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少林寺》中的插曲《牧羊曲》让郑绪岚名声鹊起。
谁承想,她居然是个恋爱脑。
在事业上升期时,郑绪岚不顾一切投入了洋人的怀抱,外交官男友一起远赴美国。
本以为能够过上好日子,但是让郑绪岚万万没想到的是,这场婚姻刚开始就是一场骗局,自己最后沦为“弃子”。
郑绪岚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
年少时她曾试着考天津市京剧团,结果因为形象问题没选上,毕业后就进了工厂当工人。
就算进了厂,郑绪岚也没放下唱歌的爱好。
改变她命运的是一场工厂里的文艺汇演。那时候东方歌舞团正在招新人,负责人王昆刚好去看了这场汇演。
演出结束后,王昆直接找到郑绪岚,邀请她加入东方歌舞团。
这对当时还在工厂做工的郑绪岚来说,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机会,她没多想就答应了。
进了东方歌舞团后,王昆特别看重她,专门把她送到中央音乐学院深造,还请了声乐教授郭淑珍当她的老师。
郭淑珍教得认真,郑绪岚学得也刻苦,从发声技巧到气息控制,一点点打磨自己的唱功。
真正让她火起来的是一首歌叫《太阳岛上》。
1979年,这首歌一推出就火了,收音机里整天循环播放,郑绪岚就这么一夜成名。
1982年,她又唱了电影《少林寺》的插曲《牧羊曲》。
那时候《少林寺》这部电影本身就火得一塌糊涂,作为插曲的《牧羊曲》更是跟着传遍了全国,磁带销量一路往上走,不管是城市里的百货商店,还是农村的小卖部,都能听到这首歌。
1983年,她登上了春晚舞台。
郑绪岚最红的时候,遇上了个叫爱德华的美国人。俩人是演出结束后认识的,当时爱德华捧着一大束鲜花跑到后台,说自己是她的粉丝。
他还跟郑绪岚说,自己是美国外交官,家里是音乐世家,能帮她把歌传到美国去,让更多外国人听见。
那时候跟外国人谈恋爱挺新鲜的,爱德华又会说中文,虽然带着口音,但总跟她聊音乐、聊生活,郑绪岚慢慢就动了心。
可这段感情打一开始就没人看好:家里人觉得她事业正好,犯不着跑去国外冒险;朋友也劝她,两国文化差太多,过日子容易闹矛盾;就连东方歌舞团都有规矩,演员跟外籍人士谈恋爱就得辞职。
但郑绪岚那时候一门心思全在感情上,根本听不进劝。
结果她被歌舞团封杀,工作没了,团里分的房子也被收回去了。即便这样,她还是没回头,跟着爱德华去了美国,还跟他结了婚。
那段时间,传她加入美国国籍的说法满天飞,好多人骂她忘本,说国家培养她这么多年,她倒好在最红的时候走了。
后来郑绪岚解释过,说自己根还在中国,可那时候没几个人愿意听。
到了美国她才发现,现实跟想象完全不是一回事。爱德华根本不是什么外交官,就是个贸易公司的普通职员,所谓的“音乐世家”也是编的。
她本来想接着唱歌,可美国人对中国民谣没兴趣,找了好几家唱片公司,人家都说这风格在美国没市场。
再加上语言不通,以前在舞台上闪闪发光的歌手,慢慢变成了围着家务转的全职主妇。
日子一长,爱德华对她的态度也变了。
后来爱德华更是经常夜不归宿,有时候打电话过去,还能听到别的女人的声音。郑绪岚试着挽回,可矛盾越来越多,最后还是离婚了。
离婚的时候她没要啥东西,就带着年幼的儿子和几件行李,离开了那个曾经以为能过上好日子的家。
离婚后郑绪岚的日子过得特别难。她一个人带着孩子在美国,没亲戚没朋友,想找份稳定工作也难,只能靠打零工勉强过日子。
后来她查出肠梗阻,得紧急做手术。好不容易凑够了高额手术费,结果手术却成了噩梦——医生把好的肠子切了,反而把有问题的留了下来。
手术后三年,她一直躺在床上起不来,吃饭、走路都得靠别人帮忙,天天靠吃止疼药过日子,人瘦得只剩一把骨头,精神头也特别差。
就在这走投无路的时候,大学教授李友出现了。李友性子温和,还特别体贴,主动帮她做饭、照顾孩子,陪她去医院复查。
慢慢的,两人心里都有了好感,郑绪岚也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开始练习唱歌,盼着能再回到舞台上。
可命运又给了她一盆冷水,李友查出了晚期癌症。郑绪岚拼尽全力照顾他,最后还是没能留住他。
伤心过后,郑绪岚带着孩子回了国,却发现一切都变了:音乐圈里新人一批接一批,曲风也跟以前不一样了,她唱的那些老歌,年轻人没几个知道的。
不光如此,她还因为国籍的事儿被人说三道四,就连参加公益活动,都有人对她恶语相向。
还好老熟人朱时茂伸了援手。他俩八十年代就认识,朱时茂知道她的难处后,帮忙联系了北京的三甲医院,请了顶尖的医生给她重新做手术。
手术那天,朱时茂还跟他妻子在医院外面等着,一直等到手术成功才离开。
身体好起来后,郑绪岚没放弃唱歌。不管是地方上的文艺活动,还是企业的商演,不管舞台大小,她都积极去参加。
后来她办了自己的个人演唱会,门票全卖光了,台下坐满了老观众;还上了综艺节目,跟年轻歌手一起唱《牧羊曲》。虽然不像以前那么红了,但她一直守在自己热爱的舞台上。
现在的郑绪岚,虽然年纪大了,可还是经常出现在舞台上。有时候是电视台的怀旧节目,邀请她唱几首老歌;有时候是小型的演唱会,台下坐满了听她唱歌的老观众。
她每次上台都穿得很整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拿起话筒的时候,还是和以前一样认真。
有人问她,唱了这么多年,有没有想过退休。她没说太多,只是说只要还能唱,就想继续唱下去。
有时候演出结束后,会有年轻的粉丝过来找她签名,她会耐心地写下自己的名字,还会跟粉丝说几句鼓励的话。
对于以前的那些争议,她很少再提起,只是偶尔在采访里说,自己这一辈子,最幸运的就是能唱歌,能让这么多人记住她的歌。
她的人生就像一首长歌,有高潮也有低谷。
从工厂里的女工到春晚明星,她靠的是自己的嗓子;从远走美国到回国重新开始,她靠的是自己的坚持。
现在的她,不需要再靠一首歌证明什么,只是安安静静地唱着,唱给那些记得她的人听,也唱给自己听。
更新时间:2025-10-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