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乒坛美男子”,退役后身居要位,80岁李富荣如今怎样?

1957年,上海一间逼仄的弄堂里。

一个15岁的少年,用木板和橡皮筋拼凑的“球拍”对着水泥墙挥打。

邻居们笑他,“这破玩意儿能练出啥名堂?”

没人想到,这个连球桌都买不起的男孩,会成为中国乒坛的传奇

他就是李富荣。

上海弄堂里的少年,走上世界乒乓球赛场的冠军。

退役后,他成为中国体坛的掌舵人。

在乒乓球场上,李富荣是铁骨铮铮的硬汉。

但在生活中,他却有着铁汉柔情的一面。

他的爱情故事,就像一部浪漫的电影。

1964年,通过朋友介绍,李富荣和舞蹈演员张予懿,在传达室初次相遇。

那时的李富荣,英俊挺拔,散发着运动员的活力。

而张予懿,身姿曼妙,气质出众。

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坠入了爱河。

由于工作原因,他们不得不面对异地恋的考验。

一个在北京,一个在沈阳,一年到头也见不了几次面。

他们通过书信传情,每一封信都写满思念。

1968年,两人终于携手步入婚姻生活。

尽管婚礼简单朴素,但却是两人满满的爱。

婚后不久,张予懿便怀孕了。

而此时的李富荣,因为运动生涯的中断,被调到农村参加劳动。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独自承担家务和农活,心中充满了愧疚和无奈。

但张予懿从未有过半句怨言。

退休后,李富荣终于有时间陪伴家人。

他学会了厨艺,每天做饭已经被他承包了。

他说,“终于回来做家人了,我要好好补偿你们。”

他和妻子张予懿养育两个儿子,老大李竞,老二李乐。

尽管两兄弟都继承了父母的优秀基因,但他们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

长子李竞继承了父亲的运动基因,从小喜欢网球。

他凭借着天赋和努力,成为了优秀的网球运动员。

退役后,他成为网球教练,为中国网球运动培养新人。

和哥哥不同,次子李乐更多遗传了妈妈的基因,走上了艺术道路。

他凭借《汉武大帝》的霍去病,在演艺圈中崭露头角。

可是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李乐却淡出娱乐圈,转行商界。

有趣的是,李乐后来转行开广告公司。

父亲调侃,“你演戏时骑马,现在‘骑’办公椅,哪个更累?”

虽然兄弟两个发展不同,但他们都在从事着喜欢的工作。

李富荣的婚姻美满幸福,但他的乒乓球事业,一路走来却颇为辛苦。

1942年,李富荣出生在上海,但他的家境却并不宽裕。

为补贴家用,哥哥早早地就打工赚钱。

在这样的条件下,李富荣却喜欢上了乒乓球。

没有钱买球拍,他就自己动手做。

用布绑着海绵,自制的球拍就这样诞生了。

没有专业的球桌,他就把地板当作战场。

用粉笔画出界线,和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

每当他挥汗如雨地打球时,总能吸引路人和邻居的目光。

但他专注而坚定的眼神,仿佛预示着未来的不凡。

15岁那年,命运之神终于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李富荣被上海体育宫的教练看中,请他加入业余体校接受训练。

这对于一个贫寒少年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但入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面对众多高手,李富荣刻苦地训练,提升自己的球技。

在一次选拔赛中,他遇到了国家队的教练。

初次交手,他就败下阵来,但正是不服输的劲头,打动了教练。

于是,教练再给他一次机会。

而这一次,李富荣成功抓住机会。

他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入选国家青年队。

后来他才知道,那次教练是故意输给他的,为的就是激励他不断前行。

在乒乓球赛场上,李富荣是有名的“美男轰炸机”。

他的球风凶猛而多变,每一次挥拍都仿佛带着雷霆万钧之势。

19岁那年,李富荣首次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第一次参赛,他就和队友们夺得了男团冠军。

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一个世界冠军,也是他乒乓传奇的开始。

此后,他多次代表中国队出征国际赛场,屡创佳绩。

他五次获得男团冠军,多次在单打、双打项目中摘得奖牌。

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1961年北京世乒赛。

19岁的李富荣对战日本名将星野展弥。

0:2落后时,他忽然笑了。

解说员惊呼,“这小伙子怎么越输越高兴?”

下一秒,他连续7个发球抢攻,打得对手措手不及。

日本媒体称他“美男加轰炸机”.

颜值像电影明星,球风却凶狠如战斗机。

他的绝招“正手回头杀”快到让对手看不清球路。

正是凭借这些绝技,他成为了赛场上的常胜将军。

退役后的李富荣,成为教练,培养新人。

1973年,李富荣接替徐寅生,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男队的主教练。

在他的悉心指导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运动员。

其中包括大家熟知的蔡振华。

蔡振华后来成为优秀的运动员,退役后改做教练。

他后来接替李富荣,带领中国队在国际赛场上拼杀,并获得不俗战绩。

除了培养运动员外,李富荣积极推动乒乓球运动的普及。

在李富荣的努力下,中国乒乓球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

他先后担任国家体委训练局副局长、局长等职务。

退休前,李富荣是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分管多个奥运会金牌项目。

李富荣已退休,赋闲在家。

80岁的他,仍坚持每天打乒乓球。

他说,“当年对着墙打球时,我从没想过输赢,只是觉得这球,我必须接住。”

从弄堂少年到世界冠军,从教练到官员,他的人生,就像他的招牌逆转球。

看似绝境,实则暗藏转机。

本文作者 | 柠檬雪

责任编辑 | 淡淡翠

策划 | 淡淡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30

标签:中国队   乒坛   男团   美男子   弄堂   球拍   乒乓球   赛场   运动员   网球   教练   少年   李富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