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素有“印尼国民美食”之称的Indomie速食面,再次因食品安全问题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监管机构近日在其一款热门口味中,检测出微量的禁用致癌物环氧乙烷,引发了一场关于食品安全法规与国际标准的广泛讨论。
从印尼进口的“班加尔酸橙汤”(Banjarmasin Soto)口味速食面的调味包中,检测出每公斤0.1毫克的环氧乙烷。而根据当地《农药残留容许标准》,该化学物质的检出值必须为“零”,因此这一发现被认定为违规。
这一事件迅速引发了更深层次的疑问:环氧乙烷作为一种工业常用化学品和食品杀菌剂,同时又被列为致癌物,为何世界各地的监管标准如此不一?这对于风靡亚洲乃至全球的速食面消费安全又意味着什么?
印度尼西亚棉兰的 Ayah Husein 咖啡馆供应一盘炒 Indomie 拌炒鸡蛋。
环氧乙烷是一种无色气体,主要用于制造防冻剂等工业产品。印尼营养学研究员努尔菲·阿夫里安沙(Nurfi Afrianyah)解释说,这种物质还被广泛用于消毒医疗器械,并作为熏蒸剂对食品(尤其是香料)进行消毒。此外,汽车尾气、香烟烟雾和工业生产过程也会产生环氧乙烷,人体自身代谢也会产生基础浓度的该物质。
尽管在特定应用中非常普遍,但从技术角度看,环氧乙烷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归类为“人类致癌物”。印尼兰邦芒库拉特大学(Universitas Lambung Mangkurat)营养学讲师穆罕默德·伊尔万·塞蒂亚万(Muhammad Irwan Setiawan)指出,环氧乙烷具有遗传毒性,已被证实会诱发人类癌症。长期接触会增加患白血病等癌症的风险,高剂量暴露还可能影响生殖系统并引发神经系统疾病。
塞蒂亚万强调,公众对食品中环氧乙烷的担忧,主要源于长期或慢性暴露的潜在影响,而非单次摄入微量所导致的急性中毒。然而,各国间迥异的监管标准,正是导致此次风波的核心症结。
面对争议,生产Indomie品牌的印尼Indofood公司迅速作出回应。该公司向《亚洲周刊》(Asiaweek)声明,其在印尼生产的所有速食面均符合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BPOM)制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及国际速食面法典标准。
印尼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发表声明,确认涉事“班加尔酸橙汤面”口味“持有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分销许可,因此可在印尼销售且食用安全”。
主厨法赫米表示,顾客们对最近围绕Indomie产品安全引发的争议并不担心。
尽管争议不断,但似乎并未动摇Indomie在印尼民众心中的地位。棉兰市一家咖啡馆的厨师法米(Fahmi)表示,他知晓品牌存在的争议,但店内每天仍能卖出约80包Indomie。“印尼人喜欢Indomie,因为面条清爽、易烹煮、味道好,随时都能吃,”他说。“尽管从小就被叮嘱不要常吃,可能因为调味包里含有化学成分,但我自己还是会吃。”
作者:艾莎·卢埃林
更新时间:2025-09-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