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福建这座千年王城,藏着怎样的故事?

在岁月的变迁中

福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4月17日至19日

2025福建文旅经济发展大会南平举行

今日恰逢国际古迹遗址日

让我们走进南平的“文化国宝”

——城村汉城(闽越王城)遗址

领略古迹遗址的魅力

与千年文明来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01

在九曲溪的尽头,武夷山的南麓,有一个被湮没了2000多年的王国都城——闽越王城,给武夷山更添一份厚重。

图源: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它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大败越国。遗民南徙入闽,大量沿武夷山、仙霞岭的东南侧谷地行进,与当地闽族文化融合,碰撞出拥有先进制造业的闽越文化。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越王勾践后裔无诸,以佐汉灭秦击楚有功,受封闽越王,在闽中故地建国。

为何将王城建在城村呢?

这里有着绝佳的地理条件,崇阳溪水奔流而下,到了城村位置不仅河床陡然宽广,而且转出了姿态优美的“几”字形大弧,大弧西侧的山阜被当年的闽越族人相中,成为营筑王城的最佳选择。

图源:闽北日报、闽越王城博物馆

02

依势布局的王城,四周重重天然屏障合护,成金汤之固,恢宏壮观。

闽越王城遵循着战国以来流行的都城建造规制,内城外郭,井然有序。宫殿苑囿错落矗立,大小园林池沼有序相接,处处体现王城的威严和堂皇。

图源: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无诸执政时期,政治上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与中央王朝保持正常的朝贡关系。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闽越国逐渐强大起来。

可历史轮回,面对诸王割据与集权统治的纷争,闽越王城还是于公元前110年被汉武帝“一把大火”燃烧殆尽。

92年的建都史,如巨星陨落,沦为废墟,成为“中国的庞贝城”。

肖文凤 摄

48万平方米的闽越王城,出土了数以千计的古文物,其中有部分代表了中国汉代最高的文明和最高的制作技艺。

一个民族消失了,但这座古城留下了一个王国历史文明的见证。

03

两千多年过去,今天的城村汉城(闽越王城)遗址经后人的修护和保存,依然伫立在我们面前。

龚晓辉 摄

遗址内有城墙、城门、宫殿、作坊、墓葬、祭祀建筑等遗迹,让我们震撼于闽越王城的宏大规模,也感受到闽、越文化的鲜明特征与彼此融合。

作为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管理机构,福建闽越王城博物馆用图表、文字、实物、复制品的形式,集中展示了闽越国的历史。

图源:闽越王城博物馆

图源:闽北日报、闽越王城博物馆

1999年,武夷山申报世界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现场考察评估专家实地考察后,深为闽越文明折服:

“这是环太平洋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汉代王城遗址,是中国古代南方城市的一个典型代表,在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得益于城村汉城这样厚重文化的滋养,武夷山当年得以跻身“双世遗”,实现了福建省世界遗产零的突破。

图源:闽越王城博物馆

福建深厚的历史底蕴

和多元文化碰撞

造就了八闽之地古迹遗址留存众多

平潭壳丘头遗址、闽侯昙石山遗址、

泉州德化窑遗址、三明万寿岩遗址......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眼下春色正好

不妨亲身前往

探访古老村落,触摸文化脉搏

感受福建历史的厚重

洗涤我们的心灵


来源:新福建综合闽北日报、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福建纪检监察、大武夷文旅、武夷山旅游、中国武夷山、闽越王城博物馆、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

编辑:吴妃


审核:严顺龙、方婷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更多《夜读》文章,请持续关注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9

标签:福建   都城   南平   武夷山   汉城   公元前   遗址   中国   博物馆   千年   故事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