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变数?全红婵缺席,原以为稳握世界冠军的陈芋汐,不料仍有劲敌

新加坡世锦赛拉开帷幕!

全红婵缺席,原以为稳握冠军的陈芋汐遭遇15岁新星谢佩玲强力阻击。

一时间让十米台冠军之争再添悬念。

1

从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开始,全红婵成了中国女子十米台的代表人物。

14岁的她,在赛场上连续三跳拿到满分的惊艳表现,让无数观众记住了这个来自广东湛江的小姑娘。

她的天赋和心理素质让她迅速成为中国跳水队重点培养对象,陈若琳亲自担任她的教练,更为她的成长保驾护航。

然而,青春期的到来改变了她的身体状态。

过去两年,全红婵不仅面临着伤病困扰,还要克服因发育带来的技术瓶颈。

身高迅速从1米43长到1米60,体重增加了十多斤,身体重心和肌肉协调性都需要重新调整。

对跳水运动员而言,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动作的完成质量和稳定性。

过去全红婵引以为傲的207C,如今成功率下降,难度动作的衔接和控制也受到冲击。

在最近一次训练画面中,全红婵与奥运冠军陈艾森一起训练。

视频中,她在跑步机上满头大汗,却难掩动作上的吃力。

尤其是在卷腹训练时,完成几个动作后,她直接瘫坐在地板上,这与东京奥运时那个轻盈、矫健的“天才少女”形成鲜明对比。

青春期不仅让她的身材变得敦实,也让她在比赛中的腾空高度、入水时的水花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很多跳水教练都认为,发育关是所有女运动员的“天堑”。

郭晶晶曾坦言:“女跳水员最怕的不是摔水,而是发育带来的体重变化。”

多一斤肉,入水的水花和压水线条就会不一样,而这些细节往往决定着评分的高低。

全红婵本人也意识到了问题,近段时间她一直进行高强度的康复和调整。

她接受高压氧舱治疗,增加核心力量训练,并通过科学的饮食控制体重。

尽管她先后缺席了全国冠军赛以及即将开始的世锦赛,但她并没有放弃,目标是用更多的耐心与时间,重新找回自己的最佳状态。

对于全红婵来说,天赋曾让她一鸣惊人。

而现在她需要靠更持久的毅力与自律,才能在身体的变化中再次崛起。

她的暂别不是退缩,而是一种对未来的能量积累。

2

与全红婵不同,陈芋汐的成长更多依赖于长期积累和极致的自律。

她与全红婵并称中国跳水队“双子星”,两人既是最佳搭档,也是最强对手。

全红婵遭遇发育难题和伤病后,陈芋汐凭借稳定发挥多次拿下世界杯分站赛上夺得冠军,逐渐坐稳女子十米台的主力位置。

她对自己的训练要求极为苛刻,为了控制体重和保持状态,她每天都会称重多次,饮食精确到克。

一旦发现体重变化,她会立即调整训练量和饮食结构。

在备战期间,她从不放松,即使是有伤在身,也坚持带伤参赛,用毅力赢得比赛。

她曾因髋关节积液需要休养,但她仍然坚持高强度训练,只为不落下技术节奏。

这次新加坡世锦赛,陈芋汐要参加单人十米台、双人赛和混合团体赛,任务繁重。

对她而言,这不仅是捍卫个人荣誉的机会,也是证明自己实力的舞台。

外界对她的评价虽有不同声音,甚至有人质疑陈芋汐夺金是因为全红婵缺席才让她有了机会,但她用稳定的技术回应了这些质疑。

陈芋汐深知,竞技体育比拼的不仅是一场胜负,而是长久的自律和坚持。

从2019年起,她就多次在世锦赛舞台上拿到奖牌,这是她第五次参赛。

陈芋汐自己也表示虽然参加了五次世锦赛,但是她依然很兴奋。

三枚世锦赛十米台单人金牌让她拥有了丰富的大赛经验。

她的心态也更成熟,赛前并不张扬,只专注于每一个细节动作。

对她来说,确保每一跳的质量,远比结果更重要。

陈芋汐之所以被称为“稳健型选手”,不仅因为她的发挥稳定,还因为她善于在压力下寻找突破口

早在2019年光州世锦赛,她曾在决赛中落后,凭借最后一跳的超高难度动作逆转夺金。

这种心理素质让她在面对新人挑战时更为沉着。

她善于总结比赛中的细节问题,赛后会反复观看录像,分析每一次入水角度和腾空时的身体姿态。

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跳水从来不是和别人竞争,而是和自己的每一跳较量。”

3

如果说全红婵和陈芋汐已经是跳水赛场上的双子星,那么15岁的谢佩玲无疑是冉冉升起的新星。

她与全红婵同出广东队,年纪虽轻,却已有七八年的训练基础。

今年7月,她正式入选国家队,代表中国参加这次新加坡世锦赛,这无疑是一种认可,也是一次考验。

谢佩玲的成名于今年5月的全国跳水冠军赛。

首次亮相大型赛事,她便拿下女子单人十米台铜牌和混双金牌。

她的动作风格与早期的全红婵极为相似,翻腾迅速、入水干净利落,尤其是高难度动作207C,她的完成率甚至比陈芋汐和全红婵都要稳定。

这样一位年轻小将,自然会让人将她与昔日的“天才少女”全红婵相提并论。

谢佩玲并非一时走红,早在2023年,她就在全国青年赛和青年运动会上展现了不俗实力,多次斩获奖项。

如今,她顶替全红婵获得了世锦赛单人赛名额,这既是机遇,也意味着她肩负着“超级替补”的压力。

从广东省队到国家队,谢佩玲的成长速度令人惊叹。

在周继红再度执掌跳水队后,队内“能者上、弱者下”的原则愈发显著。

能在15岁就入选世锦赛阵容,本身就是对谢佩玲实力的最大背书。

如果她在此次世锦赛上表现出色,甚至问鼎金牌,那么中国女子十米台的格局可能会发生微妙变化。

结语

新加坡世锦赛的女子10米台注定不会是一场单调的竞争。

陈芋汐虽然是最大热门,但谢佩玲的横空出世让冠军悬念倍增。

无论最终谁登上最高领奖台,我们都应该为中国健儿喝彩。

参考资料

网友笑称全红婵“归来仍是未成年”,但很少有人知道她克服发育关背后的煎熬——上观新闻

陈芋汐:和全红婵过招是一种动力,我们都为中国而战!——北京日报

全红婵/陈芋汐:是最亲队友,也是最强对手——环球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8

标签:体育   劲敌   变数   世锦赛   动作   新加坡   跳水   体重   中国   新星   冠军   稳定   冠军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