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拜登出山痛批特朗普!100天搞垮美国,却对 245%关税战只字不提

“在不到 100 天的时间里,这届新政府就造成了如此多的损害和破坏,说实话,这真的有些令人震惊。”

当地时间 4 月 15 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卸任后首次公开 “炮轰” 特朗普,言辞激烈程度罕见。

然而,这场本该聚焦中美博弈的演讲,却出现了一个诡异的细节 —— 拜登对特朗普掀起的 245% 对华关税战只字不提!

«——【·数据乌龙背后的"僵尸战争"·】——»

此时距特朗普上任不足 100 天,其激进政策已引发连锁反应:CBS 民调显示,66% 的美国人反对对华 245% 关税,58% 认为政府正在 "撕裂国家"。

加州州长纽森同日对白宫提起诉讼,要求停止对中、墨、加征收广泛关税,凸显地方与联邦的裂痕。

民主党正为 2026 年中期选举铺路,而社会保障是老年选民的 "命根子"—— 美国 55 岁以上选民占比达 37%,其中 62% 将社保视为投票首要考量。

拜登选择残障人士议题,既能占据道德高地,又能借 "保护最脆弱群体" 拉拢摇摆州。

残障人士会议是两党罕见的共识领域,特朗普政府此前在此议题上缺乏动作,给了拜登 "无争议攻击" 的机会。

拜登的演讲一改往日温和,用三大具体案例撕开特朗普政府的政策裂缝,每一击都直击美国社会的 "民生七寸"。

马斯克团队公布的社保系统漏洞,意外揭开了美国科技界的世纪笑话:这些所谓的"300岁老人"数据,实则是上世纪80年代系统升级时的乱码产物。

就像有人把出生年份"1925"错输成"1625",计算机便忠实地生成了一批"活化石"。

但特朗普团队借机炒作的"社保欺诈",却让23万真实受益人被冻结了账户。

许多人不得不到市政厅证明"我们都还活着"。

«——【·避谈关税的 "沉默战略"·】——»

全场最令人费解的,是拜登对当前最热的 245% 关税战只字不提,这种刻意沉默实则是民主党精心设计的 "政治阳谋"。

前财长耶伦算过一笔账,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已让美国平均关税升至 25%,达 1934 年以来最高。

到 2027 年可能导致 350 万人失业,民主党内部评估这些数据将在 2026 年中期选举前集中爆发,届时拜登可化身 "救世主" 收割民意。

且中国的反制措施正在奏效,拒绝接收波音飞机导致其股价暴跌 30%,六代机 F-47 量产计划推迟,稀土出口管制让美国芯片和军工企业叫苦不迭。

拜登团队私下表示 "让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先砸自己的脚",拜登的沉默是经过精密计算的“政治地雷阵”。

当前全球已有38国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美国超市物价同比上涨23%,若此时抨击关税政策,反而可能被贴上“为中国站台”的标签。

倒不如坐等政策反噬,届时再收割政治筹码。

«——【·民主党内的“塑料同盟”·】——»

拜登的复出引发党内复杂回响,既有前高官的默契配合,也有新生代的冷眼旁观,形成微妙的 "冰火格局"。

前国务卿布林肯、前财长耶伦、前驻华大使伯恩斯等纷纷发声,形成 "民主党精英反特朗普统一战线"。

布林肯批评 "盟友体系被摧毁",耶伦警告 "关税是最严重的自残",伯恩斯指出 "单边主义让中国坐收渔利",这些言论与拜登形成声浪共振,试图重塑民主党的 "负责任形象"。

这种默契的"配合",与CBS最新民调形成了有趣的呼应:近三分之二的受访者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持反对态度。

然而,民主党内部对拜登的"复出"却存在明显分歧,一位不愿具名的前筹款人表示,虽然人们期待前总统保持一定公共露面,但党内并不希望他重新成为全国舆论焦点。

更有前助手直言不讳地称他是特朗普上台的"罪魁祸首",建议他还是安静退休为好。

这场代际混战最魔幻的,是当年被骂"经验宝宝"的拜登,如今踩着特朗普这个新晋"经验宝宝"华丽转身。

不过党内新生代显然在盘算:与其让老同志刷存在感,不如早点培养自己的流量担当。这场政坛《老友记》能续订几季,恐怕得看观众手里的遥控器往哪边转了。

«——【·拜登的 "政治第二春"·】——»

卸任仅 3 个月,拜登的政治活动已展现出明确的 "复出规划",既有传统政客的老派运作,也有社交媒体时代的新玩法。

他已与知名艺人经纪公司签约,开始撰写回忆录。同时,他保持着每周两次往返特拉华州和华盛顿的固定行程,与国会议员保持密切联系。

本月早些时候,他出席了国际电气工人兄弟会活动并被授予荣誉会员身份。

3月,他还现身纽约模拟联合国大会,据知情人士透露,芝加哥的演讲只是一系列付费演讲的开始。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民主党的筹款活动,近期还会见了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

耐人寻味的是,拜登至今拒绝使用“前总统”称谓,坚持要求被称为“参议员先生”。

这种称呼游戏被《纽约客》调侃为“政治量子态”——既不在位又未远离,直到有人观测才坍缩成具体角色。

«——【·美国政治的 "老人与海"·】——»

拜登的复出,本质是民主党在 "特朗普冲击" 下的应激反应。

82 岁的他用一场聚焦民生的演讲,试图将议题拉回民主党擅长的 "政府责任" 领域,同时用沉默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埋设 "定时炸弹"。

但党内的代际裂痕、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以及美国社会的深度分裂,都让这场政治博弈充满悬念。

对于中国而言,美国两党围绕关税的内耗客观上提供了战略缓冲期,但需警惕无论谁主政,对华竞争的基调不会改变。

观察美国政治,重要的不是看谁在台上表演,而是看台下的观众究竟在乎什么。

这场深夜演讲堪称教科书级的危机公关:选择边缘议题规避正面交锋,用社保痛点撬动基本盘,再以年龄嘲讽反将对手一军。

当特朗普团队忙着查“300岁老人”,拜登已悄悄重连民主党地方组织。

不过,真正的胜负手或许藏在未言之事中。就像老牌西部片里的枪手对决,先扣动扳机的未必是赢家。

拜登的沉默,可能比他的言辞更具杀伤力——毕竟让对手的政策在民众怒火中自燃,才是最高明的政治艺术。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为提高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中部分观点仅为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

«——【·参考信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美国   关税   民主党   只字不提   党内   议题   中国   社保   沉默   政治   政策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