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庶小国崩溃有多快?三年变地狱:全国断电缺粮,连吃饭都成问题

提起中东,我们脑海里可能第一时间想起的画面是,满大街的蒙着面纱的女人,以及戴着头巾的男人,但有这么一个中东国家,无论男人女人都能实现穿衣自由,不需要用任何东西遮住头部,这个国家就是被称为“中东小巴黎”的黎巴嫩。

黎巴嫩是一个受多元文化影响的国家,当地人大多开放自信,有的甚至会多国语言,与其说它是一个中东国家,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欧洲国家。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文风情、地理美景兼具的国家,却在短短三年内成为了一个经济崩溃、民心溃散的国家,从富裕到贫穷,从美好到痛苦,黎巴嫩究竟经历了什么?

1. 从繁华走向衰败的“中东小巴黎”

黎巴嫩的繁华绝非偶然,它能够在遍地本质上其实跟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都有一定的关系。

按理来说,黎巴嫩的邻国一个是叙利亚,一个是以色列,都是战乱频发的国家,黎巴嫩夹在这两个国家中间,要发展起来谈何容易,更何况,黎巴嫩也没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天然气资源,要想纯粹依靠资源来发展经济也是不可能的。

然而,黎巴嫩有一个足以在中东强国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优势,那就是它独特的自然风光。

作为中东唯一一个没有沙漠的国家,黎巴嫩有丰富的冰雪资源,这里的雪山是中东头一份的风景,完全摆脱了中东到处都是沙漠的刻板印象。

除此之外,黎巴嫩的建筑风格受到法国的影响,其建筑风格既有欧式浪漫风格的的皇室建筑,又有阿拉伯风格的各种宗教建筑,漫步在黎巴嫩的街头,完全能够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之美。

像我们以往对中东那些富得流油的国家的印象来说,中东的建筑大多都是极尽奢华的,但黎巴嫩却能给游客带来审美上的净化,这或许也是黎巴嫩的旅游业发达的原因吧。

上世纪60年代左右,黎巴嫩因为多方面的优势和精准的发展方向,成为了为数不多的从一战和二战的影响中缓过来,并且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的小国。

在黎巴嫩的众多城市中,首都贝鲁特更是发展出了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

白天,游客可以体验滑雪、游泳等户外运动,到了晚上,还可以乘坐着邮轮一边观赏沿途的风景,一边享受美食与美酒,各种宴会更是层出不穷,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浪漫之都了。

可没过多久,中东战争爆发,大量的巴勒斯坦难民进入黎巴嫩,黎巴嫩顶着巨大的经济压力选择了接收这些难民。

由于这些难民都是穆斯林,当他们进入黎巴嫩之后,这个国家的穆斯林人数占比显著增加,穆斯林与基督徒之间的矛盾也越发严重。

1975年,因为宗教矛盾的激化,黎巴嫩爆发了一场严重的内乱,随后,叙利亚和伊朗都先后加入了黎巴嫩内战,中东各国也都陆续介入其中。

没过多久,连欧美国家乃至苏联都主动卷入了这场风波,黎巴嫩也由此获得了“中东火药桶”的称号。

之后十五年的时间里,黎巴嫩国内几乎是满目疮痍,丝毫没有从前的“中东小巴黎”的样子,直到1990年,黎巴嫩内战才在各方势力的调解下结束,黎巴嫩的经济又重新回到了原点。

为了尽快恢复经济秩序,黎巴嫩政府先是发布了减税政策刺激国内经济,又以开放的态度大力吸引外资入驻,并努力争取国际援助,以求获得经济复兴的“本金”。

1997年时,黎巴嫩更是果断攀附上了美国,实行了黎磅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政策,因为其自由开放的经济政策,大量欧美、中东资本进入黎巴嫩,黎巴嫩国内的资本也在政府的支持下获取了相当多的利益。

到了2018年,黎巴嫩的GDP增长到566亿美元,人均GDP都达到了9000美元,要知道,同一年,作为东南亚强国的越南人均GDP也才2566美元。

然而,如此迅速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背后,其实却埋藏着无数的隐患。

2. 接二连三的灾难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黎巴嫩为了尽快把经济发展上去,在金融业上下了不少的功夫,除此之外,黎巴嫩政府也没有忘记曾经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的旅游业,旅游业和金融业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成为了黎巴嫩的支柱产业。

