳气不入于阴、思绪纷扰导致的失眠。

针灸学最新版本第十一版第16页

照海穴:八脉交会穴,属足少阴肾经(共27个穴位),照海穴位于第6个穴位,位于内踝尖正下方凹陷处。

此穴通于阴跷脉,能“滋阴降火、宁心安神”,尤其适合阴液不足、虚火上扰所致的心烦不寐。

针灸学最新版本第十一版第73页

中医理论渊源:阴阳跷脉的平衡之道。这一方法的理论根源于《黄帝内经》中的“阴阳跷脉”学说。阳跷脉主司一身之阳,阴跷脉主司一身之阴。二者共同调节人体寤寐(醒来与睡眠),保持阴阳交替与平衡。若阳跷盛而阴跷弱,则阳气浮越难以入阴,人便会失眠;反之若阴盛阳弱,则易嗜睡。

按摩申脉(通阳跷)与照海(通阴跷),正是在调和这两条经脉的气血运行,使阴阳相交、心神得宁。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已有记载,跷脉穴位可主治“卧不安、惊悸不寐”,后世针灸临床也一直沿用此法。

如何理解与记忆?我们把申脉想象为“太阳穴”,主阳、主动,按摩它可使过度兴奋的阳气沉降;把照海想象为“月亮穴”,主阴、主静,按压它可滋养阴血、清降虚火。二者一外一内、一阳一阴,就像自然界的日升月落,共同维持身体的昼夜节律。

每晚临睡前,坐于床上,以拇指按压照海穴,轻柔旋转刺激3–5分钟,感到微微酸胀为宜;再以拇指点按申脉穴,同样操作3–5分钟;配合深呼吸,意念集中于气息下行,帮助引导阳气入阴。坚持数日,很多人会感觉到入睡变快、睡眠变深。

针灸学最新版本第十一版

中医常说:“百病生于气,神乱则不寐。” 申脉与照海虽只是身体上的两个小小点位,却是沟通阴阳、调节神志的重要枢纽。无须药物、不必复杂,每晚花几分钟与自己相处,通过穴位与身体对话,或许你也会发现一夜安眠,本就是自然赋予我们的能力。

愿你每夜心安神宁,一觉睡到天亮自然醒。(温馨提示:本文为中医爱好者学习讨论用,不存在医疗指导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2

标签:养生   昼夜   阴阳   困扰   穴位   阳气   阴跷脉   中医   虚火   身体   黄帝内经   拇指   足少阴肾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