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说唐全传》中的十八条好汉,喜欢古典小说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后世评书《隋唐演义》中的十三杰、《兴唐传》中的十六杰都是以此为基础加以编写的。那么同为说唐系列,《说唐后传》若是也有类似前传的十八条好汉,排名会是怎样的呢?
想要排出后传最强十八将,有一些条条框框需要写在前面。首先,前传人物只要在后传中依旧在世,且武艺达到上榜标准,依然可以入围,但实力只能按照后传时期为准,不能代入前传时的巅峰状态。
其次,一切以古白话小说《说唐后传》为基准,不包含现代评书情节,与历史更不相关,不能混淆。
最后,分析武将之间的强弱需以战绩为主,旁白形容、人物对话等只能作为辅助性参考。
明确了这三点,下面我们进入正文。
苏定方长子,小一辈中“苏党”的带头大哥,武艺在二代爵主中算是出类拔萃,程咬金进京请援时,李治下旨众爵主比武夺帅,苏麟三合轻松击败二代中的高手段林,接着又与“秦党”大当家秦怀玉展开激战,九合不分胜负而后陷入缠斗,作者在这里算是不吝笔墨,不过画面一转开始讲起罗通,待罗通赶到教场时,秦怀玉已经胜出,虽不知斗了多久,但若非棋逢对手,作者也不会对二将之战大书特书,所以苏麟虽败于秦怀玉之手,但差距不大。

秦怀玉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当朝驸马,李世民为了彰显秦琼的功绩让公主下嫁其子,这点很难得,不过秦怀玉的天赋似乎有限了些,虽然在二代爵主中数一数二,但是同样身怀罗家枪、秦家锏两大绝技,却被表弟罗通四合杀的认输,对铁雷银牙也是六七合不敌而走,总之在前期表现稀碎。随着剧情的深入虽有好转,但依旧只能算是前十八强中吊车尾的存在,尚且不如一些没多少笔墨的龙套。

薛万彻没有斗将战绩,但是闯营突围表现极佳,同时在出战前李世民和徐茂公做了一个比较,在尉迟恭和薛万彻之间最终选择了后者,这点能够说明李唐君臣对薛万彻的认可,但不表示他强于尉迟恭,因为冲阵和斗将不完全一样,年富力强、体力充沛更为重要,这是薛万彻相对于尉迟恭的优势。而排名秦怀玉之后除了缺少战绩外,杀出重围后负伤也不如秦怀玉力杀四门后还能大战盖苏文。
这三位都和罗通交过手,坚持最久的是红豹,四十合战死;其次是铁雷金牙,二十合战死;最末是屠炉公主,十余合劣势。
乍一看,回合数相差巨大,似乎不应该同列,但里面有些隐情,看似表现最好的红豹对战的是连闯七座营盘体力损失极大的罗通。铁雷金牙和屠炉公主虽然面对的是常态罗通,但一个战死,另一个只是劣势,也就是屠炉公主其实还能继续打下去,至于能否撑过二十合不得而知。
综合来看,我觉得三将的水平大体差不多。而之所以将屠炉公主排在同档第一位,是因为她和罗仁交锋竟接住了两锤,这点非常加分。

秦琼和尉迟恭在后传中都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但依旧是唐军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秦琼身患痨病尚且能大战左车轮三十合,而在其战败后尉迟宝林本打算请缨,结果被敬德喝止,尉迟恭给出的解释是元帅尚且不能取胜,你去又有什么用,这似乎是肯定秦琼要强于自己父子,不过自打秦琼患了痨病后从来没在和尉迟恭的对战中占到什么便宜,再联系到敬德一直受到瓦岗旧将的排挤,连秦怀玉这个晚辈都敢在金銮殿对自己动手,所以故意捧秦琼的成分愚以为更多一些。

尉迟恭在后传的表现比秦琼多,而且战绩相当不错,虽因年老体力有所衰退,却不失猛将的底蕴。年富力强的秦怀玉屡次向敬德出手,但除非是偷袭,否则一点便宜都占不到,甚至先下手的情况下还被尉迟恭反制,可见敬德之勇。
尉迟宝林和父亲基本相当,父子俩相认之前曾大战百合不分胜负。
红幔幔和薛仁贵有直接交锋,百合不分胜负,实力非常接近,差别在于薛仁贵联手周青依旧只能和红幔幔战成平手,而猩猩胆助战红幔幔则打得薛仁贵遮拦不住,虽然这里有猩猩胆可能强过周青的成分,但是红幔幔能独战薛仁贵和周青两将不落下风本身就说明其实力比薛仁贵只高不低,
薛仁贵我们需要重点说一说,因为将他排在这个位置很多人会有意见,而且不用想也知道主要论调无非三种。第一种是猩猩胆刀劈裴元庆,而薛仁贵又杀了猩猩胆,所以薛仁贵至少强过裴元庆;第二种是薛仁贵与罗成同为白虎星,所以实力相当;第三种则是历史上薛仁贵三箭定天山等等吧,总之就是强,不是那些虚构的人物可比。
说句不中听的,持这三种论调的脑子多少有点大病,治好了都淌哈喇子那种。因为前面已经说过本文以古白话小说《说唐后传》中的内容为基准,裴元庆在《说唐》系列一早就死在庆坠山了,被猩猩胆所杀那是评书,和我们这个一点关系没有。第二个同为白虎就相当的说法太过想当然,罗成一招就能生擒单雄信,盖苏文却能大战薛礼过百合,所以前世和今生根本没有实力绑定关系。至于拿历史说事的属于病得太严重,建议出门左拐去看治疗精神病的文章,那个更有帮助。
就原著而言,薛仁贵的经历很传奇,旁白捧得也高,一龙二虎九牛之力听着就吓人,但实际上他的方天画戟也不过二百斤,在说唐系列不算什么,而且在战斗中除了虐菜也没看出什么力量优势,从他与盖苏文一战可以明显看出两人处于一个档次,薛礼不过略胜一线。总体来说就是捧得高但实战表现马马虎虎,倒也不是说他就不强,只是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强,基本和盖苏文处于一个绑定状态。

