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狗子美食日记
免责声明: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
立冬,这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随着寒风渐起,万物冬藏,人体也需要适应这个自然规律,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来积蓄能量,抵御严寒,老一辈经常说:“立冬补冬”,正是强调此时进补的重要性。遵循“吃3种、喝3汤、忌3样”的传统饮食智慧,不仅能增强体质,还能为整个冬季的健康打下坚实基础。

冬季是“藏”的季节,饮食应以温补、滋养为主,多吃富含能量和营养的食物,帮助身体蓄积热量。
1. 根茎蔬菜——积蓄大地能量
根茎类蔬菜生长于土壤深处,吸收了土地的精华,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能有效补充体力,增强耐寒能力。
推荐食材:萝卜、红薯、山药、土豆、胡萝卜。
经典菜谱:萝卜炖牛腩




2. 温补肉类——增强身体御寒力
肉类是冬季补充蛋白质和脂肪的重要来源,尤其是红肉和禽类,能补气养血,改善手脚冰凉。
推荐食材:羊肉、牛肉、鸡肉。
经典菜谱:红枣枸杞蒸鸡





3. 坚果干果——滋养肾气润燥
坚果和干果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能补肾益精,缓解皮肤干燥。
推荐食材:核桃、板栗、花生、桂圆。
经典菜谱:板栗烧鸡


汤羹是冬季饮食的灵魂,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温养脾胃,促进营养吸收。
1. 御寒滋补汤:羊肉汤
羊肉性温,补血益气,是立冬驱寒的首选。


2. 健脾养胃汤:山药莲子排骨汤
山药健脾益肺,排骨补充钙质,此汤温和滋润,适合脾胃虚弱者。



3. 润燥养生汤:银耳雪梨汤
冬季室内干燥,银耳和雪梨滋阴润肺,预防呼吸道不适。


立冬时节,人体阳气内敛,脾胃功能减弱,需避免三类食物,以防损伤身体。
1. 忌生冷寒凉
冬季应减少生食、冷饮及寒性食物(如西瓜、螃蟹),以免损伤脾胃,引发腹痛腹泻。

2. 忌辛辣燥热
过度辛辣(如辣椒、花椒)虽能短暂暖身,但易导致上火、口干舌燥,与冬季“藏养”原则相悖。

3. 忌油腻黏滞
大量油炸、粘腻食物(如年糕、肥肉)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气血运行。

小贴士:
立冬后可适当早睡晚起,搭配适度室内运动,如太极拳、瑜伽,以助阳气潜藏。饮食需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应减少温补食材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