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节气 | 中西医结合预防肿瘤患者脑梗高发

想拥有让人羡慕的好运气?那就从关注我开始吧!点赞关注,让你身心健康,财运亨通,福气满满

从中西医结合角度,寒露季节肿瘤患者预防脑梗高发,核心是西医控基础风险+中医调秋冬失衡,双管齐下降低血管意外概率。



一、现代医学预防核心:控制三大“高危因素”


肿瘤患者因免疫力低部分治疗药物影响血管脆性更高,需重点管控以下风险:



1. 严格控基础病:定期监测并控制血压(目标<140/90mmHg)、血糖(空腹<7mmol/L)、血脂(低密度脂蛋白<2.6mmol/L),避免寒露后气温骤降引发指标波动加重血管损伤


2. 警惕血液高凝:肿瘤患者易出现“高凝状态”,需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同时每日适量饮水(1500-2000ml),避免血液黏稠度升高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


3. 避免诱发动作:寒露后晨起温差大,起床时避免“猛起身”,应先卧床3分钟再坐起,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同时减少突然低头、弯腰等动作,降低血管意外风险。




二、中医调理重点:应对“寒露三邪”,护脑通络


中医认为寒露时节“寒邪渐重、燥气未消、阳气渐衰”,肿瘤患者本就“正气不足”,需针对性调理:


1. 驱寒护阳,防血管收缩:寒邪易导致“气血凝滞”,可在医生指导下用生姜、艾叶煮水泡脚(水温<40℃,15-20分钟),或适量饮用温性茶饮(如桂圆红枣茶,避免上火),改善下肢循环,间接保护脑血管。


2. 润燥滋阴,减血管损伤:燥气易伤“津液”,导致血液黏稠,可食用滋阴润燥食材(如银耳、百合、梨),避免辛辣、油炸食物,减少对血管内皮的刺激;同时中医辨证使用“益气养阴”方剂(如黄芪、麦冬、丹参),需经专业医师配伍,不可自行用药。


3. 适度活动,助气血运行:阳气渐衰易致“气血不畅”,可选择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八段锦),每日30分钟,以身体微热、不疲劳为度,避免剧烈运动消耗阳气,同时促进气血循环,减少血栓形成。



本文作者、审核、点校:董昌盛

本文编辑:郭娟



健康长寿不踩坑 关注中医董昌盛


医瘤中医董昌盛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09

标签:养生   寒露   节气   肿瘤   中西医结合   患者   血管   中医   气血   阳气   昌盛   黏稠   滋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