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仪选购、校准、使用技巧汇总

糖尿病之友杂志

2025年06月08日 17:31 天津


糖尿病人日常血糖管理的依据是自测血糖值,所以,测准血糖是每个糖友的必修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血糖值准不准,与血糖仪选购、校准及测定全过程的细节密不可分。


我得糖尿病十几年了,结合十几年的血糖管理经验,我想谈谈血糖仪选购、校准及血糖测定的体会,供糖友参考。


这篇文章我打磨了很久,内容有点长,您先收藏着,等选血糖仪时翻出来瞅瞅,能少走很多弯路。


作者:杨兆春

• 2011年确诊糖尿病

• 2013年停药至今,血糖控制达标




Part1

血糖仪的选购:只是二选一


目前,别看市面上家用血糖仪型号、款式众多。


其实说白了,血糖仪的核心是试条,而试条的核心就是吸血反应区的生物酶。


目前市面上就只有葡萄糖氧化酶和脱氢酶试条这两种,其它功能如大屏、语音、背光等都是附加的。


1.

葡萄糖氧化酶血糖仪


葡萄糖氧化酶对葡萄糖特异性较高,这是其优点。


但它也有三个缺点:



2.

葡萄糖脱氢酶血糖仪


葡萄糖脱氢酶的优点是:不受血液中氧分子和空气中氧气的干扰、不受测量的血药浓度的影响,试条可以使用至保质期。


但缺点也很明显,表现为:对葡萄糖特异性不如葡萄糖氧化酶,反应过程所需的一些辅酶可能与注射用麦芽糖、口服木糖和半乳糖产生反应而使血糖值假性升高,血液中维生素C含量高也会如此。


糖友要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



Part2

血糖仪的校准:必须做到4点


合格的血糖监测系统必须符合GB/T19634—2021《体外诊断检验系统自测用血糖监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但由于受血糖仪的测量原理、技术含量、仪器构造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误差。


测量原理方面,血糖仪测量的是毛细血管全血血糖,医院用的是静脉血浆,两者先天性存在误差;而且普通血糖仪由于定位低,所以技术含量相比医院生化检测仪要低很多,其构造也很简单。


有的患者久病成医,他们会根据血糖值自行调整用药量。如果血糖仪与医院静脉血浆血糖值误差大,就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血糖仪必须定期校准


血糖仪可以通过质控液、校准试条或与医院静脉血糖来校准,但无论那款,通用的做法都是去医院抽取静脉血进行对比。


我采取的方式就是血糖仪血糖与医院静脉血糖进行对比,我总结了四点体会:


1.必须将血糖仪和试条提前放在医院化验室恒温半小时以上



虽然血糖仪具有温度自动调校功能,但早上将血糖仪从家里带到医院,温差变化大,能否调校好没误差还真不知道。


这里要强调的是,原来的血糖仪说明书上注明血糖仪恒温半小时(现在没有了),很多糖友都知道。但试条说明书上没有,估计很多糖友不知道试条也要恒温半小时。


我每次都是和医院化验室医生等有关人员打好招呼,在头天下午就将血糖仪存放在化验室干净、干燥的地方


2.采取防震措施,防止血糖仪在携带过程中因震动过大而产生误差或损坏。



3.确保在自测血糖后,不超过五分钟抽取静脉血。



4.保持平常心态,防止因心情紧张影响血糖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糖友是测空腹血糖来校准血糖仪,那从家里到医院就不能骑自行车,以防低血糖。


网上有人说,新购血糖仪和换试条要校准,我认为,前者无必要,后者不现实。


血糖仪迭代升级到采血1ul、8秒出值、背光、免调码大屏带语音,出厂时厂家肯定已校准好。


全天血糖最少用四根试条,一瓶25根装,一般一个月左右就可用完,除非糖友测血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么短的时间,血糖仪还没到校准周期。


校准频次:我一般每3个月至半年校准一次,如果有自认血糖值与症状不符或血糖仪被摔等其它情况,就要进行应急校准。


血糖仪的合格判定:


当静脉血糖低于5.6mmol/L时,如血糖仪测定值与静脉血糖值的差值在±0.83mmol/L范围内


当静脉血糖大于或等于5.6mmol/L时,如血糖仪测定值与静脉血糖值的差值在正负静脉血糖值乘以15%范围内


以上两种情况都说明血糖仪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如果出现不合格的情况,糖友应该请有经验的医务人员一起分析误差原因以及处理对策。



