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华夏时报、新浪财经、大象新闻、界面河北、湖北长江商报、北京日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星光情报站
编辑|星光情报站
“感恩做人,敬业做事”。
这句话对于东旭集团的员工来说,早已刻入了骨子里。
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句口号竟成了“空谈”!
这个两度获得国家专利最高奖项的模范公司。
却制造了一起有史以来最大的综合造假案。
然而,这起案子主要负责人所受到的惩罚,却出乎人们意料。
在资本市场里,东旭集团头顶的光环真的是让人数也数不清。
这家顶着“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光环的公司,光专利就申请了3600多项,还拿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专利金奖。
这些专利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结晶,它背后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
这些专利,更是该企业在行业内,话语权的象征。
此外,“感恩做人,敬业做事”,东旭集团将这句口号贯彻落实。
像青岛光电产业园的建立,就被外界视为其实业报国的有力证明。
此产业园的建设,不但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创造了诸多就业机会。
然而这些改变还只是九牛一毛,背后还有个更大的好处。
它不仅推动了青岛在新型显示产业上的崛起,还助力青岛这一产业由“跟跑”到“领跑”的新跨越。
一时间,东旭集团成为了资本市场追捧的对象,投资者们纷纷看好其发展前景。
大量资金涌入,股价一路攀升,东旭集团的市值也水涨船高,在行业内的地位愈发稳固。
然而这些还只是东旭集团的冰山一角。
业内一提起东旭集团,谁不得称赞一句它是“打破国外垄断”的主力军。
然而前段时间,东旭集团因为一件事,在河北石家庄的商圈里炸开了锅。
令人没想到的是,往日高呼“打破国外垄断”竟成了这家企业的“遮羞布”。
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竟是长达十几年的惊天骗局。
东旭集团造假手段的“高明”,实在令人咋舌,然而其性质又极为恶劣。
为了达到虚增业绩的目的,他们精心策划,虚构了55家关联公司。
在这些公司之间进行着一场场自导自演的“交易游戏”。
东旭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与关联企业频繁互动,进行着看似正常的上下游业务往来。
仅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大问题,但实则背后另有玄机。
这些交易大多没有任何商业实质,不过是为了制造营收增长的假象。
左手倒右手如此反复,商品可能根本没有发生实际的流转。
但在财务报表上,却产生了多倍的营收和利润。
然而还有更令人生气的地方。
据调查显示,这种行为在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而这些长达数十年的乱象终究是离不开一个人,他对于东旭集团来说意义匪浅。
在河北商界,李兆廷可是赫赫有名,头顶着无数光环,被视为成功企业家的典范。
2019年,李兆廷以235亿元的身家成功登顶石家庄首富的宝座,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他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类商业报道和财经杂志上,成为了河北商界的一张名片。
实际上,李兆廷的成功离不开他背后的一个人。
李兆廷的妻子李青同样在东旭集团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实际上,东旭集团的前身就是李青和李兆廷一起成立的。
由此看见,能够成为李兆廷妻子的人,实力也不容小觑。
此外,尽管采访过李兆廷的人互相都不认识,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用了同一种措辞来形容他。
那就是有家国情怀、民族使命感强。
而这些都得益于他过往的举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他在吉林汪清县开展的光伏扶贫项目。
2017年,李兆廷带领东旭集团在汪清县投资建设了100兆瓦光伏扶贫项目。
项目建成后,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稳定的清洁能源供应,还成为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柱。
通过光伏产业与扶贫工作的紧密结合,该项目成功带动了400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李兆廷切实做到了达则兼济天下。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一门心思报效祖国的实业家,却“一失足成千古恨”。
在2015 - 2019年这段时间里,东旭集团的造假行为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综合来看,东旭集团及其旗下东旭光电虚增的收入高达645亿之多。
然而除了这些,还有更让人气愤的事情发生。
被查之后,截止到今年三月底,他们套现的169亿元仍旧没有归还。
然而这些所作所为,又似乎与李兆廷的激进行为有所关联。
早在2016年,李兆廷就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
他将目光瞄准了东旭光电的股份,开启了大规模质押的征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兆廷的质押行为愈发疯狂,质押率一路飙升。
到了2024年,质押率竟然高达92.3%。
频频大比例质押,通过这种高杠杆的扩张方式,李兆廷试图实现自己的财富梦想。
然而,他的如意算盘并没有打响。
当去杠杆的浪潮袭来,东旭集团的资金链瞬间崩塌。
东旭集团长期依赖高杠杆运作,资金缺口越来越大,最终导致资金链轰然崩塌。
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的受害者可是成千上万。
东旭集团旗下公司股市深受其害。
东旭光电首当其冲,股价持续下跌,最终跌破了1元面值,触发了退市条件。
ST旭蓝也未能幸免,公司的股价也因此一路暴跌,曾经的辉煌瞬间化为泡影。
导致数十万投资者深陷其中,许多人多年的积蓄付诸东流。
然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所受到的处罚也是出人意料。
这场骗局的代价有多大?
东旭集团虚增的收入相当于一家中型上市公司十年的营收。
套现的169亿足够在汤臣一品买73套豪宅。
纸终究包不住火,东旭集团的违法行为最终还是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关注。
面对东旭集团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果断出手,依法对李兆廷等43名责任主体进行了严厉处罚。
河北证监局、深圳证监局拟对他们合计罚款17亿元,这一巨额罚单彰显了监管部门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决心和力度。
尽管李兆廷确实在新型显示材料领域有技术突破,他搞的扶贫项目也确实帮了不少人。
但商业成就不能掩盖法律底线,一旦背离诚信,再多的光环也救不了你。
即便是李嘉诚这样的大人物,出了要卖港口的这一事情。
在那段时间,他的形象终究是在百姓心中大打折扣,更何况是李兆廷呢?
无论是李兆廷公司的财务造假,还是李嘉诚要将港口卖给美国。
这场资本狂欢已经落幕,但它警示了所有企业家。
做人不能忘本,经商不可越界,任何挑战法律与诚信的行为,终将付出沉重代价。
对此你怎么看?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华夏时报、新浪财经、大象新闻、界面河北、湖北长江商报、北京日报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