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助力宁夏葡萄酒产业的数智跃升

一智能科技赋能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综述

一场由传感器、区块链和AI算法驱动的产业变革,正在改写北纬38°的葡萄园叙事。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承办的“科创中国·智能科技赋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于3月1日至4日在银川举办。这是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连续5年牵头组建“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助力中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次有力举措。该学会在原有院士、专家基础上,今年特别邀请了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副所长王海波研究员带领十余位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科学家以及智慧农业领域知名专家组成高级专家服务团队,深耕宁夏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破解宁夏回族自治区葡萄酒产业链发展难题和重大产业技术问题,促进中国葡萄酒产业实现数智跃升献计献策献智慧。

使命所系 有为担当

宁夏贺兰山东麓是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最适栽培产区之一。葡萄酒产业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发展方向之一。推动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乃至中国葡萄酒产业重要指示的使命与责任,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构建中国葡萄酒产业体系的时代需求,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强劲引擎,对于中国葡萄酒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同时,基于“三分靠酿造,七分靠种植”这一客观实际,葡萄酒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极大地依赖于葡萄种植。在当前劳动力不足、水土资源紧缺、气候多变等背景下,探索科学高效的酿酒葡萄栽培智慧化管理模式对于保障葡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宁夏葡萄酒产业全产业链各环节虽有积极进展,但挑战重重。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融合度低,全产业链竞争力不高。尤其在种植环节,对人工依赖度高,管理质量参差不齐,相比国外规模化现代化种植园,国内葡萄种植成本高、效率低、效益差,机械化与智慧化水平滞后。传统种植靠经验,水肥利用率低,葡萄原料品质不稳,且随着产业规模壮大,人工、水肥资源需求增强,在人口老龄化、资源约束等背景下,急需探索智慧种植新模式。相关规划指出,要引进企业和技术人员,研发专用机械解决成本“瓶颈”,发挥专家团队作用指导科学智慧种植。提升酿酒葡萄栽培智慧化管理水平,对保障和提升葡萄酒产量与品质意义重大 。

多方合作 引才献智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是中国科协所属全国一级学会和优秀科技社团,拥有广泛的专家资源和丰富的科技服务经验。自2020年起,该学会已经连续承担“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项目,数年组建“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组织专家深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区,针对问题持续开展技术咨询、指导和服务。科技服务团与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密切合作,联合开展各种服务活动,为地方引才献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基于蹲点服务和前期调研收集到的需求,服务团创新性地引入外地企业的成熟技术产品,借助媒体传播优势扩大影响,邀请外地企业深度参与,以学术研究范式探索服务当地葡萄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于2025年3月3日召开的“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2024)智能科技赋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除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宁夏大学、银川市科学技术协会、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心、美贺酒庄、宁夏农垦农林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外,还特邀了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科院果树所副所长王海波带领的13位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和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天津农学院等10多个单位的智慧种植相关专家及青岛沃途智能科技公司、美贺庄园、宁夏知行酒业有限公司、卓德酒庄和贺兰红酒庄等单位的企业家代表、项目组成员50余人现场参加了研讨会。此外,农业科技报胡润田记者应邀全程参加此次论坛、讨论和调研。截至会议闭幕,线上参会人次超3000人次。

深入研讨 求实探索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执行秘书长王应宽主持了这个“智能科技赋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邓铁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文学慧,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王海波出席并致辞。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天津农学院等高校、科研单位的50余位智慧种植相关专家、学者,以及青岛沃途智能科技、美贺庄园等企业代表,围绕智能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展开深度对话,共同探讨了智能科技赋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实现路径及解决方案,为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注入了新动能。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的大力支持,邀请到13位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的岗位科学家参会并作报告交流。研讨中,王海波首席、赵世华、王振平、刘继展等研究员和张振文、徐丽明、杜远鹏、穆维松、邓小玲等教授及张鹏总经理共10位专家,分别从葡萄精准施肥、葡萄酒与文旅融合发展、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智能化采收、土壤改良、优质高效栽培、市场需求变化及应对策略、机器人技术、无人机+AI技术、装备研发与推广等技术方面作了专题报告。

王海波研究员 赵世华研究员

张振文教授 徐丽明教授

杜远鹏教授 王振平研究员

穆维松教授 刘继展研究员

邓小玲教授 张鹏总经理

直击要害 勇于破题

研讨会上,首席专家王海波指出酿酒葡萄栽培是葡萄酒产业基石,智能科技的蓬勃发展为酿酒葡萄栽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望通过本次研讨会推动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世界葡萄酒舞台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10位服务团高级专家围绕“智能科技赋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从葡萄精准施肥、葡萄酒与文旅融合发展、农机农艺配套栽培、智能化采收、土壤改良、优质高效栽培、市场需求变化及应对策略、机器人技术、无人机+AI技术、装备研发与推广等技术方面作了精彩报告,使与会人员收益匪浅,收获良多。特邀报告后,与会专家及企业代表分2组分别围绕“酿酒葡萄种植智慧化生产和管理水平提升”和“葡萄园专用智能机械装备技术”这2个议题,从如何低成本、高效率部署传感器,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模型开发,如何提高病虫害识别准确性和实时性,土壤改良、肥力提升,开发全程机械化作业的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的农机设备,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等方面,多角度分析了宁夏葡萄酒产业链发展难题、重大产业技术问题,总结了应对策略。参加讨论的专家和企业代表踊跃发言,观点激烈碰撞,热烈氛围弥漫全场。

