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台风“桦加沙”裹挟着暴雨,狠狠拍打着高州市妇幼保健院的玻璃窗,发出“砰砰”的巨响。窗内,一体化产房内温暖如春,李女士紧攥着护士的手,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用力!再用力!”助产士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伴随着胎心监护仪“滴滴”的轻响,一声清脆的啼哭划破风雨夜的紧张——又一个“台风宝宝”平安降临。
9月24日,高州全域进入紧急防御状态,红色预警信号高悬。但在高州市妇幼保健院,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正在紧张而温暖地进行。24小时内,12名“台风宝宝”在这里平安出生,他们的第一声啼哭,成为抗击台风中最动人的乐章。
“迎着风雨出生,余生尽是艳阳!”刚结束分娩的李女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于23日下午17点入住医院一体化产房。此前,她也曾担忧台风天气会影响分娩,但医护人员的专业与细致很快打消了她的顾虑。“从入院开始,就有专人引导,产房环境干净舒适,还有一对一的助产士全程陪护。”李女士回忆,24日凌晨,当宫缩的疼痛袭来时,助产士一直握着她的手,轻声鼓励:“深呼吸,你做得很棒!宝宝马上就要见到你了。”
而在医院的另一个角落,28岁的张女士正经历着更为紧张的时刻。她的二胎预产期本在台风登陆后,但24日傍晚,羊水突然破裂入院。“别慌,我们一直在!”值班医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5分钟内完成初步检查,10分钟将她送入待产室。此时,窗外狂风怒号,产房的灯光却格外明亮,医护人员默契配合,最终母婴平安。
这一切的背后,是医院早已紧绷的“安全弦”。9月23日下午,在市层面的统筹下,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启动了防台风紧急预案,主要领导带队对各个区域展开全面排查——从电力供应到血液储备,从医疗设备到应急队伍,每个环节都反复确认。天面机房、高低压配电房、发电机房等重点部位被逐一加固,高危药品被妥善管理,24小时应急值班表清晰张贴在墙上。“电力、血源、水源都是提前备好的,多学科会诊团队24小时响应。”产科主任陈裕坤介绍,面对台风,他们有成熟的处理流程,更有过硬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时刻准备着。
在台风最猛烈的24小时内,产科的医护人员脚步匆匆,却步履坚定。他们穿梭在待产室、产房和手术室之间,用专业和坚守,迎接了12名新生儿的平安出生。每当新生命降临,产房里总会响起短暂的欢呼,随即又恢复到紧张有序的工作状态。“我们不仅要保障母婴安全,更要让每一位准妈妈感受到温暖。”助产士杨亦怡说。
“窗外的风声那么大,但产房里却那么安静、那么温暖。”李女士回忆,分娩时,助产士不断安慰她,丈夫也一直陪在身边,让她忘记了外界的风雨。
如今,台风已过境,医院的日常工作也有条不紊地恢复。但那12声清脆的啼哭,那些在风雨中坚守的身影,却成为这个秋天最温暖的记忆。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健康高于一切”的使命担当,让生命在台风中绽放出最动人的光芒。
撰文:邱茜 通讯员 卢基正
【作者】 邱茜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更新时间:2025-09-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