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网购时,遇到这种“马赛克”要小心!

“双十一”购物节正在火热进行,你是不是已经加购了一堆生鲜、零食、日用品,准备一键清空购物车?

先别急!最近,江苏省消保委调查发现:不少线上商超,竟然给商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配料表、生产企业等关键信息打上了“马赛克”,这意味着,消费者在点击购买按钮之前,无法全面了解商品的真实情况。

线上商超也玩“信息马赛克”?

江苏省消保委在抽查多家线上商超时发现,不少商品,尤其是冰鲜肉类、冷冻食品等生鲜产品,其详细信息被商家刻意隐藏,消费者只有付款后才能查看完整内容。更有甚者,有些商品页面只显示商品名称,其他重要信息一律“打码”,消费者如同“盲买”。

江苏省消保委:

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

江苏省消保委监督部工作人员唐银梅指出:“商家的这种做法,是和国家标准、法律法规背道而驰的,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

一方面,提供完整清晰的商品标签标识是商家合规经营的必然要求。现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2011)第四条规定:“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

另一方面,提供完整清晰的商品标签标识是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具象化体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新规将至

商家应主动合规

值得注意的是,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已发布,并将于2027年正式实施,对食品标签信息的展示提出更高要求。江苏省消保委呼吁广大商家:诚信经营,主动公开商品信息,不要把“知情权”变成“付款后特权”。

消费者如何应对?

唐银梅也提醒消费者:“消费者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更是有力的‘监督者’。”

如果你在网购时也遇到信息不透明、标签打码的情况:

提高警惕,尽量选择信息公开透明的商家;

主动沟通,向平台或商家询问缺失信息;

勇于维权,若沟通无果,可向当地消保委或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记者丨董雯 张中玄

来源: 江苏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科技   马赛克   消费者   商品   江苏省   商家   知情权   信息   食品标签   生鲜   通则   生产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