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扯头花,不如清朝一个瓜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没想到撕奖成了这几天的内娱主旋律,女演员们在这事上都过不去了,一个接一个发力,暂且让这瓜再沉淀一下。


比起内娱的扯头花,互联网上还发生了一件极其精彩的大事,原来“大玉儿竟是康熙的妈”这样的清朝皇室血脉瓜,已被疯传。



老师,是我的历史都白学了,还是真有什么历史考古新发现?


一切,都要从一个基因研究说起。


私生子换真孙子,大玉儿才是满清历史MVP?


这事的起因要从吉林大学发布了一篇大明朱家的DNA论文说起,研究得出了他们的基因检测,同属O- MF12415类型。


结果就有好奇宝宝在知乎上提出疑问:既然老朱家的古DNA都公布了,那离现在更近的,爱新觉罗家族的古DNA呢?怎么没个信呢?



这个提问炸出了不少答案,最下面的高赞里,有个人说老爱家的古DNA其实早有了,只是光绪的和爱新觉罗家的对不上。


暂且不论这位网友说得是不是事实啊,那大家一看这种“DNA认亲”环节,不就瞬间来了兴致,开始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



要知道,清代一直是宫廷野史最多的朝代,民间也一直有各种假说,尤其是康熙和乾隆这两人的身世,那是从清朝还没结束的时候,就八卦满天飞。


这次吃瓜群众们还上强度整上了DNA论证,自然所信者众多,于是画风逐跑偏,整个清朝的历史都在小抖快上得到了重构。


先是有人发了一张洪承畴和康熙的照片。



这张照片给网友们带来的震惊程度,大概就是《甄嬛传》里的大胖橘撞见老十七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几乎一模一样的那种震惊。


于是,民间史学家们开动了,很快加工出孝庄皇后大玉儿和洪承畴居然是一对,且还有一个私生子的故事。


更天雷滚滚的是,这个私生子后来还摇身一变,成了康熙。



从康熙的奶奶变亲妈,大玉儿瞬间成了影响整个清代史的女人?


不只如此,在这个故事里还有各种自圆其说的细节:比如大玉儿是皇太极为了拉拢洪承畴才拱手送出的;原本的真康熙玄烨,因为得了天花出宫治疗好几年,其实他根本没治好死了,所以大玉儿李代桃僵,把私生子拿来顶上。


听起来如此离谱,但网友们却为了论证这个假说的真实性,开始发力。


有人一口气列举了50多条的论据,来论证康熙和洪承畴家族的关系,比如朝鲜历史上对康熙的描述,9岁就有十二岁的样子。



还有什么遗传寿命的角度,说康熙的父母都没超过25,而他却活到了68。


甚至之前1940年香港拍摄的戏曲人物电影《洪承畴》,也被拿来当例子。


眼看着大家的讨论,越说越像那么回事,这个皇室血脉瓜的风一时之间席卷到了小抖快上,网友们开始大开脑洞,各自补充。

在更新的2.0版本里,不仅康熙血统不是满人,连乾隆也是从海宁陈家抱养过去的。

这看过金庸剧的朋友就有话说了,这题我会啊,《书剑恩仇录》里就设定乾隆和海宁陈氏的陈家洛是亲兄弟。

琼瑶的《还珠格格第三部》里,老佛爷非要五阿哥娶的知画,也是海宁陈家的。

会高频出现在这两人的作品里,那也是有原因的。金庸和琼瑶本身就是海宁人,金庸还是琼瑶的表舅。

小红书上也有所谓的海宁陈家的后人,出来说了两句。

乾隆确实和海宁陈家关系不错,六次下江南,四次住在海宁陈家。

其实这个海宁抱养论,那不是现在网友才丰富的故事,很早就有了。鲁迅早在100多年前就锐评过,他认为这只是陈家单方面的攀亲戚。

就这么越传越广,网友们补充的各路细节不仅越来越丰富,连人物图谱也出来了。

cr小红书网友“攒星星yu”

总之,在网友们的热闹下,已经完成了一次对清代历史的重构,什么满清,原来是汉清。

眼看着这事越闹越大,有位民族大学的教授也是看不下去了,他公布了他测试的雍正的后代DNA,与努尔哈赤的Y染色体类型一致,说明顺治康熙雍正其实都没问题。

由基因延展出来的野史瓜,也应该终结在基因铁证里。


“钩子文学”为何经久不衰?



