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工作罕见出现重大失误,熊向晖:我本来想把这事烂在肚子里

周恩来是我党曾经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也是毛主席的助手,或者说是左膀右臂,周恩来办事向来小心谨慎。在他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白色恐怖的国统区,还是在抗日战争的战乱岁月中,周恩来几乎从未犯过错误。然而1946年6月,一向小心谨慎的周恩来,却搞出来了一次“小本子事故”...

美国来人

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原本因为抗日而暂时合作的国共两党,又再次将分歧摆在了台面上。但是对于饱经战乱的民众们来说,建立一个和平的,民主的国家才是他们的主要诉求。我党不希望打内战,也愿意尊重民众的诉求,所以毛主席主动赴约重庆会谈。

然而蒋介石却是决心发动内战,所以重庆会谈其实也并未取得什么真正的成果。和谈谈了四个月,蒋介石的军队也进攻了我们四个月。此时的蒋介石收编了百万伪军,又得到了苏联的承认和美国的支持,可谓是兵力雄厚,铁了心的只想要独霸中国。

但是这种实质上的内战局面,却引起了美方的警惕。美国并不希望看到中国陷入四分五裂的内战境地,因为此时的美国其实是希望中国成为东亚地区反抗苏联的“前沿阵地”,苏联是超级大国,如果中国没有一定的实力,反而四分五裂的话,很容易就会遭到苏联的渗透。

同时对于蒋介石政权,美国其实是完全没有信心的,毕竟蒋介石政权的腐败,白宫其实也是看在眼里的。在杜鲁门总统的授意下,在二战中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的马歇尔被任命为总统特使前往中国。

其实马歇尔真的做不了太多,即便是蒋介石,他依赖美国,但是美国也依赖他,双方不是主仆的关系,蒋介石有着自己相对独立的地位,所以马歇尔不能“指导”蒋介石,也只是和稀泥罢了。但是当时的马歇尔在西方的威望确实很高,他的确算是最合适的人。

而且最重要的是,中国对马歇尔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国家,他曾经在1924年到1927年担任过驻华武官,也曾经以局外人的身份,亲眼目睹了国共合作,北伐战争以及国共分裂。所以在马歇尔看来,国共两党既然曾经能够合作两次,自然也能够合作第三次。

他和杜鲁门制定了两套方案,其一是尽量调停两党,避免内战爆发,同时希望国民党政府能够改革政治,建立联合政府。其二就是武力解决,帮助国民党争取时间,但是美国不认为共产党是能够被完全消灭的,所以关键还是在于以打促和。

而且马歇尔也有着自己的筹码,杜鲁门赋予了他极大的权力和极高的自由度,他能够自由的决定手中援助的分配,所以马歇尔也成功的将蒋介石逼回了谈判桌。不仅如此,马歇尔甚至成功的说服蒋介石签署了和平协议。

但是蒋介石和谈是假,内战才是真,马歇尔的调停只是被他视为拖延时间的工具,1946年4月,蒋介石开始围攻我中原解放党区,我党安排在胡宗南身边的机要秘书熊向晖在得知此事后,迅速将消息传递给中央,周恩来则迅速向马歇尔揭露了这一情况,阻止了战争的进一步爆发。

而在完成了重要任务之后,熊向晖也准备前往美国留学,同年六月初,熊向晖抵达了南京,开始办理手续。期间,有一人来到熊向晖的住处找他,并且告知“胡公有请”,这位“胡公”其实就是周恩来的代号。

熊向晖不疑有他,直接就去见了周恩来,而在见到周恩来之后,对方告诉了他一个非常严重的消息。一向小心谨慎的周恩来,竟然“犯错误了”!

失误!

原来6月7日,周恩来乘坐马歇尔的专机去延安,期间不小心睡着了,装在口袋里的一个小笔记本不慎掉落在机舱内。其实本子上没有什么太多的内容,唯独有一个“熊”字和熊向晖的住址。

只要美国人不是傻子,只要他们用心检查了本子上的内容,那么他们就一定能够发现熊向晖。而在9日,美方果然将本子送还给了周恩来,这也意味着美国人已经将其中的内容做了记录。

情况紧急,周总理立刻向中央上报了此次事件,希望中央能够尽快调走熊向晖,保证他的人生安全,此后又对自己的行为做出检讨,请求对自己的出分。但是毛主席却叫住了这一行动,毕竟潜藏在胡宗南身边的熊向晖能提供的情报,抵得上几个师!

周恩来随后召见了熊向晖,将他暴露的事情,以及毛主席的主意全部告诉了他。熊向晖听后,深深为周恩来敢作敢当的真挚态度所打动,非常激动的说:“为了党和事业,我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周恩来连连挥手并说道:“既然事情还没有发生,那就还有周旋的余地,毕竟马歇尔为了大局着想,也不一定会将此事全盘托出,我会先帮你打好退路,随后静观其变,半个月后如若没有动静,一切照常进行。”随后熊向晖听取周恩来的意见,偷偷躲到了上海,并且安排人一直注意着家里的情况。

正如周恩来所预想的一样,马歇尔确实对周恩来遗失的小本本用相机拍了照,并且还派出了美国特工对这个熊向晖进行了秘密探查。一查吓一跳,熊向晖居然是国民党“西北王”胡宗南的身边红人,而熊向晖又与周恩来有着特殊的联系,这其中的秘密显而易见。

马歇尔对此犯了难,作为美国政府驻华军调特使,他必须按照国家的要求与国民党保持高度接近,但出于对周恩来等人的欣赏,他又不想看到共产党的失败。

在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后,马歇尔为了美国的在华利益,还是决定将这个重要的情报告诉身处南京的蒋介石,于是马歇尔当面见到了蒋介石。

在结束一些日常的攀谈后,马歇尔提出此次来访的正题,告知蒋介石,自己将为国民党提供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报。此话一出,马歇尔本以为蒋介石会对此极其重视,但蒋介石却表现出了一副毫不在乎的神情。

随后,蒋介石开口:“国民党非常需要美方的经济、军事支援,但是情报方面的事务,就不用美方插手了。”接着他补充道,国民党在情报方面的水平是世界一流,共产党的任何行动他都心知肚明。

为了证明他的说辞,他还提及了日本对珍珠港的偷袭行动,并且说道:“当美国的情报还对此毫不知情的时候,戴笠就侦察到了这个绝密情报,如果美方对我们发出的警告有所重视,或许珍珠港事件的结局就不是这样了。”

听完蒋介石的说辞,马歇尔打消了将情报传递给蒋介石的主意,怀揣着这个消息告辞了。毕竟按照蒋介石的说法,或许国民党早已知晓了熊向晖的身份,说不定还对此指定了什么计谋?

随后马歇尔出于某种考虑,销毁了这张照片以及有关的记录,熊向晖这颗“暗子”得以在这场危机中幸存。在等待半个月后,便回到了胡宗南的身边,为中共中央继续传递情报。

因为熊向晖的存在,共产党的部队在后来西北地区的行动中十分顺利,为整个解放战争的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蒋介石也因为他的自大和盲目,在最后品尝到了失败的恶果。

参考资料:

周恩来的一次意外“失密” 贺正姣

有感于周恩来对泄密事故的处理 刘羽飞

周恩来借用“蒋干盗书”巧救熊向晖 王春华

周恩来情报生涯的一幕 常川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周恩来   杜鲁门   苏联   马歇尔   美方   内战   美国   蒋介石   国民党   罕见   情报   历史   工作   熊向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