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八十载,白求恩后人踏足华夏热土。沃伦·白求恩携妻带子,不远万里而来,只为重温那段烽火岁月。北京阳台山,一张泛黄照片前,这位加拿大白求恩家族代表驻足凝视——血脉相连的先辈,曾在此地用生命诠释何为国际主义。
为何一个外国人能在中国如此深入人心?沃伦的华人妻子道出答案:白求恩的故事早已融入民族记忆。课堂里,孩童聆听他的事迹;乡野间,白发老人讲述他的仁心。他组建医疗队,创建战地医院,更手把手教会无数人救死扶伤。夜幕降临,他提着药箱翻山越岭,只为那些无法行走的病患。士兵们坚信:有白求恩在,负伤便有生机!这份信念,比任何豪言壮语更能点燃斗志。
沃伦坦言,白求恩留下的岂止是医疗技术?真正珍贵的是那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赤诚。当下年轻人常感迷茫,何不学学白求恩的“知行合一”?空谈理想不如躬身实践,满腔热忱更需脚踏实地。当一个人从心底认同所行之事,便能迸发十倍力量。毛泽东当年的悼词,字字千钧:“像白求恩那样,我们才能胜利”——这不仅是历史回响,更是今日箴言。
年轻人啊,莫让激情消磨在犹豫中。世界需要默默耕耘的奉献者,需要如白求恩般“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毅。沃伦一家此行,不正是最好的证明?精神薪火,代代相传;家国情怀,历久弥新。
--------------------------------
以上内容由AI生成,仅供参考和借鉴
更新时间:2025-09-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