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对于特斯拉的关注的重点,无疑都集中在马斯克的万亿薪酬方案,到底能不能通过。上周,随着新一届股东大会的如期举行,这位掌舵者顺势收获75%的赞成票,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对于这样的结果,其实已经有所预期。
理性客观地讲,无论从运营层面,还是战略层面,包括资本层面,特斯拉都承受不了马斯克离开所带来的巨大损失。虽然万亿薪酬方案的触发条件十分苛刻,但好在留住了他。
作为旁观者,看过整场股东大会,愈发笃定地觉得,未来纯电乘用车业务,在公司内部的战略比重,将越来越小。
相比之下,以AI为底色,自动驾驶业务、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人形机器人业务、包括自研芯片业务在内的诸多板块,将是支撑起它更高估值的关键通道。
在马斯克的生意经中,单纯造车好似已经没啥前途。甚至近期的一档播客中,他还亲自爆料,“不务正业”的特斯拉正在研发飞行汽车的原型机,并计划会于今年底前对外展示。
此消息一出,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因为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新势力——小鹏,早在该板块依托“汇天”深耕许久。也在上周,一年一度的AI科技日上,其同样向外界展示了多维度的进度。如果说特斯拉才刚刚起步 ,那么它已然迈入到下一个全新阶段。
其中,最为值得分享的,肯定是A868的首次公开亮相。
结合官方介绍,这款产品采用全倾转构型,在小鹏鲲鹏超级增程架构基础上,采用自研航空级混电动力内核,提供持续充足的能源供给,预计将实现500km长航程,最高航速预计可达360公里/小时,6人座舱设计精准契合商务出行需求。
进一步了解后获悉,A868原型机已于11月顺利完成首次试飞,正式进入飞行验证的关键阶段。
得益于创新的全倾转旋翼设计,A868融合了垂直起降的便利性与长航程的经济性,摆脱了对传统机场跑道的依赖。
这项技术突破将极大地扩展城市群的“1小时交通圈”,未来如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内的跨城出行有望实现仅需30分钟即可达到。

实际上,波士顿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到2040年,中国eVTOL市场规模将达410亿美元,全球载人eVTOL市场正加速形成“长途空中出行”与“短途个人飞行”两大核心方向。
汇天,提前完成了双线布局。
至于“短途个人飞行”的载体,陆地航母飞行器已于11月3日试产,并顺利下线。而其背后的支撑,汇天飞行汽车智造基地一并正式启用。
作为全球首座采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飞行汽车批量生产的工厂,实现了航空级质量标准与汽车级效率的融合,规划年产能10,000辆,初期年产能5,000辆,满产状态下,生产线每30分钟可下线一台飞行器。
也恰恰基于这样的背景,低空飞行商业化运营布局,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明年,汇天计划在全国布局超200家飞行营地。首批最快将于明年7月完成建设并试运营。
一切的一切,箭在弦上。

而就在小鹏科技日第二天,通过一场沟通会,对于这家飞行汽车公司,又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作为亚洲规模领先的相关企业,组建了超过1600人的团队,其中研发人员占比达80%。
同时,在全栈自研的动力总成、飞控导航、复合材料与空中智能四大核心领域,均实现了系统性突破。
譬如,在动力总成方面,打造兼具高性能、高集成、轻量化的六合一动力系统,推重比达12、体积扭矩密度超行业60%,搭载能量密度255Wh/kg、寿命提升4倍的高密度电池。
譬如,在飞控导航方面,全球首创“四轴合一”单杆操纵,并通过多源融合定位实现厘米级悬停与导航精度。
譬如,在复合材料方面,汇天首创自动化双腔RTM桨叶技术,复材占比达42.5%,实现年产300吨规模化量产,并将复材成本降至铝材的1.5至2倍。
再譬如,在空中智能方面,汇天打造全球首个智能飞行座舱,融合航前检查、空中导航与降落辅助功能,并依托自研“蜻蜓”3D视觉与AI智驾芯片,实现空中全场景智能驾驶。

另外,对于外界异常关心的安全性,汇天始终将其作为飞行汽车研发的首要原则,秉持“从研发到运行”的全飞行周期安全保障理念,全面对标最高飞行安全标准,实现全域安全冗余。
而为了进一步解决大家的担忧,科技日上何小鹏更是承诺,“在量产交付前,公司高管团队将率先完成5000公里飞行测试。”
并且,十分欣慰的表示:“截至目前,陆地航母位于全球已经拿下7,000台订单,有望创造载人飞行汽车销量的世界纪录。”
面对这样的成绩单,突然想抒发一下个人歉意。
因为,早在前几年,当小鹏本身都深陷泥潭,总觉得入局飞行汽车,就是在分散本就严重不足的精力与资源。
可最终结果证明,当这家新势力熬过了那段至暗时刻,踩中风口的汇天,反而成了它的加分项与意外惊喜。
众所周知,低空经济早在2021年便被列入国家规划。去年,则被正式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飞行汽车,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可以称得上潜力无限,蕴含着巨大的需求与红利。

根据国际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一份行业报告,接下来20年,将是飞行汽车技术的高速发展期,全球市场规模有望从2030年的3000亿美元,激增至2050年的9万亿美元。
并且,该报告还特别强调,“中国凭借庞大的城市低空交通需求及政策支持,或将成为这一领域的全球最大市场。”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何类似长安、奇瑞、广汽在内的自主汽车巨头,同样在积极布局该板块。
道理明晃晃摆在台面上,谁都想尝一口诱人的“蛋糕”。率先起跑的汇天,进度无疑领先所有人。而现在,更像是处在黎明前夜。明年,随着正式迈入量产阶段,即将迎来充满希望的朝阳。
反观整个飞行汽车板块,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分羹者涌入。更为激烈的厮杀与竞争,徐徐拉开了帷幕。
毕竟,连马斯克都盯上了这块“肥肉”,谁会和赚钱过不去呢?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