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享誉全球,父亲还是民国数学天才,为何父亲到死都没原谅他

文|辣辣

杨先生逝世的消息铺天盖地,年轻妻子的书信掀开两人感情世界的一角。

有人依旧介意两人年龄上的鸿沟,有人却羡慕这对能够真正懂得彼此内心世界的恋人。

但很少有人会想起,杨先生举世闻名的成功,与另一个男人脱不开关系。

那就是他的父亲,杨武之!

1、天赋初显,伯乐就在身边

杨先生的父亲生在民国,经历过世界的动荡,但因出色的才华,在乱世中扬名。

杨先生后来的所有成就,几乎正是家中父亲一手培养起来的。

早年间,新式教学刚刚兴起,杨武之在叔叔的帮助下,有了上学堂的机会。

之所以是叔叔帮衬,是因为他从小父母双亡,无人照顾。

身为满清秀才的父亲一朝病死他乡,不久后母亲也跟着染病去世。

小小年纪的他很早就被寄养在叔叔家里。

这样的苦难在那个年代并不少见,有了基本的生活支持,

后来又有了上学的机会,他便从此孜孜求学,一天都不曾懈怠。

机遇很快就降临到他的头上,一次国外求学的机会就摆在他面前,纵然心里十分向往,但他还是有犹豫的。

因为一旦选择离开,就免不得要放下身后的一切。

可彼时他已有了妻子,长子杨振宁也才刚出生不到一年。

时局动荡不安,海外求学者,无一不抱着学成归国,报效国家之志。

时代浪潮拍打着每一个爱国者的拳拳之心,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出国读书,留下妻儿等他回来。

多年后,他坐在清华大学的长椅上,身旁是他十几岁的儿子。

纵然还没来得及读太多书,聪明伶俐的儿子总能说出一些让他都觉得耳目一新的观点。

尤其是在数学这门功课上,儿子更是展现出难得一见的天赋。

然而,他却并未急着教授儿子数学方面的知识,反而在旁人惊讶的眼神中,拿出一本古书。

2、潜心育儿,传承志愿

那时候的杨先生才十几岁,纵然天资极好,受到周围很多人的夸赞,

但父亲却对他并不过分肯定。

而且明知儿子感兴趣的是数学等现代知识,

父亲却反而拿出最古老最陈旧的《孟子》等书,教授他孔孟之道。

可见在杨老的心里,树人立德永远是排在术业之前的。

正是在父亲这种温和的教育之下,杨先生的才华也慢慢得以施展,

功课上的成就并不算难,即便再难也能一点点克服。

强大的哲理思考,成为他未来对抗风险时最珍贵的保护伞。

不过多久,杨先生也面临着出国留学的选择。

好男儿志在四方,昔日的幼子羽翼已经丰满,杨老没有强留的理由,十分支持儿子的决定。

但是唯有一点,他是放心不下的。

他对儿子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回国报效祖国。

年轻的杨先生没有犹豫,答应了父亲的要求,毅然奔赴美国求学。

彼时,美国经济迅速崛起,瞬间成为世界超强大国,科研领域更是全世界首屈一指。

全世界的人才都在这里汇聚,美国也成为所有想在各自领域取得突破的年轻人的梦想摇篮。

父亲的潜心培养,让杨先生的梦想得以落地生花。

然而对于如此沉重且绵长的父爱,杨先生或许也是有愧的。

3、求学艰难,心怀愧疚

出国求学看似风光无限,可背后的压力也是不小的。

那时的中国还没有像现在这么发达,但日益崛起的生命力却让世界很多国家都感受到压力。

科技上的打压和垄断屡见不鲜,科研上的阻力更是难以跨越。

尽管已经是世界领域的专家,杨先生还总是因为中国人的身份,受到种种区别对待。

都说科学无国界,但真落到现实,又不是那么一回事。

中国落后百年的历史,并没那么容易让人淡忘,

海外同胞不仅要克服旁人的冷眼和嘲笑,更要过自己心里总觉得不如旁人的阻碍。

在种种压力之下,杨先生最终选择加入美国国籍。

因为名声太大,作出这种决定,难免叫人有所微辞。

他自己后来也回忆说,自己犹豫了很久,而且心里总是不安。

毕竟当初求学,他是带着全家人的期盼去的,

可如今所有人都在盼他回来,可他却已是外国人的身份。

但是身份的转变果然奏了效,没过多久,年仅35岁的他,便已登上诺奖舞台,站在了世界最高峰。

种种迹象足以表明,他当初的决定是明智的。

科研上的成果从另一种方面来说,是造福于人类的壮举,

可如果因为某个客观的身份造成阻碍而选择放弃,甚至拱手让人,都不是成熟的决定。

但也就是因为这一点举措,让他后悔了好多年。

因为刚开始时,他换成美国国籍这件事,一直都是瞒着父亲的。

那时候杨老已经休息,整日赋闲在家,几乎不怎么出门。

可儿子常年在外,他也做不到不挂念。

每每问及何时回来,护照办理等事,杨先生和妻子总是想方设法掩下这个秘密,不叫他知道。

可纸终究包不住火,事情终于还是爆出来了。

据杨先生自己回忆,父亲直到临终时,都对此事有所介怀,甚至是带着一丝怨气的。

从家国情感而言,同样身为留学海外的父亲,定然希望儿子成才后能报效祖国,

也算是对自己毕生信念的一种继承。

可对于杨先生来说,世界局势随时都在变幻,但科研理论上的高峰,就在那里等着他去攀登。

若是选择身份,那就要错过毕生最辉煌的一次机会和成就。

可如果先放下这些,未来是否能有转圜的余地,也不是不可期待的。

果然,后来的杨先生的确将身份换回了中国国籍,并曾坦言自己因为此事给父亲带来了莫大的遗憾。

早在多年前,杨先生已回到清华任教,培养了许多高尖人才。

整整二十多年,他都坚持站在讲台,将自己的毕生所学,默默回报给了国家。

回望这些历史,他总说自己的生命就像是一个圈,走出去,又走回来,

可在游走世界时,他一刻也不曾忘记过自己是中国人的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4

标签:历史   父亲   民国   天才   数学   全球   杨振宁   儿子   身份   美国   世界   毕生   国籍   科研   机会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