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虽说聪明人多的是,但也向来不缺愚笨者。即使是自诩为聪明者,但也难免有愚笨的时候。
总在某个时间,某个地点,事后一声——“我怎么这么蠢”“我怎么这么笨”……便是明证。
其实,大可不必自责。虽说现在人人脑子转得飞快,都想走一条成功的捷径,但如果真回头看看,那些走得远、行得久的,往往是一些肯下笨功夫的人。愚以为,那些真正肯下"笨"功夫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01
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大智若愚”。那些真能成事的人,没那么多花架子,能干实实在在的事。
我自己得承认,我不蠢,但很笨。
2000年考研那会儿,大专毕业工作10多年后,重新拿起书本,什么都忘了,加上大学几乎什么都没学,可以说是从头开始。
但笨人自有笨办法,最大的拦路虎是英语,大学时四级都没过。我只得从高中英语重新开始,一个个单词啃,一篇篇文章读,第一年考试考了个26分(上线40多分),连题目都没完成,时间就到了。
那时候,我一边要上班,一边周末还得帮老婆打理店铺生意,可以拿出来的时间很少,但没办法,我既然想改变人生,走出小镇,就只能挤时间,过常人无法过的生活。
不过,也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几年的时间,最终才得以通过考试,英语分数还相当不错。
现在想来,要不是那时候用了那些笨办法,我这么笨的人怎么可能考得起呢。所谓,种树先扎根,要想迎接天亮总得经过黑夜。想要改变生活,诀窍可能有,但对于笨人来说,无非就是认准笨办法、一切慢慢来。
02
金一南教授,想必都耳熟能详。但如果看看他的经历,你就知道,他是如何将一个“笨”字做到极致的。
他14岁当学徒,在别人偷懒时他独自在干活;20岁当兵时,别人休息时他偷偷学技术;32岁时当图书馆管理员,这一坐就是10多年。也正是这些年的积累,尤其是图书馆这些年的日积月累,让他学识日渐丰富,最终在46岁时才站上讲台,也从那时开始,他才真正开启属于他的高光时刻。
有人曾问他:“干嘛总挑难事做?”他的回答很简单:“做难事必有所得!”
我呢?刚好与之相反。他46岁走上讲台,我是32岁时走下讲台,开启我新的人生。
那时工资低,600多块,想着不能就这样一辈子困在这乡下讲台之上,于是在工作多年后,决定选择考研,换个赛道,重新择业。
经过几年的备战,在毫无底气和毫无帮助的前提下,我用最笨的办法,把自己锁起来,一步步走,一口口啃,最终终于如愿,走出了我人生的重要一步。
在那个时候,我深知,没伞的时候,就只能拼命往前跑;别人不敢面对困难时,偏要迎上去。如果不这样,凭什么命运就要眷顾你?
我想,这一“拼”一“迎”,就走在了别人的前头,这也算是笨人最好的应对方法,也算是愚笨之人的聪明做法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只觉得自己就是那个阿甘。他虽说总被人耻笑,笑他傻、笑他笨,打橄榄球只知道跑,捕虾只知道天天出海。但正是这些“笨”,最后成就了他,跑成了明星,捕成了富翁。
我们一些现代人,有时候可能有些聪明过头了,总想走捷径,总想抄近道。其实,有时候,如果你不够聪明,也没什么背景,不如用用一些“笨”办法,笨鸟先飞,勤能补拙,一步一个脚印,走着走着,也许,路走顺了,花也开了!
更新时间:2025-10-0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