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南:智能加持焕新韵 茶香漫溢“科技味”

来源:环球网

“这套全自动名优绿茶生产线,建设于2024年,今年3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是苏陕协作的重要帮扶项目。它让我们告别传统制茶‘靠经验、拼人力’的时代,实现了从鲜叶到成茶的全程智能化管控,确保每一批茶叶的品质都稳定如一,使生产效率提升了3倍,人工成本降低了一半,实现了效率与品质的双重飞跃。”4月21日,在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茶叶加工车间,公司副总经理陈修玉说。

日前,一条全自动茶叶加工生产线在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投入运营。

据了解,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从事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占地面积约18亩,办公面积4000余平方米,茶叶生产加工厂占地面积6亩,茶叶种植基地总面积约8600亩。公司的“秦园春”商标被认定为陕西省著名商标,公司研发的“秦园春”牌商南白茶、商南龙井43、秦园皇茶、商南泉茗、商南仙茗、商南针眉和贵妃红茶全部被许可加贴“农产品地理标志”,并获得“国饮杯”“中茶杯”“国际茶叶博览会”等多个奖项。

随着劳动资源的稀缺,茶叶企业用工成本在持续上涨,而市场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却在不断提升,传统设备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生产需求。在科技浪潮的推动下,传统茶产业正经历着一场颠覆性变革。商南县沁园春茶业以“自动化生产、智能化包装、数字化管理”为核心,打造从茶园到茶杯的全产业链智慧解决方案,让古老茶香焕发勃勃生机生机。

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包装主管费东霞介绍,公司全自动茶叶包装生产线是苏陕协作的重要支持项目之一。它包含了自动分装、封口、塑封,可以24小时不间断作业,包装效果更加完美,破损率近乎为零,完全可以满足大规模、标准化、高品质的生产需求,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茶产业自古以来被誉为“大自然的馈赠”,但往往在面对气候突变、人力成本、品质管控等各种挑战的时候,传统的茶园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市场需求。而今天,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一场从茶园到茶杯的科技革命正在深入推进。

4月21日,在商南县试马镇郭家垭村马泉山碧波翻滚的茶园里,除了正在采摘春茶的务工群众,矗立在茶园中的摄像头和气象数据采集设备也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前往沁园春茶业设在山顶的游客品茗中心路上,可以看到一套气象观察装备。

这套气象观察装备是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茶园建设的一部分。在该公司的所有茶园里,都安装了数据监控系统。茶园里的水、肥、土壤、病虫害的都得到了科学的预警监测。

据了解,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数字化茶园建设项目于2023年6月正式上线投入使用,也是苏陕协作的重要帮扶项目。该数字化茶园管理系统结合生产实际、按照作业程序,以互联网、物联网和生物模型为基础建立,安装有气象环境监测、土壤养分分析、智能虫情监测、水肥一体化操作、智能育苗管理、生产安全管理、品牌渠道管理和质量安全追溯等监测、管理系统等,覆盖茶园面积1000余亩。

“我们通过土壤传感器、气象监测站、监控全覆盖等构建了“天地空”三维监测体系,实时传输土壤养分、空气温湿度、病虫害信息等相关数据至云端,通过AI数据分析,自动触发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病害预警等系统,实现了茶园管理的数字化、可视化和科技化,为茶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员熊涛说。

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陈修玉介绍,这套智能系统安装以后,每年为公司实现节水20%以上,节肥20%以上,节约人工费15%左右,茶园管理成本每亩降低约300元,茶叶经济效益每亩增收约600元,其它隐形消费带动公司实现增收100万元以上。

“在山下的数字化智能化育苗大棚里,我们有很多‘秘密武器’。”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说。

位于茶山下的数字化智能化育苗基地的几个育苗大棚里,务工群众正忙着给茶苗除草。

温暖的大棚中,各种先进、气派的高科技装备随处可见——控制“小气候”的手机App、智能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恒温水箱……作为大棚的“科技担当”,它们个个不容小觑。

育苗大棚的“智慧大脑”控制室中,工作人员正在操作智慧大棚的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育苗床整齐排列,自动水帘滑轨安排在上方,触碰开关,即可实现自动浇水,随着水帘滑轨的移动,鼓风机、电暖气片、空调以及自动闭合张开的遮阳布和天窗同时作业。

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十分引人注目,一块小小的屏幕涵盖的内容特别多,可实现控温、通风、浇灌等一键自动控制。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智慧大棚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对大棚内的水肥进行智能化控制,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环境条件、天气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施肥等控制参数,实现水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现在对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甚至浇水施肥,都可以通过手机实现智慧管控,轻松实现‘云上’育茶苗。”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项目部主任朱正武说,“在这里,我们可以一年四季进行育苗,手机上的APP可以一键直联这里。”

“我们公司现有育苗大棚3个,占地33亩,每年可育良种茶苗1500万株,可新建茶园4000亩。公司育苗基地实现了良种苗木的本地化,可让茶农在最适宜的时机栽植茶苗,大大提高茶苗栽植的成活率,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茶园建设难度和成本。利用智能化育苗大棚轻基质育苗新技术培育无性系良种茶苗,为全县良种茶园发展提供良种保障,对于提升商南茶的品质和产量,提高茶农的收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全县茶产业的规模化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超说。

王超介绍,得益于数字化茶园建设项目的建设使用,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茶叶的品质和产量,增加了品牌附加值,为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为商南县茶叶的标准化建设和科学化管理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23年6月,公司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授予‘陕西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荣誉,2023年9月,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局授予‘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称号。”

当科技与茶香碰撞,效率、品质、可持续性不再是选择题。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数字化为笔,书写茶产业的未来篇章,让每一片茶叶都凝聚着匠心与科技,让消费者品味一杯更纯粹的“商南味道”。

“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先进的数字化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示范带动,极大推进了商南县茶叶良种化进程,为商南茶产业突破发展探索出了高效的路径,成为推动全县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有力推动了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商南县茶产业发展中心主任陈耀说。(代绪刚 叶竹虎)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商南   水肥   商南县   陕西省   陕西   茶园   良种   大棚   茶叶   智能   产业   美食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