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品牌被曝拆出活虫:频频塌房的卫生巾,4亿中国女性正遭背刺


又有卫生巾查出质量问题了,有消费者拆开一个品牌的卫生巾,居然看到里面有活虫子在动。

这事儿不是第一次发生,像一些常见的大牌子,最近几年也因为类似问题被说过,甚至还有产品查出致癌物、虫卵。

卫生巾是4亿中国女性经期必须用的东西,本来该让人放心,结果总出卫生问题。

品牌方大多说是储存或者运输的问题,没给个明确的说法。

这些贴身穿的东西,到底安全底线在哪儿?4亿女性的健康,该谁来管呢?

安心裤爬活虫,13岁女孩染霉菌

10月24日,郑州霍女士的遭遇被《民生大参考》曝光后引发热议。

她给13岁女儿买了16包苏菲超熟睡安心裤,用到第10包时,孩子发现未拆封产品里有活虫。

“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查出了霉菌感染。”霍女士说,更糟的是,剩余包装里又发现3包有虫——这些产品生产日期是2024年5-6月,都在保质期内。

信息来源:又一品牌被曝拆出活虫:频频塌房的卫生巾行业,4亿中国女性正遭背刺

10月26日,记者陪霍女士找苏菲对峙,现场拆包就有虫子爬出。

苏菲负责人道歉称是印度谷螟,却辩称生产环节无虫,推测是储存或物流问题。

消费者不买账,有人翻出2022年7月湖南永州的投诉:当时苏菲卫生巾也查出干虫子,品牌回应是“运输污染”。

截至11月4日,涉事安心裤在苏菲旗舰店“近7天18万+人逛过”,累计销量超10万件,安全问题岂能含糊?

不止苏菲!

苏菲的问题不是个例,近年行业“塌房”事件都有官方报道或监管通报。

2014年,《新京报》曝光abc卫生巾有虫卵,2018年,七度空间因产品含针头被投诉,监管部门确认异物属实。

2020年,《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三无”散装卫生巾用废棉、医疗垃圾制作,农村集市和低价网店常见,抽检细菌超标10倍以上。

2021年,上海市监局抽检发现,高洁丝、护舒宝等5个品牌重金属铅超标,长期用可能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信息来源:知名品牌贴身用品被曝有活虫!现场拆包,看到虫子还在蠕动!最新回应

2024年3・15晚会揭黑幕:山东梁山希希纸制品公司回收全棉时代、苏菲等品牌的残次卫生巾,分拣粉碎后重新包装。

以“二等品”售卖。负责人刘某称“脏点儿没事儿”,仅两家网店就卖了7.8万件,涉及3万多消费者。

2024年8月,浙江省消保委测20个主流品牌,近80%长度虚标:240毫米日用实际最短222毫米,420毫米夜用不足400毫米。

厂家辩解“符合国标偏差”,可消费者花了足额的钱。

毛利率超60%

一边是质量问题不断,一边是品牌盈利丰厚。

欧睿国际《2023年中国女性卫生用品市场报告》显示,2023年市场规模703.4亿元,预计2025年破1500亿元,年增超12%。

利润更惊人:七度空间母公司恒安国际2023年卫生巾业务毛利率63.7%,自由点母公司百亚股份超55%。

一片出厂0.3元的卫生巾,到消费者手里卖1元左右,利润近3倍。

但品牌把钱花在了营销上:百亚股份2024年半年报显示,销售费用12.26亿元,比2022年同期翻3倍多,多用于明星代言、短视频投流和线下促销。

信息来源:苏菲卫生巾拆出活虫,“安心裤”为何不让人安心?︱大象财富

研发投入却少,2023年全行业研发占比平均不足2%,不少品牌偷工减料。

2024年5月,广东省监局抽检发现,某知名品牌把卫生巾吸收层厚度从0.8毫米减到0.5毫米,导致侧漏频发。

还有品牌推“超薄透气款”,实际减少吸收芯体用量,价格却涨30%。

价格还在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卫生巾平均0.49元/片,2023年涨到0.9元/片,14年翻近一倍,年均涨超4%。

可除2008年引入液体卫生巾,行业没突破性创新,涨价多是“换包装”“炒概念”。

4亿女性的困境

我国约4亿女性处于经期,一辈子要用1.5万片卫生巾,是刚需中的刚需,可现在买卫生巾成了难题,有人吐槽“像开盲盒”。

选大牌可能踩雷:2024年9月,四川成都消费者在护舒宝里发现黑色絮状物,品牌只愿赔10倍货款(约50元),让消费者自付3000多元检测费,普通人耗不起。

选便宜的更危险:2024年7月,《中国妇女报》调查“月经贫困”,农村16-25岁女性中,12.3%因经济原因用劣质卫生巾,甚至用卫生纸、旧衣服代替。

信息来源:太恶心!知名品牌被指“拆出活虫”,很多女生都用过

2024年河南省监局抽检,低价散装卫生巾细菌最高超标50倍,易引发妇科炎症。

维权也难:2024年1-9月,全国12315平台接卫生巾投诉2.3万件,80%因“证据不足”或“协商不成”没解决。

品牌常要求消费者提供检测报告,可费用高、周期长,多数人只能放弃。

行业问题频发,根源有三,都有监管数据和报告支撑。

一是标准太松,现行国标GB/T8939-2018对长度偏差允许“±10%”,240毫米产品实际216-264毫米都合格,消费者难察觉“缩水”。

且国标没禁止用回收料,也没明确生产环节虫类防控要求,企业有空可钻。

二是监管跟不上,多数地区一年仅抽检卫生巾1-2次,重点在超市和旗舰店,农村集市、低价网店抽检率不足30%。

2024年全国查处的卫生巾违法案件,平均罚款仅4.2万元,远低于企业违法所得(常超10万元)。

比如山东希希公司违法获利超200万元,仅罚50万元,换个名字还能经营。

三是企业缺责任。苏菲称“生产用100℃高温杀菌”,可央视3・15晚会曝光,部分企业为降成本,把杀菌温度降到80℃。

时间从30分钟缩到10分钟,导致杀菌不彻底,2024年6月,江苏省监局查获一批用医疗废料做的卫生巾原料,涉额超千万元。

怎么才能买到放心的卫生巾?

面对乱象,消费者可通过以下消保部门验证的方法降低风险:

看渠道:不买散装或低价“厂家直销”货,选超市、便利店或品牌官方旗舰店,保留购物凭证,方便维权。

查信息:买前看包装,确认有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许可证号(SC证)和执行标准号,缺一项不买。

开封后放干燥阴凉密封处,防细菌滋生。

敢维权:发现异物、异味或不适,先拍照录视频留证,联系品牌客服。

若推诿,打12315或12345投诉,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主张三倍赔偿,不足500元按500元算。

解决问题关键在监管和企业:希望监管提高抽检频率、扩大范围,重罚违法企业并列入“黑名单”。

品牌也该把钱投到质量和研发上,而非营销,毕竟,卫生巾关乎4亿女性健康,这是责任,不是单纯的生意。

11月4日,苏菲安心裤事件还没最终结果,网友的话值得行业反思:“我们要的不是鞠躬道歉,是一片真正干净、安全的卫生巾。”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财经   卫生巾   中国   女性   品牌   消费者   低价   安心   发现   行业   虫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