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概况与工程进展
河南鲁山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平顶山市鲁山县城西南的四棵树乡和赵村镇境内,距鲁山县城直线距离51公里,距郑州、洛阳分别为157公里、109公里,是河南省“双百工程”及2022—2025年重点建设项目。电站总装机容量1300兆瓦,安装4台单机容量32.5万千瓦的单级立轴混流可逆式水轮发电机组,设计年发电量20.08亿千瓦时,年抽水电量26.77亿千瓦时,综合效率75%。工程总投资86.77亿元,筹建期12个月,施工总工期72个月,计划2027年首台机组投产,2028年实现全容量并网。
2025年6月21日,上水库面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共55仓,总面积5万平方米,累计浇筑混凝土2万立方米,最大斜长114米,标志着上水库主体结构完工并转入蓄水阶段。下水库大坝碾压混凝土浇筑量达38万立方米,完成总工程量的80%。电站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准煤40.5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2.5万吨,为河南省能源结构优化及“双碳”目标提供核心支撑。
核心装备吊装技术突破
2号机组座环蜗壳吊装是电站机电安装的关键节点。座环作为水轮机承重与水流导引的核心结构,采用高强度钢板焊接成型,单体重达217吨,设计承压强度超790兆帕,需承受最大425米水头压力及极端水锤效应。蜗壳为双金属层复合结构,内层为抗腐蚀不锈钢,外层为抗压碳钢,焊缝总长1.2公里,焊接精度要求误差≤0.5毫米/米,确保水力效率损失率低于1.5%。
吊装过程采用“双机抬吊+三维激光定位”工艺:两台起重量各为150吨的桥机协同作业,通过实时应变监测系统控制吊装平衡性,最终就位精度达±0.1毫米,符合国际水轮机安装ISO 13616标准。蜗壳与座环对接后,进行24小时水压试验,测试压力为设计值的1.5倍(6.375兆帕),无渗漏变形,为后续机组总装奠定技术基础。
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数据
能源优化效益:电站投运后,年调峰能力达13亿千瓦时,可解决河南电网新能源波动导致的弃风弃光问题,提升区域风电消纳率12.3个百分点,降低电网峰谷调节成本年均9900万元。
经济拉动效应:建设期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2000个,涵盖土木工程、机电安装、运维管理等领域;运营期年贡献税收1.2亿元,并带动当地建材、物流、旅游等关联产业产值增长34亿元。
生态保护措施:库区实施植被修复率100%,配套建设鱼类增殖站,年增殖放流珍稀鱼苗15万尾;施工过程采用低噪设备及扬尘抑制系统,噪声控制低于55分贝,粉尘排放浓度≤5毫克/立方米,符合《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要求。
抽水蓄能工程的国家战略意义
鲁山电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能源项目,其技术突破代表我国抽水蓄能产业链的全面成熟。截至2024年底,全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5869万千瓦,占全球总量40%,规模稳居世界首位。根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2025年我国抽水蓄能投产目标为6200万千瓦以上,2030年提升至1.2亿千瓦,以匹配新能源装机占比超45%的电力系统需求。
在装备制造领域,哈尔滨电气、东方电气等企业依托大型项目攻克高强钢锻造、精密焊接等工艺,推动机组国产化率提升至92%,制造成本降低28%。政策层面,国家发改委633号文确立“电量电价+容量电价”机制,保障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6.5%,增强投资可持续性。
区域能源协同与技术创新
鲁山电站与河南天池、洛宁抽水蓄能项目形成协同网络,总装机规模突破360万千瓦,占全省电网调峰需求的65%。其智能调度系统采用多变量协同控制算法,实现机组工况转换时间≤90秒,黑启动响应效率较传统机组提升40%,显著增强电网抵御极端天气及事故能力。
在施工技术创新方面,工程应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控制地下厂房岩壁吊车梁安装,承重达2000吨,误差±3毫米;水道系统采用抗裂混凝土配方,减少温度应力裂缝80%,延长结构寿命至100年。
数据来源: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平顶山市人民政府、豫能控股公告及行业公开信息。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