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芯片大案14人全判刑!偷走9亿研发成果,公司被强制解散!

文 | 比克熊

编辑 | 比克熊

“14人被判有期徒刑,首犯判6年,罚金1350万,现金冻结9965万!

这不是哪部电影中的情节,而是这几天终于尘埃落定的“华为芯片盗窃案”!

是的,钱财可以被盗窃,身份可以被盗窃,想不到一枚小小的芯片,也能被盗窃。

不过这群人更“厉害”,他们盗的是芯片技术,然后摇身一变,包装成自己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

要知道,他们盗窃的对象可不是普通人或普通公司,而是华为!

随着一纸宣判书落下,也宣告着国内半导体领域最严厉的司法惩处的落幕,不过中国芯片发展的风云,显然还在继续。

而这起震动国内整个半导体领域的“华为芯片案”,到底是咋回事?又对未来芯片领域的发展有何影响?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观察者网】【新浪财经】【凤凰WEEKLY】【新黄河】【鲁中晨报】【百度百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

互联网的发展如火如荼,各大企业卯足了劲在搞科技研发,只为了能将对手甩在身后,这其中,华为无疑是佼佼者。

然而让华为怎么也没想到的是,自己真正的“敌人”,竟然在公司的内部。

还是在2021年的时候,华为内部发生了一件比较轰动的事:技术总监张琨离职了。

张琨是华为21级员工,之前在美国高通公司当高管,到华为后担任了海思半导体近十年的技术总监,无论是资历还是技术,哪怕放在人才济济的华为,都算得上屈指可数的人物。

而他主导研发的Wi-Fi 6芯片,更是华为重中之重的项目。

这玩意儿投入研发了近9亿元,历时三年,可以说关乎着华为下一代通信标准的领先。

可更震惊的是,离职不过一个月,他就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才刚刚成立,就获得了高榕、小米的数亿投资,实实在在地“含着金钥匙出生”。

只不过谁也不知道,张琨并不是孤身一人从华为离的职。

他成立尊湃通讯后,立马利用自己的人脉,加以利益诱惑,引得20多名高级工程师跟着他出走。

要知道,这些人里面,可是有人亲身经历过Wi-Fi 6芯片的开发!

不过张琨也是“实在人”,讲究一个互惠互利,他肯给这些人才高薪高期权,那他们就要拿出相应的“投名状”,譬如芯片设计机密图纸和核心资料!

他们根据张琨的要求和指令,通过偷拍、发送境外服务器、记笔记等等各种匪夷所思的方式,把投资了9亿多、凝聚几百名科技人才心血的芯片技术,都搞到了张琨的公司里。

然后依次提交辞职信,拍拍屁股走人,事了拂尘去。

互联网大厂员工卷,大厂之间更卷,几乎都防着对方突然研发出一个了不得的技术,只是华为没有想到,到处防,却没防住“家贼”。

根据爆料人的总结,张坤挖走的华为员工,涵盖芯片研发的各个环节,全部加起来,竟然多达百人。

他的这一手“偷天换日”还是有效果的,尊湃通讯搞出来的产品,跟华为Wi-Fi 6芯片的相似度,高达90%。

不过世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张琨整的这么大的“工程”,制裁很快就来了。

纸岂能包得住火?

张琨是在2021年正式开始他的“华为芯片盗取计划”,公司才成立不过一年,就连续获得多轮融资,而它“开发”出的芯片,被业内人士盛赞“远超预期”。

不少人便以为,在已经卷成一片红海的互联网巨头里,又要多一匹芯片黑马了。

可要是将这匹“黑马”用水冲一遍,用刷子刮一遍,结果是一头彻头彻尾的毛驴。

这天底下,哪有纸能够包得住火的道理?

于是随着爆料人的举报和官方的介入,2023年底,尊湃的“窃芯案”终于东窗事发,14名内部研发人员被当场抓捕,公司也被宣告强制解散!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竟然还出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说这些芯片本来就是这些研发的,他们用自己的技术,有什么问题吗?

只能说问这个问题的人,本身就有大问题。

要知道,为了研发这款能在新通讯设备上提前布局的芯片,华为本身就投资了9亿研发资金。

尊澎研发的“盗版芯片”,有多达40个技术点与华为的机密专利技术重合。

先不说侵权的事,光让这些技术流出去,就给华为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从数字上来说,这些被盗走的技术,如果没能及时封锁,那么每年能让华为减少一两亿美元的收入。

这差不多也是国内芯片研发的通病了,根据新浪财经8月5日的文章表述,国内芯片行业的抄袭较为普遍,业内人士往往心照不宣。

“华为芯片案”,则成为了一起典型,那就是芯片研发上面花小心思,永远没有出路。

“芯片案”有何影响?

张琨带领尊湃在国内半导体行业大杀四方的时候,一度许下豪言壮语,说自己一定要带领尊湃通讯,沉下心打磨产品,在世界半导体领域闯出一片天。

这些话如今听来,着实让人讽刺。

而他现在也的确能沉下心了,只不过是在监狱中沉下心。

不少人便开始担心,张琨这事,是否会打击到国内芯片研发的热情,毕竟华为的芯片研发,在国内半导体领域算得上数一数二了。

可就是这样的大人物,也没能防住“家贼”。

而且尊湃通讯没有暴雷前,也被认为是国内芯片自主研发的新星,结果是个“窃贼”。

只能说,担心是正常的,但也多余了。

这次判决的首犯张琨喜提6年劳改饭,其余人也相继唱铁窗泪,至于罚款的金额更是天文数字。

但案子更大的作用,是给了一个典范。

法院首次在芯片研发领域使用了“有组织地窃取技术”,作为加重量刑的依据,这无疑进一步强调了技术保护越来越受认可。

而在咱们当前自主研发如火如荼的风潮下,这一审判树立了一个标杆,那就是“技术窃取”,不再仅仅归纳于个人行为,而导致刑法偏轻。

对于那些还对技术窃取心怀不轨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威慑,同时也能对整个半导体领域,形成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从深远意义来说,有很好的规范作用。

结尾

细数张琨的履历,真不是一个优秀可以说明的,他本来就是北大毕业的高材生,然后去美国高通当高级工程师,再到华为任职成为内部研发人员,一路高歌猛进。

之所以动了抄袭芯片的歪心思,恐怕还是因为浮躁的芯片研发环境,这无不说明,半导体研究还需要潜下心来。

咱们需要坚持的是自主研发,而不是“自主抄袭”。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观察者网】【新浪财经】【凤凰WEEKLY】【新黄河】【鲁中晨报】【百度百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3

标签:科技   华为   大案   芯片   成果   公司   技术   半导体   领域   自主   国内   家贼   首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