这次的野史轶闻闹到这么大,我最大的感受是,互联网真的换了一批人在玩了。

“大玉儿诱降洪承畴”不是什么新玩意,清人笔记《蕉窗雨话九则》中就有“庄妃进参汤,献玉体”的香艳故事。

但如果要谈历史记载的可靠性,《蕉窗雨话九则》连个作者都考证不出来,是实打实的“三无”记载。

众所周知,知乎的历史乐子人很喜欢玩清帝血统梗,但实际上这类梗出现的时间比知乎都早得多,金庸连载的第一部长篇《书剑恩仇录》里,陈家洛发现的惊天秘密就是乾隆是汉人,是自己的亲哥哥。

早年雍正与海宁陈家换了儿子,所以乾隆应该叫陈弘历——当初知乎造这个梗的时候,其实有一个默认前提,就是大家都接受过九年制义务教育,应该认同中国史的基本框架。

万万没想到,小抖快等社交平台玩的就是一个解构一切,什么历史的基本框架,滚一边去。

乾隆居然是海宁陈家的儿子,这不全串起来了吗!“清帝全是汉人啊啊啊啊啊”。

怎么说呢……传统戏剧还是有真东西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里,如果用婴儿换婴儿,现在阴谋论就会说包拯是勾结金兵的奸臣,他杀死的那个就是真龙天子。

别觉得这不可能,马亲王早年写《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的时候,也没想到现在伪史论把这当正餐吃。

在阴谋论的世界里,阴暗才是主角,反常识反权威的东西才能快速传播,常规的事实辟谣是没有用的。

舆论场早已如此,在事实和情绪之间,大部分时候都是情绪赢——大数据发现了这一点以后,把这叫做“人性”。

下沉市场的传播讲究的就是顺应人心的这种阴暗面,要求事实无节制地向情绪妥协。

而当这种阴谋论遇上“钩子文学”,两者的效果更是1+1>2的。

在朱元璋、刘邦等历史人物纷纷卖过钩子以后,卖钩子的戏份又回到了最熟悉的女性历史人物身上——比如大玉儿在这个故事里的习惯性出场。

当初清代文人造“庄妃色诱”的野史,除了可能对朱明有旧思以外,更多是通过女性政治人物的情色消遣达到一种精神愉悦。

古今人性相通,对名人,尤其是名女人的窥私欲,千百年来都保持一致。

像洪承畴降清一事,其实《清实录》上记载得明明白白,正史有载,历代述论都在,清史大家孟森早有论断……谁会看?

当年《孝庄秘史》如果拍范文程劝降洪承畴,没有大玉儿出场,观众也不会答应的,我看的又不是《范文程传》,科教频道滚出电视机!

对女性历史名人的造黄谣,这也不是第一次了。

玛丽王后被传滥交所以八年无法怀孕,还被画了各种小黄图,实际上只是路易十六自己不行;某冰殉掉的那部《巴清传》里的原型巴寡妇清,说她和秦始皇之间有桃色绯闻的野史一搜一大把。

这种“污秽之语”的对象,一旦变成女性“上位者”,只需要根据性别刻板印象生成一套模板,就足够形成传播打击。

所以“钩子文学”这么多年来,才会在历史人物的身上如此经久不衰。


结语


无论如何,最终我们肯定还是要想办法处理这样的畸形传播,基于史料和科学史的硬核辟谣肯定要有,但目前看下来等于泥牛入海,打不出什么正经伤害。

说到底,阴谋论之所以无孔不入,还是因为“阴私”这种东西真的很粘稠,就像《异人之下》里小师叔的阴五雷,阴暗、粘稠是一种力量,而且这种力量是很强的,处理起来真的很麻烦。

不止我们有这样的“历史困扰”,欧美同样面临着大量历史阴谋论侵袭。专业人士的道德感,是肉眼可见唯一可以依托的屏障,但它显然挡不住下沉市场的大量低质量洗脑。

具体怎么办,我是觉得应该也只能相信后人的智慧……

00后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同时也是社交媒体的原住民,相信他们会在成长以后会变得更明智,找到在传播中遏制畸态谣言的方式。

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会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穿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你怎么看这次的清朝皇室血脉瓜?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1

标签:历史   头花   清朝   海宁   乾隆   康熙   钩子   野史   雍正   网友   故事   私生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