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起中国人口,现在真是让人有点发愁。2024年年末,总人口140828万人,比前一年少了139万人,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往下掉。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刚公布的数据,出生人口954万人,出生率6.77‰,死亡人口1093万人,死亡率7.76‰,自然增长率-0.99‰。
虽说出生人数比2023年的902万多出52万,算是个小反弹,但离14亿大关就剩172万人了,专家们估摸着2027年就可能破线,到2039年说不定滑到13亿以下。

想想以前,那人口红利多带劲,80年代到2010年,劳动力大军浩浩荡荡,工厂流水线热火朝天,经济年年蹿升10%以上。可如今,16到59岁劳动年龄人口只占60.9%,每年还缩水500万左右,60岁以上老人占22%,65岁以上15.6%,这老龄化速度快得像坐了火箭。
劳动力少了,工厂招人就费劲了。沿海工业园里,岗位空着,工资从20块一小时涨到25块,产量掉15%,企业主算账算得头大。服务业也跟着遭殃,餐饮店缺工12%,轮班拖到晚上10点,顾客排队等半天。

养老金和医保的池子,本该年轻人多缴费顶着,可缴费人少了,老人领钱的队伍却长了,2024年医保支出涨8%,老年慢性病占40%。乡村更明显,城镇化率67%,城镇人口94350万,乡村46478万,外流超1000万,留守老人占25%,农田收割机空转,作物减产。
教育倒是亮眼,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1.21年,高校毕业生1179万,就业率91.8%,STEM专业35%,这帮高素质人才进职场,推动芯片和AI升级,2024年全要素生产率增速2.9%,研发投入2.5%。
但人口基数动摇,GDP增速5%,潜在从6%降到5.5%,消费因家庭小而缓,空置房乡村15%,城市二手交易降10%,社保占GDP12%,挤压基建空间。

国际上看,日本生育率1.20,老年29%;韩国0.75,补贴砸2000亿人民币还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平衡增长和人口更得下功夫。联合国预测,2024年生育率1.01,到2100年1.35,但峰值后长期降。
专家说,人口红利没彻底消失,但得转质量型,延迟退休到67岁,补充劳动力到2035年的7.87亿。说白了,这红利消退不是天塌了,而是提醒咱们早点调结构,靠创新和教育稳住阵脚。老百姓日子过得实打实,年轻人有稳定工作,老人有保障,经济才能不晃荡。

面对这人口压力,各地没闲着,从2024年起,生育支持政策像雨后春笋,资金便利齐上阵。国务院办公厅10月28日发文,推动生育友好社会,延长休假、扩托育、倾住房就业。国家医保局31省区市全覆盖辅助生殖,2024年超100万人次受益,分娩镇痛也进医保,新生儿护理项目立项。
地方上,湖北天门2023年9月出五条措施,2024年升七条,二孩2000元奖励加300元补助,每月800元到三岁,总9.63万;三孩16.51万,包括职称倾斜。结果呢,全年出生7217人,增17%,二三孩超50%,财政投3900万,经济增长6.5%撑腰。

内蒙古呼和浩特2025年3月1日细则,一孩1万,二孩5万分五年,三孩10万分十年到十岁,目标出生增5%。2024年当地出生2万,出生率5.58‰,财政收入254.8亿涨7.8%。义务教育二孩就近择优,三孩全市选,试点无户籍限。
武汉2024年11月到2025年3月,新城区二孩6万、三孩12万购房补,之后延到2026年。北京2024年6月,二孩以上京籍购房认首套,公积金上浮40万。广州二孩以上贷款利率下0.25%,女性返岗率85%。2025年政府报告提发放育儿补贴,发展托幼,普惠供给增。

这些政策在中小城市管用,天门高新区企业响应,出生逆势。全国生育服务站95%覆盖,咨询多。托育每千人口4.5位,2025年增66万普惠位,国家卫健委7月8日推“1+N”模式,地市全覆盖。北京托班增,二孩优先;深圳企业托每孩月500元。
生育友好企业评选,弹性工时推,职场平衡好。2023年个税扣除从1000到2000元,10多省试育儿补贴。2025年3月提振消费方案,加生育保障,研究补贴制度。

韩国那边,2024年生育率0.75,从0.72微升,新生儿24.23万增3.1%,九年首回升。政府投超2000亿人民币,新生儿100万韩元,试管免费,产假一年。仁川1亿韩元到18岁,富荣集团员工子女1亿奖金。
首尔等7地新生儿正增长,疫情后婚姻22.2万对增28年新高,二胎比重32.5%涨0.6%。但中小学2025关412所,乡村83%,工作房价教育重,安全隐患如儿童用品铅超标35款。补贴多,但信任和环境跟不上,效果有限。中国学着点,资金之外,得织密保障网,让年轻人觉得靠谱。

2025年,人口工作没停步,11月7日全国1%抽样调查启动,抽500万户1400万人,标准时点11月1日零时,覆盖城乡,监测流动和结构。6月1日固定样本跟访也开,追踪第七次普查户,婚嫁生育动态,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调研北京现场。
结婚登记前三季度353.9万对,离婚133.1万对,同比增,但全年预计低于2024年三季度474.7万对减94.3万。育龄妇女年减超400万,龙年效应弱,下阶段出生承压。

补贴延续,呼和浩特上半年超目标,武汉购房到2026年,天门七条扩,出生增长。政府3月5日报告强调补贴、托育普惠,教育住房就业联动。
2025年托育质量行动,医育结合,备案90%;幼儿园托班增,用人单位办托,家庭点规范,宣传月广场活动。住房多孩租购优20城,广州月1000元租补;就业培训,返岗班办公软件课。社保养老98%,可持续到2035年,医保报销75%。

生育低因多,工作压房价高教育贵托育缺,80%年轻人忧负担。政策回,托育乡村开,村点幼儿玩,照护分糖。住房中低收补,物业兑券。安全儿童用品抽检95%,超市码查报告。创新全要素2.96%,投入2.8%,产业升。人口预测2035劳动力7.87亿,延迟退休补。
基础齐,医院镇痛普及,学校入学稳,用品可靠,平衡好。保障先行,医保升,托普惠乡村。支撑到,规划顺,公园闲聊,结构稳,经济韧。

城镇化67.5%,乡村复兴,青年返乡店,货架农产品。适度生育,高质量支撑现代化。说到底,这困局不是一天破,得一步步来,政策落地,社会暖,大家日子有奔头,生育就水到渠成。老百姓盼的,就是这份实实在在的底气。
更新时间:2025-11-2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