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最好的六个医生,确保它们陪伴你人生的每个阶段:阳光、睡眠、健身、饮食、自尊和友情。
——“言论”,《读者》2021年第23期
生物学博士尹烨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真正养生的方法,其实都不花钱。”
生活中,很多人为了追求健康养生,学过各种各样的保养方法,也买过形形色色的保健产品。
可结果往往是投入了不少时间和金钱,成效却微乎其微。
其实最好的养生之道,大多都藏在日常的生活方式里。
件事,无需刻意破费,也能让人受益颇深。
最高端的养颜,是好好睡觉
皮肤病学会曾做过一项关于“睡眠时长对皮肤影响”的实验。
参与者被分成两组:一组每晚睡眠7—9小时,另一组每晚睡眠不足5小时。
一个月后,相比睡眠充足组,睡眠不足组参与者皱纹深度增加了45%,皮肤弹性下降了30%,色素沉着增长了20%。
研究员得出结论,睡眠不足会加速皮肤老化。
生活里,有些人因为想拥有好皮肤,内服奢侈的保养品,外用昂贵的护肤品。
却不知对皮肤最重要的,不过是好好睡觉。
曾在热搜上看到一则“女子坚持286天10点睡觉”的新闻。
小廖是一位研究生,熬夜对她来说是常事。
有段时间,小廖身体不适,医生叮嘱她不要熬夜。
以前,她会经常看小说、短视频等内容到很晚。
开始早睡后,除了偶尔出门或做实验晚点外,小廖到了10点都会准时上床睡觉。
为了监督自己,小廖开始拍照打卡。
在坚持打卡286天后,小廖身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她的黑眼圈消失了,皮肤更透亮紧致了,就连法令纹都有了很大改善。
看到小廖的变化,评论区网友直呼:“早睡比我那么贵的护肤品都有用啊!”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李宗辉也曾说:“充足的睡眠会加快皮肤新陈代谢,睡眠好的人表皮细胞活力更强、皮肤弹性更好、激素水平更加平衡,皮肤不容易衰老。”
来源:视觉中国
实际上,很多人都深谙早睡的好处,却难以抵抗熬夜的快乐。
毕竟,成年人的世界,似乎只有深夜的时间才能自由支配。
可熬夜的快感转瞬即逝,但你少睡的每一分钟,都会长久地写在脸上。
皮肤不会说谎,不要等到容颜早衰、面色无华,才开始悔不当初。
不妨从今晚开始,早一小时上床,熄灯,关上手机。
养成规律的入睡时间,每天保持7—9小时的睡眠时长。
慢慢做出改变,坚持下去,身体自然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高级的养脑,是经常读书
国学泰斗饶宗颐,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活到了101岁高龄。
说起长寿之道,他说:“一个人不能不动脑,要经常保持头脑的活跃。”
在饶老先生看来,读书正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式。
老先生在大学任教期间,每天除了上课,其余时间都在阅读和研究学术。
退休后,他也会保证每天至少2小时的读书时间。
甚至到了80岁,他依然坚持每日阅读十几页《甲骨文通检》。
长期的读书习惯,让他的大脑能够保持清晰,有效减弱了衰老的影响。
人们常说,几天不动脑,脑子就生锈。
我们的大脑和身体肌肉相似,都需要经过锻炼才能更加灵敏。
多多阅读,积极思考,方可有效活跃大脑,使其持续健康地运转下去。
记者李华泉,曾在巴金先生百岁时前去拜访。
忆及那时,他说:“巴金先生虽然年事已高,但很有精神,对过往的人和事也都记得很清楚。”
巴金先生表示,阅读能帮助他思考。
他每天上午听着广播散步,下午就读书、回复信件和校对作品。
在他的书架上,不仅有普希金、托尔斯泰等文学大家的经典之作,还有古希腊以及现代哲学的相关书籍。
巴金先生晚年时,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
哪怕在住院期间,他也时常靠在病床上,捧着书读得津津有味。
几十年如一日地阅读,让巴金先生在耄耋之年依然精神焕发、充满活力。
来源:视觉中国
神经学家克里斯滕·维约米耶曾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你读书越多,你的大脑就越能保持健康。”
不经常阅读的人,很容易被碎片化的信息淹没,大脑也会变得日益麻木迟缓。
而坚持每天读书的人,脑内血液流通顺畅,记忆力和学习能力都会有明显提升。
学会将阅读融入日常,用文字滋养头脑。
纵然年华逝去不可避免,但经常读书的人会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最上乘的养心,是简单生活
白居易有言:“自静其心延寿命,无求于物长精神。”
很多时候,我们误以为物质的充裕,等同于人生的成功。
却不知拥有得越多,人就越容易被欲望支配,为自己徒增烦忧。
而当你试着放下,不再为外物所累时,内心也会慢慢回归轻松平静。
知乎上有一条高赞帖子,标题是“当一个人开始极简生活后,会发生什么变化?”
楼主因为生病,开始尝试给生活做减法。
她剔除了生活中一切非必要的东西,从饮食、作息、消费、娱乐、社交、家居等各个方面来简化生活。
一段时间之后,她发现,自己的身体和心情竟然真的都在慢慢变好。
除此之外,这种极简生活也给她带来了新的乐趣。
她降低了日常消费,很少买衣物和化妆品,在家居布置上也以简约为主。
省去那些零碎花销,她每个月可以比之前多存2000元。
她停止了无效社交,卸载了娱乐软件,不再因为看到别人的精彩生活就盲目地自责内耗。
空出来的时间,她用来养花种草,走进大自然,还重拾了读书和写作的爱好。
她也有了更多的精力去探索精神世界,认识自我,品味生活。
“少欲觉身轻”,欲望少了,她的焦虑也少了,内心也日渐丰盈,整个人都松弛了许多。
来源:视觉中国
作家蒋勋曾说:“让物质的东西少一点,让心灵的空间大一点。”
人这一生,真正需要向外求的东西很少。
给物质做减法,也是在给生命质量做加法。
摒弃喧嚣,清除繁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清净心看世界,以简单心过生活,才是成年人最通透的活法。
写在最后
医学教授李军红在《简养》中写道:“养生其实并不复杂,也不需要太多的技巧。”
平日里好好睡觉,空闲时多多读书,生活上删繁就简。
切莫因为贪一时之乐,为自己的身体埋下隐患。
要明白,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往后余生,愿我们都能健康顺遂,欢喜度日。
作者:人亿,不要麻木,不要庸碌。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