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芯片风暴如狂飙般席卷全球,但带来的连锁反应却超乎想象!
10月的全球芯片圈像被按下“震动键”:先是英伟达CEO黄仁勋对着镜头坦言“已彻底退出中国市场”,这家曾攥着中国95%高端AI芯片份额的巨头,终究没能扛住政策重压。
紧接着荷兰突然对中国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动手”,以“国家安全”为由卡断其业务。可没等风波平息,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就急着放话“要尽快求见中方”。
一边跟着美国“沆瀣一气”,一边又忙着找中国解套,这波操作背后藏着多少难言之隐?
放在几年前,谁又能料想到英伟达会彻底的撤离中国市场?
那时它的AI芯片在中国高端算力领域近乎“一家独大”,大到互联网巨头的服务器,小到AI创业公司的研发设备,十台里有九台用的是它的产品。
毫不夸张的来讲,中国堪称它的“第二增长极”。
转折点始于美国的芯片管制加码。
为了限制中国科技发展,美国一次次收紧出口红线,甚至还过分的要求英伟达不能把“性能达标”的芯片卖给中国企业。
英伟达也曾想过折中,推出性能阉割版芯片,可这些“缩水货”连基础的AI模型训练都撑不住,中国客户只能转头找本土替代方案。
订单量从每月几十万片掉到几万片,市场份额一点点被蚕食,直到黄仁勋公开承认“份额归零”,这场挣扎才算画上句号。
最讽刺的是,黄仁勋还在公开场合喊话:“伤害中国的事情,往往也可能伤害中国,甚至更严重。”
这次英伟达100%退出中国市场,就是对他话语”最完美“的诠释。
英伟达丢了年近500亿美元的中国市场,美国本土的芯片设计岗位减少,连下游的封装测试企业也跟着受牵连。
而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却抓住了这个空窗期快速成长,曾经的“垄断者”退场,反倒给了中国芯片产业“补位”的机会。
如果说英伟达是“被动出局”,那荷兰就是“主动跳坑”。
9月底,荷兰政府毫无征兆的对安世半导体发出”重拳“,不仅限制其向中国供货,还干预企业日常运营,理由竟还是毫无根据的“涉及国家安全”。
可稍微了解的人都知道,安世半导体早在2019年就被中国闻泰科技收购,这些年一直在欧洲合法运营,产品供应给全球汽车厂商,从未出过所谓的“安全问题”。
明眼人都能看出,荷兰这步棋是在跟美国的节奏,但他们却还在狡辩是自己的“独立决策”,试图与美“撇开”关系。
可它千算万算,没算到自己会引爆供应链“炸弹”。
安世半导体是全球汽车芯片的“关键一环”,像大众、宝马这些欧洲车企,每辆车的车载芯片里都有它的产品,可谓是不可缺少的。
荷兰一限制,这些车企的生产线立马面临断供风险,几家车企联合给荷兰政府发函,语气强硬地要求“48小时内解决问题”。
毕竟一旦停产,每天都会带来一笔巨大的损失。
这下荷兰可真发慌了,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它原本想跟着美国“表忠心”,说不定还能捞点好处,可到头来不仅要应对欧洲车企的怒火,还要担心中国市场的反应。
要知道,中国不仅是安世半导体的重要消费市场,也是欧洲车企的“销量高地”,要是中方反过来限制汽车或芯片相关产品出口,荷兰的经济只会更难受。
荷兰经济事务部大臣文森特·卡雷曼斯
荷兰经济大臣急着见中方,可不是单纯想“谈判”,而是真的怕了,怕的是这三件事:
其一,怕丢了自己的“饭碗”。
中国市场规模庞大、潜力无限,更是他们主要针对的市场之一。
英伟达的例子就在眼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占了全球近40%的芯片需求。
安世半导体要是长期陷在僵局里,荷兰的半导体企业迟早会步英伟达的后尘,到时候不仅没了订单,连技术迭代的机会都没了。
其二,怕成了美国的“弃子”。
荷兰以为跟着美国能抱上“大腿”,可实际上在大国的加码争夺里,小国从来都是随手可弃的棋子。美国只关心自己的利益霸权,根本不会管荷兰的产业链是否崩溃。
现在荷兰惹了麻烦,美国连句“帮忙”的话都没有,反而还在背后催促它“进一步限制”,这让荷兰彻底看清了现实。
其三,怕中方加速“自主替代”。
这些年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进步有目共睹,从设计软件到芯片制造,一步步突破技术瓶颈。英伟达退出后,中国本土AI芯片企业毫不畏惧,甚至是只用了半年就推出了性能接近的产品。
要是荷兰继续卡安世半导体的脖子,中方肯定会加快汽车芯片的自主研发,到时候荷兰不仅会丢了市场,连合作的机会估计都要没了。
面对这两场风波,中方没有慌,反而拿出了“稳扎稳打”的应对策略。
企业层面,安世中国第一时间站出来表态,强调“公司运营独立,会遵守所有法律法规”,同时启动“本地化应急预案”。还拉通国内的原材料供应商,把部分技术转移到中国工厂,确保核心业务不停摆。
母公司闻泰科技也没闲着,一边沟通一边建设,尽量减少限制带来的影响。
而那些本土芯片企业,更是借着英伟达退出的机会,快速迭代产品,不少企业已经拿到了互联网巨头的订单,影响力也能更近一步。
可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
宏观层面,中国对半导体产业的支持就没停过。不仅加大了研发资金投入,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为的就是鼓励企业突破关键技术,坚决不“受制于人”。
虽然短期面临设备和原材料的限制,但从长期看,这种压力反而成了“动力”。
英伟达退出中国、荷兰陷困局,都可以说美国有绕不开的联系,真是被“坑惨了”!
这两件事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全球产业链的真相:如今的科技产业早已深度绑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用政治手段强行切割,只会造成“多输”的局面。
企业丢了市场,小国扛了损失,普通消费者也会因为供应链动荡多花钱。
荷兰要是真的想解决问题,就该放弃“跟风美国”的念头,回归商业逻辑,撤回对安世半导体的不当限制。
毕竟科技从来不是“武器”,而是用来改善生活、推动发展的工具;市场也不是“筹码”,而是需要共同维护的“饭碗”。
未来,只有尊重市场规律、坚持开放合作,才能让全球芯片产业真正走得远、走得稳。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10-2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