Part3

血糖仪的使用:满足这12点


我自测血糖已有十几年了,从手忙脚乱到有条不紊,我日常饮食都以血糖值来调整并控制量,我的血糖一直较平稳。血糖值有一点异常都能引起我的警觉,并且能分析出变化原因


1.将量血糖的房间温度尽量调节至20℃-30℃



葡萄糖氧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20℃-30℃,理想温度为20℃-25℃,我都是用取暖器或空调将室温调节至20℃-30℃。


这样做有三个考虑:一是减少误差;二是减少温度波动;三是保证血量(冬季冷水洗手后)


不过现在,科技的飞速发展已使得部分血糖仪对温度耐受更广,有的已扩展至4℃-40℃;


2.用干燥洁净的面巾纸将血糖仪、采血笔、试条瓶擦拭干净



采血笔还要用酒精棉片进行消毒,特别是接触针头和手指部分,然后用取暖器烘干。


3.调整血糖仪校正码与试条瓶上标注的一致(新款血糖仪已经是免调码)



4.测血糖前双手清洁后再干燥(我都是用自来水洗净双手后用取暖器烘干),后用酒精棉片擦净十指正面和两侧面后再烘干



5.餐后两小时血糖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并用手机闹钟定时并设定提前准备时间,以保证准点量血糖。



6. 采血部位选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两侧且依次轮换。



日常做事多用拇指和食指,采血后感染的几率高,所以应选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手指中间部位痛感强烈,侧位较轻,指甲周围血量不足,所以应选两侧


如反复在同一部位采血,会导致皮肤硬化、形成瘢痕和增加穿刺困难。依次轮换的好处是,减少感染风险,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检测准确性。


7. 手不能过冷或过热



过冷会血流不畅导致血量不够而影响血糖测定过热会使血糖值误差


以前我以为手指越烫血流越快,从而越能保证血量。我原来每次烘手至烫,测定结果都偏高却找不出原因,不得不调整饮食。直到有次因两款血糖仪对比,才发现我手指烘得过热发烫血糖值会偏高。


8. 最好用胶带纸将开封后的试条瓶口封好



血糖试条应密闭储存,放置在避光、干燥的场所,避免阳光直射,禁止放入冰箱冷藏或冷冻。


试条分独立包装和瓶装两种,给我体会最深的是瓶装试条的密闭保存


瓶装试条不同于独立条,一瓶25根装,所以开瓶后如保存不当易氧化受潮,从而产生误差。


我曾在医院听一个糖友说,因他的小孩打开试条瓶后未盖上,结果他中餐后2小时血糖值从6.8mmol/L飙升至13.8mmol/L(6.8mmol/L是同一个血糖仪用新开瓶试条的测量值)。因此,为避免试条氧化受潮,我每次取出试条后都用胶带纸将开封后的试条瓶口封好。


9. 观察试条吸血是否满格



测血糖的十几年中,我曾经多次碰到过因试条吸血不满格(采血3ul,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多血糖仪用血量减少为0.5uL—1.0uL),从而导致血糖值偏高、重换试条再测就正常的情况。


有次由于血量不够,测血糖值为8.1mmol/L(比平时高),幸好我多次遇到过这种情况,见怪不怪,于是赶紧换新试条重测,结果为7.1mmol/L。


很多糖友其实也知道这样做不对,主要是心疼钱。试条的价格不菲,能省一根是一根,但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得不偿失。


浪费掉一根试条我也心疼,但我知道“行百里者半九十”,不能错在“最后一公里上”。


10. 调整好采血针档位



怕疼是人的天性,但不能因此就将采血针档位调低而导致血量不够,这样做会不可避免的影响血糖测定。


所以糖友要根据皮肤厚度,调整好采血针档位,既不能因血量过多污染试条而造成误差,又要确保一次性采够血。


如果血量不够,不要挤压,那样的血样中含有组织液,测出的血糖值是不准确和不可信的,也会起误导作用。


11.使用葡萄糖氧化酶试条的血糖仪,应使用75%酒精消毒,而不能用碘伏



12.保持平常心。



紧张会造成血糖短暂升高,有近十年时间,我每到测血糖时心情就条件反射般莫名的紧张。


可能有不少糖友与我有同样的心态,好像测出高血糖离鬼门关就不远了,特别是初测血糖的糖友。


现在的我,通过学习糖尿病知识,知道血糖控制得再好,也难免会出现并发症,已具备了“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的超然心态。


以上是我的几点心得和体会,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一起分享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养生   血糖仪   血糖   误差   葡萄糖   氧化酶   静脉   医院   温度   测量   含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