研讨会期间,科技服务团实地走访了美贺酒庄、志辉源石、张裕龙谕酒庄等典型酒庄,深入了解酒庄发展现状,对接技术需求。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技术服务处、银川市科学技术协会有关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宁夏大学、银川市科学技术协会、银川市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心、美贺酒庄协办。

成果转化 加速推进

近年来,科技服务团高级专家帮助建立“科技小院”,使之成为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这一成功案例已经在诸多地区进行了进一步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服务团高级专家宁夏大学教授王振平与美贺庄园开展科研创新、成果转化,通过抗寒砧木老藤与优良酿酒品种进行高位嫁接,实现了酿酒葡萄免埋土抗寒栽培,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为推动酿酒葡萄栽培智慧化管理水平的提升,服务团高级专家、宁夏大学王锐教授团队与美贺庄园开展合作,建立“科技小院”,切实解决企业需求,引进科技成果,并主推企业成功申报了银川市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解决葡萄酒共性技术难题提供了支持。

搭建桥梁 缔结纽带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组织的“科技服务团”还帮助当地搭建合作桥梁,引荐专家,推动专家与地方产业部门高效合作。

该学会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携手合作,共同推进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服务团积极对接,在共同申报科技支撑、揭榜挂帅等重大项目、支撑技术研发、创新创业服务、营造人才生态、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参与团体标准制定、拓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该学会于2025年3月3日召开的“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智能科技赋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更是为“出题人”和“答题人”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文学慧在致辞中指出贺兰山东麓栽培存在数据采集不均,管理模型不完善,数据应用不充分等问题,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的深入交流,尽早攻克智能科技在葡萄栽培应用中的技术壁垒,搭建起完善的智慧化生产管理体系。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国际葡萄酒品牌中心专家组组长兼中心主任赵世华研究员作了关于葡萄酒与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的报告,深入剖析了国外在文旅融合综合领域的典型举措与成功经验,同时研究了国内文旅融合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及采用的做法,针对葡萄酒产业,从种植到一体化运营等方面进行了规划与深度解析,明确指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就国内文旅融合发展提出新路径,展现出极为深入的思考,对产业发展具有极高的参考借鉴价值。会议期间,王海波首席为代表的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就葡萄栽培及高质量发展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

文学慧致辞 赵世华研究员

形成经验 取得成效

经验一是,聚焦产业需求,基于创新平台,全方位精准服务。

基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银川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已建立的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服务站,服务团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银川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携手合作,在产业咨询、技术传播、科学普及、学术交流和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举办“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2024)智能科技赋能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邀请多位国内知名的葡萄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贺智慧农业专家赴银川交流成果,调研指导,并促成王海波首席为代表的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与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就葡萄栽培及高质量发展达成了项目合作意向。

经验二是,立足实际,推动建立葡萄科技小院,探索解决产业难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有很多,农业系统的复杂性导致解决难题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且费时费力。项目支持也许是一时的,科技小院落地在企业,有助于专家及其团队深入参与企业发展,能为企业提供务实的、及时的、长期的服务。如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服务站以及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一样,科技小院可以在企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对于专家来说,能够通过它了解行业发展与技术需求,建立试验基地;对于企业来说,可以获得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依靠科技小院‌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通过将高校的教育、科研贺人才优势与地方产业的实践需求紧密结合,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

经验三是,有针对性地组织专家开展活动,汇聚众智,为解决葡萄酒产业共性问题提供遵循。

针对机械化水平不足、生产成本高、管理水平低等葡萄种植中的共性问题,考虑到农业生产的复杂性以及农机农艺融合的必要性,特邀包括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在内的13位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以及来自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江苏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宁夏大学、宁夏农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天津农学院等10多个单位的智慧种植相关专家,共同探讨提升酿酒葡萄栽培智慧化管理水平的解决方案,通过不同行业的专家的思想碰撞,产生融合的智慧,以促进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在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组织的“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指导帮助下,宁夏葡萄酒产业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酿造、销售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有了积极进展,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但仍然存在和面临一些机械化水平不足、生产成本高等关键难点和挑战。

本次召开的研讨会只是科技服务团活动的一个缩影,自2020年以来,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已连续多年承担中国科协“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项目,针对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重点区域,服务宁夏葡萄酒产业付出了艰苦而富有成效的努力。

“通过‘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的系列活动,深化科研合作,加速成果转化,强化人才培养,推动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王应宽研究员介绍说。

2024年9月,“科创中国”葡萄酒产业科技服务团还举办了年度任务推进会,针对“提升酿酒葡萄栽培智慧化管理水平”共性技术需求,联合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银川市科协、有关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建立服务平台,提升了当地酿酒葡萄种植智慧化生产和管理水平,有效助力了宁夏葡萄酒产业高质量发展。(作者:王应宽、赵爱琴,李竟艳,郭黎(中国农业工程学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3

标签:宁夏   科技服务   银川市   葡萄酒   中国   产业   山东   助力   葡萄   专家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