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奶茶之都”:超过深圳、上海,一座城市狂开1.9万家茶饮店

在刚刚过去的立秋,成都年轻人凌晨“点爆”了奶茶店。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是网络热梗,也是网友们一年一度的仪式感。而立秋这个节气,更堪比奶茶品牌的一年一度的“双11”。

8月8日,多个新茶饮品牌公布数据显示,其门店销量在立秋当天大幅增长,还有多家门店出现爆单的情况。

说到奶茶就不得不提一下成都这座城市,它可是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奶茶之都”!

很多年来,“一城居民半茶客”是成都最鲜明的城市标签。如今,奶茶隐隐有后来居上之势,占据了成都饮品界的半壁江山。

《2023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成都的奶茶店门店数量位居全国第四,前三则被广东省包揽。一个西部的“奶茶之都”正在崛起。

成都,可以说是中国奶茶的基因库和灵感库之一。

说起成都,人们脑海里浮现的或许是悠闲的盖碗茶和“一城居民半茶客”的慢生活标签。但如今,这座古老的茶文化之都,正以一种令人惊叹的速度,崛起为现代新式茶饮的产业高地,吸引并孕育了无数行业巨头。

这并非偶然。成都的奶茶江湖之所以能风生水起,背后有一套独特的“双核引擎”在驱动。一边是千年茶文化沉淀出的深厚底蕴,为市场提供了最挑剔也最成熟的“需求端”。另一边,则是现代化的国际物流与产业集群,为品牌搭建了从西部腹地冲向世界的“供给端”跳板。

成都人对茶的理解,是刻在骨子里的。要知道,四川可是全球最早开始种茶、卖茶的地方之一。古代文人骚客早就把川茶夸了个遍,什么蒙顶山茶、峨眉山茶,都是响当当的名号。直到今天,四川的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在全国依然是排得上号的。

这种历史基因,直接塑造了成都消费者的味蕾。当别的地方的奶茶还在“糖水时代”徘徊,用甜味征服一切时,成都人早就习惯了茶的纯粹,甚至能品味那一点点恰到好处的苦涩回甘。

所以,当新式茶饮进入注重健康和天然茶底的2.0时代,成都市场几乎是无缝衔接。品牌在这里根本不需要费力去教育消费者“什么才是好茶”,因为这里的食客天生就懂。

这种懂得,直接转化成了惊人的消费力。在成都街头走一走,你就能感受到什么叫“饱和式开店”。有的地方,不到五十米的距离,硬是塞下了八家奶茶店。更夸张的是南纱帽街,短短一百米,挤了足足十二家。

尤其到了夏天,人手一杯冰奶茶解暑,已经成了这座城市的日常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最终变成了一种庞大而稳定的日常需求,为整个产业提供了最肥沃的生长土壤。

如果说文化底蕴回答了奶茶产业“为什么能在成都火起来”的问题,那么,这座城市强大的物流基础设施,则解决了“如何从成都走向世界”的难题。

答案,藏在青白江区。这里是四川唯一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一条条国际铁路通道从这里延伸,连接起欧洲、俄罗斯、日韩乃至东盟。对于一座内陆城市来说,这里就是它走向全球的超级大门。

行业巨头们早就看准了这一点。蜜雪冰城为什么要把它的亚洲总部,一个占地超过130亩的智能生产和出口基地,稳稳地安在青白江?原因很简单。

通过这里的铁路港,蜜雪冰城能将从茶叶、吸管到杯盖的全套物料,以极低的成本高效地输送到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这正是它能在海外开出超过4000家门店,并依然维持价格屠夫地位的核心秘密。

这个基地不仅服务西南,还辐射整个东南亚和南亚市场,其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而这股浪潮并非孤例,本土巨头茶百道也紧随其后,在青白江建立了环保包材的智能生产基地。

一个集生产、包装、物流于一体的奶茶产业生态系统正在加速形成,背后还有成都市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的政策推手。这里,正在成为奶茶品牌的全球跳板。

在成都这个既是沃土又是熔炉的市场里,想要活下来并出人头地,光有好产品还不够,你必须学会和这座城市的灵魂对话。

本土品牌对此心领神会。茶百道就玩得非常溜,它的品牌IP是一只叫“丁丁猫”的熊猫形象,甚至真的去认养了一只大熊猫,把最深入人心的城市文化符号和自己牢牢绑定。在产品研发上,他们也善于融合,比如将福州的茉莉花与雅安的鲜茶结合,创造出爆款茶底。

另一个本土独角兽书亦烧仙草,则巧妙地把自己和成都的餐饮文化捆绑在了一起。一句“吃火锅,喝书亦烧仙草”的口号,精准地切入了成都人最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品牌迅速获得了身份认同。

当然,成都市场也从不缺少血雨腥风的竞争。一方面,是书亦烧仙草、茶百道这样各自拥有超过6000家门店的本土巨头强势崛起,还有一只酸奶牛、丸摩堂等品牌在全国市场崭露头角。

另一方面,外来巨头也在疯狂涌入。蜜雪冰城在此设立亚洲总部,而霸王茶姬更是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将其公司总部从昆明直接搬到了成都,这被看作是其全国化扩张的决胜一步。

在太古里这样的核心商圈,三十多个奶茶品牌贴身肉搏,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但正是这种高强度的竞争,反而成了一个加速器,逼着所有品牌不断创新。

成都也因此成了一个公认的“新品试验田”。这里的年轻人,既挑剔又包容,他们味蕾刁钻,却又对新奇事物充满好奇,还特别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消费体验。一款新品如果能在成都获得认可,那它走向全国市场的路,基本上就稳了一半。

回过头看,成都奶茶产业的成功,绝不是单一因素的胜利。它是一场“文化味蕾”这一内生需求,与“产业枢纽”这一外向动能之间形成的完美共振。这座城市,不仅为一杯简单的奶茶注入了千年的历史余韵,更用现代化的全球视野,为它铺设了一条通往世界的宽阔轨道。从“一座城的茶馆”,到“一个产业的引擎”,成都的这次华丽转身,堪称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美食   深圳   奶茶   上海   中国   城市   成都   品牌   产业   市场   仙草   立秋   味蕾   巨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