但是,黎巴嫩的经济政策中受益最大的是特权阶级,甚至各政治派别的权力争夺已经上升到了对政府最高官职的分配权了。

为了平衡各势力,黎巴嫩政府甚至出台了专门的规定,其中,国家总统和军队总司令由马龙派出任,总理由逊尼派出任,议长由什叶派出任,军队总参谋长由德鲁兹派出任。

即便如此,各派别势力也并没有停止争斗,为了能在政府中尽可能扩大己方的势力,他们的政府官员基本上都是以“任人唯亲”的原则招聘进来的,以至于黎巴嫩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态都非常腐败且混乱。

2019年,黎巴嫩爆发了严重的金融危机,货币疯狂贬值,通货膨胀率飞速增长,经济大环境近乎全面崩盘。

然而,这场积蓄已久的金融危机才爆发没多久,2020年的疫情又随之而来,要知道,当时的新冠疫情就连美国这样的国家都一度陷入了慌乱和紧迫之中,更别说是黎巴嫩了。

按照当时黎巴嫩的情况,它抵御风险的能力几乎为零,于是,在疫情的催动下,黎巴嫩在2019年到2020年期间,经济缩水了60%,货币贬值更是达到了95%,物价最高上涨到了699%。

而且,因为新冠疫情,黎巴嫩的旅游业全面停摆,黎巴嫩政府想要依靠旅游业救回经济的幻想也破灭了。

此外,黎巴嫩的经济收入大部分依靠外汇,黎巴嫩的食品供应也依赖进口,因为金融危机,黎巴嫩的美元储备紧缺,其急需进口的小麦、植物油和大米都面临着供应链中断的危机。

因为加剧的经济危机,到2020年1月为止,黎巴嫩有22万公民失业,这其中,还包括大量的大学毕业生,而为了获得就业的机会,40%的黎巴嫩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国外工作。

失业人数的增加带来的后果是贫困人口也持续增加,2020年,黎巴嫩有22%的人口处在绝对贫困状态中,45%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如此积贫积弱的状态让黎巴嫩失去了处理任何突发性危机的能力,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20年8月4日傍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的港口区突然发生了剧烈爆炸。

爆炸甚至发生了两次,波及240公里,造成了大量房屋受损,连距离爆炸地点10多公里的总统府建筑都遭到了损害。

据统计,这次爆炸造成了贝鲁特至少190多名市民死亡,6500多人受伤,3人失踪。

在中东地区的战乱地带,各种爆炸层出不穷,但黎巴嫩的这次爆炸却跟战争没有丝毫关系,经过调查,爆炸其实主要是由2014年时被扣押并存放在港口的仓库的2750吨的硝酸铵引起的。

而且那个仓库除了硝酸铵之外,还有大量的烟花爆竹,两相作用之下,加上当时贝鲁特的天气比较炎热,才最终引发了爆炸。

3. 黎巴嫩的现状

2019年的经济危机以后,黎巴嫩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除了疫情和首都爆炸这样的大危机之外,最严重的危机莫过于停电危机。

从2019年开始,黎巴嫩的电力系统就遇到了十分窘迫的困难,全国每天至少有20个小时左右都是在没有电的环境下度过的。

2021年10月9日,因为燃料耗尽,黎巴嫩全国最大的两座发电站先后停止运行,黎巴嫩全国都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尽管黎巴嫩国家电力公司已经及时作出回应,表示已经在努力从伊拉克进口燃料,尽快让全国电力供应情况恢复到停电前的水平。

但即便如此,黎巴嫩的民众也只能在一天中的两到三个小时左右拥有短暂的电力供应,而且,由于官方电力供应缺失,相当一部分黎巴嫩民众被迫使用柴油发电机发电。

发电机本来是应急使用,却几乎被当成了民众的大部分电力来源,这导致用电成本也大幅度提升,加油的费用更是相当昂贵,民众的不满日益增加。

2022年,黎巴嫩政府和央行宣告破产,2023年爆发的黎以冲突更是把黎巴嫩拖入了战争的漩涡,时至今日双方仍然没有缓和的趋势,就在今年,以色列方面还试图袭击黎巴嫩的首都贝鲁特。

从一个安然立于中东的富庶小国,到如今经济政治军事全面受挫的战乱国家,现在的黎巴嫩仍旧是一片混乱,甚至有不少黎巴嫩人已经完全丧失了对国家的信任。

在去年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黎之际,有很多黎巴嫩人大喊“黎巴嫩是法兰西的儿子”之类的口号,似乎比起黎巴嫩政府,法国政府更能保护他们。

对于黎巴嫩来说,要想恢复国家的各方面发展,停止战争是首要选择,但这场战争何时能够真正结束,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万能生活指南##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历史   富庶   成问题   小国   地狱   全国   黎巴嫩   中东   国家   贝鲁特   经济   政府   穆斯林   疫情   旅游业   危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