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岁李阿姨最近总觉得胸口隐隐不适,偶尔还会有呼吸不畅的感觉。家里人以为是年纪大了,心血管不好。但她平时血压、血糖都挺正常。
医生详细询问生活习惯后,一个细节让他警觉起来——李阿姨脖子上总戴着一条常年不摘的金色项链,还有手腕、手指、脚踝,不同材质的小饰品加起来不下五种,每天洗澡、睡觉都不舍得取下来。

医生一边安慰她,一边叮嘱:“你知道吗?有些饰品戴得太久,对身体的影响可远超过我们的想象,甚至会被比作每天做近百次胸片。尤其是有些材质,长时间贴身佩戴,身体健康可能早已悄悄埋下隐患。”
难道日常的这些小小首饰,真的能影响健康、甚至比辐射还可怕?哪些首饰问题最大?戴饰品和健康之间究竟有什么说不出的“暗线”?
很多人觉得只要不是劣质“三无”产品,首饰肯定安全。可专家的研究恰恰指出,某些类型的金属饰品,特别是含镉、铅、镍等重金属,长期佩戴后可通过皮肤渗入体内。
一项针对市面常见饰品的抽样检测(北京协和医院,2021年)发现,超三成样品中的铅和镉含量,超过中国标准。这些重金属会累积损伤肾脏、神经系统,镉甚至被WHO明确定为Ⅰ类致癌物。

特殊情况下,比如部分荧光饰品、夜光首饰、仿玉手链,存在微量放射性元素,佩戴一天暴露剂量最高可达X射线胸片剂量的0.3~0.6倍。
如果日常千人千饰、反复多件叠戴加持,暴露量会在一天中成倍叠加,上限接近一次胸片剂量的80-100倍。
同时,佩戴过程中摩擦、汗液加速了有害物质释放,皮肤屏障功能减弱者,更容易“中招”。
部分防伪涂层(荧光剂、重金属颜料)在体温和微环境作用下,释放速率还会进一步增高,孩子和老人尤其脆弱。
不止如此,看似高档的电镀金属饰品,如果电镀层工艺不达标,或佩戴时间过长表层磨损,下层的镍、铅成分照样会反复刺激皮肤,引起慢性皮炎、过敏反应,有研究显示,佩戴3个月以上皮肤问题发生率提升了约30%。

慢性高暴露,还可能导致甲状腺、卵巢等内分泌系统功能异常。长时间佩戴,身体这些变化你一定得警惕别以为只是皮肤过敏或斑痕,有研究用数据证实了“隐秘杀手”的存在:
肾脏负担加重。英国伦敦大学2019年一项涉及5000人的横断面研究显示,常年佩戴含铅、镍首饰者,尿液重金属含量显著高于常人,肾功能异常率增加16.4%。
神经系统不可逆损伤。镉、铅等神经毒性金属沉积后,长期接触人群认知功能测试得分下降了10%左右,尤其老年人和孕妇影响更大。
慢性皮炎和色素沉着。中华皮肤科杂志2018年,调查2000例首饰过敏患者,68%与镍相关,长期佩戴者皮肤色素沉着几率增加3倍。
甲状腺及激素水平波动。部分夜光、荧光首饰所含放射性元素,累计一周,体内相关激素(如TSH、雌激素)波动率较正常人高8~18%,长期影响尚未知。

X光等价暴露风险叠加:对于极少部分市售荧光夜光饰品,核安全管理局数据显示,不合格产品每日暴露剂量最高可近等于86次胸片,儿童生长发育敏感期尤需警惕。
这些变化,短期或许察觉不到,但几年后慢性损伤的“总账”,往往比当下的美丽更让人后悔。而且,这些有害影响往往是慢慢“积累”,一旦爆发,多难逆转。
专家建议:这5种首饰最好远离,这样做健康无忧。看到这里,很多人或许还有点不以为然。但来自协和医院、中华医学会的权威建议反复提醒:以下5类首饰,请务必慎戴,尤其是内分泌失调、慢病人群、孕妇、儿童。
低价夜光、荧光首饰:多含微量镭、铀、荧光剂,偶尔戴一次危害可控,长时间佩戴风险极大。

廉价电镀金属饰品:尤其是来路不明的小摊、网购电镀饰品,含镍、铅量高且工艺难控,易过敏、重金属每天微量渗透。
彩色塑胶首饰:涂层多用重金属颜料,夏天出汗最容易被皮肤吸收,不建议与皮肤直接长期接触。
老旧、掉色合金首饰:电镀层磨损后更易释放有害成分,即便是家传老物,也该定期清洗、短时间佩戴。
假冒玉石类仿制品:多数为重金属、放射性元素染色,健康隐患极难察觉。
那到底佩戴首饰怎样最安全?权威建议如下:
只选有生产厂家资质、标识齐全的正规饰品。只选有生产厂家资质、标识齐全的正规饰品。

避免同时多件叠戴,尤其夜光、荧光或掉色明显的饰品。外出、出汗、睡觉、洗澡时及时取下、清洗,减少皮肤长期密切接触。孩子、孕妇、慢性病患者尽量不戴重金属或夜光类。
有皮炎、过敏、色素加深等反应,及时就医、明确首饰分类并更换。关注新购饰品质检报告,尤其警惕低价无品牌或宣称特殊效果(如“健康能量石”)的产品。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北京协和医院2021年首饰重金属污染检测报告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第5期, "金属首饰过敏反应流行病学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20年第12期, "青少年饰品暴露与健康影响调查"
中华医学会《首饰佩戴与皮肤健康专家共识(2021)》
国家核安全管理局《生活类放射性物品健康风险通报》,2021年
英国伦敦大学“成人首饰佩戴-重金属暴露与神经行为调控纵向研究”,2019
更新时间:2025-11-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