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深夜的“宝宝”风波:当情绪跑在真相前面》
凌晨两点的手机屏幕亮得刺眼。张慧贤的手指悬在发送键上,那句“当小三当惯了”像团火,烧穿了理智——她按下去了。十二小时后,阳光照进房间,她对着满屏的“乌龙”道歉文发呆。
这场风波的起点,是一句醉话。酒桌上,朋友举着酒杯大着舌头说:“那女演员,总给你对象发‘宝宝’……”酒精和情绪混在一起,发酵成深夜微博里那颗炸弹。可第二天,宿醉的朋友醒来连连摆手:“我胡说的!”而屏幕那端的万鹏,正看着自己名字挂在热搜上,后面跟着“小三”的标签。
有人算过账:从指控发出到公司声明,不到四小时;从“实锤”到“误会”,不到十二小时。可那些被砸碎的声誉,要花多少个十二小时才能拼回来?网友@小鱼干在评论区留言:“昨天骂万鹏的,和今天骂张慧贤的,是同一批人吧?”
更值得玩味的是“素人男友”的隐身。整场闹剧里,唯一能证实真相的聊天记录始终没露面。张慧贤说“要保护素人”,可被推到台前承受刀光的,只有两个女孩。那个被称作“宝宝”的人,倒成了风暴眼里最安静的角落。
壹心娱乐的声明写得硬气,但法律追责治不了“情绪先行”的病。现在流行一种“微博断案”:三行字定罪,一张图量刑。去年某女星被造谣出轨,监控录像还了清白,可她的新戏还是黄了;前个月某教授被诬陷性骚扰,真相大白后,他的课表已经空了三分之二。
深夜的冲动像野火,烧起来只需要一个火星子。但灭火的人,往往要扛着水管跑很久。张慧贤的道歉微博下,最高赞回复是:“下次生气时试试把手机锁柜子里,钥匙扔窗外。”这法子有点狠,但比起让无辜者吞下误伤的子弹,或许值得。
(完)
更新时间:2025-10-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