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妥协,36万亿美债窟窿填不上,美国决定“弄死”大债主!

文 | 橙子

编辑 | 橙子

前言

2025年,美国的财政状况已达历史新高,国债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这一庞大的数字不仅是国家财富的沉重负担,更是经济安全的巨大隐患。

美国财政部报告显示,公众持有的国债约28万亿,政府内部持有约7万亿,利息支出占据联邦预算的17%,光是2024年一年,政府就花费了9210亿美元用于支付债务利息。

债务的迅速膨胀,从2024年底的33万亿飙升至36.2万亿,显示出财政赤字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税收远远不足以覆盖庞大的开支,减税政策、庞大的军费支出以及不断膨胀的福利项目成为债务持续增长的三大推手,财政压力不断积累,使得债务问题愈发难以缓解。

特朗普财政政策加剧债务恶化

特朗普政府执政期间,试图通过减税政策和制造业回流政策来振兴经济,然而这一系列政策不仅未能缓解财政赤字,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债务问题。

所谓的“大美丽法案”意图通过减少开支提高财政效率,但实际上导致税收大幅减少,预计未来十年债务新增将高达22万亿。

经济学家警告,债务占GDP比例将从94%攀升至117%,如此巨额负债将严重挤压私人部门的投资空间,每年使美国经济增长放缓约0.5%。

即使政府成立了效率委员会试图改革财政支出,但由于资本集团的强烈阻挠,这些改革举措最终搁浅,凸显政府改革空间有限的现实困境。

在这一财政危机背景下,美联储成为政治斗争的核心。特朗普将美联储视为债务的“推手”,公开指责其买债行为加剧了财政风险。

2025年4月起,特朗普多次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甚至签署行政命令试图将证券期货委员会纳入白宫直接管辖,并以联储大楼翻修工程超支为借口,试图推动鲍威尔下台。

美联储成为政治攻击焦点

这些举动暴露出特朗普试图削弱美联储独立性、转移债务责任的意图,由于联储的独立性受到法律保障,这些政治攻击未能奏效,反而加剧了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面对庞大的财政缺口,特朗普政府推行了激进的关税政策,试图通过提高进口关税“开源节流”,其中,对中国实施的分阶段关税加征尤其引人关注,总额达到55%,并威胁对芯片和药品等关键领域征收高达70%的关税。

中国方面则采取坚决反制措施,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坚守谈判底线,拒绝单方面让步,尽管关税使美国进口成本短期内上涨,但贸易逆差并未显著收窄。

中国通过出口市场多元化,转向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有效减轻了关税压力。美国的关税政策不仅未达到预期效果,还引发了国内企业和农场主的强烈反弹,使政策陷入“消耗战”,内部分歧加剧。

关税政策未达预期,对中贸易战变成“消耗战”

美国政府面对债务危机采取的措施多为短期应急,而非深层结构性改革,不断提升的关税、对贸易伙伴的施压以及对美联储的政治攻击,反而使得国内外经济环境更加动荡。

股市波动剧烈,道琼斯指数曾因政策不确定性暴跌700点,黄金价格攀升,显示投资者寻求避险,美元信用受到挑战,美债被国际市场抛售,全球对美国财政信用的信心显著下降。

从富豪到农民,社会各阶层对经济前景充满焦虑,美国财政风险的系统性特征日益明显,不仅威胁国内稳定,也对全球金融安全构成巨大冲击。

这场债务危机折射出美国经济治理的深刻矛盾:一方面,巨额债务和不断增长的财政赤字迫使政府必须采取紧缩政策;

另一方面,政治博弈和利益集团的阻挠让真正的结构性改革寸步难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虽然在短期内缓解了部分压力,但未能触及问题根源,反而激化了经济内外部的矛盾,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不能脱离健康的财政基础和稳健的治理结构,债务过高和财政赤字的长期累积将严重限制政府的政策空间,侵蚀经济活力,影响社会稳定。

同时,政治力量的分裂与短视行为只会将问题拖延,甚至恶化,最终为整个国家和全球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结语

作为观察者,我们应深刻反思:经济政策需要理性务实的设计,财政管理要坚持可持续原则,避免短期利益凌驾于长期健康之上。

贸易战和关税争端虽是政府手中的工具,但不能成为逃避财政结构调整的挡箭牌,唯有真正推动财政改革、加强治理能力,才能为国家经济筑起坚实的基础。

这场债务风暴亦为全球敲响警钟,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其财政风险扩散影响深远,国际社会需加强合作与协调,共同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和金融安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只有摒弃对抗与短视,强化共识与合作,方能推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实现共赢与和平。

2025年美国债务危机不仅是数字上的飙升,更是治理体系、政策设计和国际格局的深层次挑战,只有以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科学应对,才能化危为机,走出困境,历史和现实都在提醒我们,经济安全与国家未来息息相关,不容忽视,也不可回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财经   债主   窟窿   美国   中国   债务   关税   政策   财政   政府   财政赤字   经济   鲍威尔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