接下来说二世青龙盖苏文,比一世青龙单雄信强了不是一星半点,之所以说他绑定薛仁贵,是因为二人大战一百四十合薛礼才占了上风,又斗八合后仁贵还是靠专克青龙的白虎鞭才将盖苏文击伤,所以二将大体处于一个档次,薛仁贵略胜一筹。而盖苏文也多少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对战力战四门之后的秦怀玉十余合占上风,自信满满要独自擒敌,结果被整整拖了半日也没能把秦怀玉拿下,气急下刚下令诸将齐上,罗通又神兵天降,哥俩联手四十合将盖苏文打退。这里看似是兄弟合力,实则秦怀玉都快累没气了,能提供的帮助很有限。所以盖苏文和薛仁贵作为正反两派主角,多少都有点看着挺狠,实则中规中矩的感觉。
旁白交代安殿宝比盖苏文强千万倍,这肯定是夸张,但是从战八大火头军的过程看,安殿宝的表现比当初的薛仁贵要强很多。有人或许会质疑,毕竟安殿宝死于薛仁贵之手,还是抱病的薛仁贵,但是真的是如此吗?书中交代得清楚,是九天玄女算到有此一劫,于是命童子带着宝剑去助阵,这才是安殿宝战死的重要原因。
其实这里和前传中新文礼之死非常相似,当时是新文礼独战瓦岗二十余将,秦琼抱病出战,新文礼原本无所畏惧,却见到裴元庆阴魂踏云而来,新文礼只顾着招架上面裴元庆的银锤,结果被秦琼一锏打下坐骑,瓦岗诸将一拥而上将其乱刃分尸。我们不能因此说新文礼不如秦琼,同理安殿宝也没道理不如薛仁贵。这里说句题外话,凤凰山一战,盖苏文被已经年老的二十几位瓦岗旧将围攻,瞬息间便遮拦不住,远远比不上前传的新文礼,以此类推薛仁贵同样和新文礼差距巨大,可见相对于前传,后传整体呈现出衰退的迹象。

左车轮是北番国红袍大力子,三十合击败了老年且患有痨病的秦琼,这样的本事在前传真心不算什么,但是到了后传已经能跻身三甲了。他和罗通有过一次交锋,罗通完全不是对手,不过这是由于罗通刚刚经历了力杀四门,体力近乎耗尽,书中写得清楚若是生力,两人基本相当,不过毕竟直面对战是左车轮占据明显优势,所以在先后顺序上还是让他居上更为合理一些。
罗通被多数人认为不如薛仁贵,能将他们视作平级仿佛已经是对罗通的恩赐了,实则就《说唐后传》而言,罗通明显是要强过薛仁贵、盖苏文哪个档次的,刚才说过,体力受损的秦怀玉尚且与盖苏文斗了十余合才落入下风,换做薛仁贵也强不了多少。反观罗通,和秦怀玉学的武艺是一样的,结果四个回合杀得表哥认输。有人或许会说认输也不是败了,说不定再打下去也能坚持十余合乃至更多,这纯属抬杠,而且还没抬明白,因为小于等于罗通的铁雷银牙六七合就实打实的击败了生力秦怀玉,所以薛礼和盖苏文就不要碰瓷罗通级三将了。

铁雷银牙使的铁踹牌有千斤重,不过并没看出力量有多强,整体实力比罗通要略逊三分,二人首次对战只打了三十合就累得他浑身是汗,到五十合罗通见一时难以取胜便打算用“回马枪”,但是罗艺、罗成威震北番多年,北番大将都知道罗家枪的厉害,尤其是杀招“回马枪”,所以铁雷银牙压根不追,罗通气的牙痒痒,只得再度与之开战,结果一连三天始终不分胜负。
就理论而言,罗通显然强于铁雷银牙,但后传常有这种情况,就是劣势一方始终被压制却能保持不落败,比如刚才提到的秦怀玉,体力消耗殆尽,十余合落入下风,却硬抗着盖苏文的攻击坚持了半日,不得不说也是奇迹了。那么既然罗通三日未能击败铁雷银牙,即便在对战过程中始终占据主动也只能将他们视作同级。
铁雷三兄弟的老幺,却是本事最大的一个,他的独脚铜人和二哥一样有一千多斤,所不同的是面对罗通能打出明显的力量压制,没多一会就把罗通的梅花枪砸成了“弯弓”,待罗通回马败走试图以回马枪扭转局势时,铁雷八宝也是全然不惧,将独脚铜人抡得密不透风,紧追不舍,罗通几次尝试,发现都没有空间让枪刺进去,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其实相对于罗通被压制,我更好奇弯成弓形的长枪要如何刺出去。

罗仁是罗家家仆罗安之子,被窦夫人看中过继为罗府二公子,年仅九岁便使得奇大无比两柄锤,被瓦岗旧将戏称为“裴元庆转世”,初上战场正赶上罗通被铁雷八宝追击,上去一锤打死铁雷八宝坐骑,使之摔翻,又一锤结果其性命,故而天下第一当仁不让。不过客观来讲,罗仁秒杀铁雷八宝有一定偶然性,毕竟八宝有轻敌成分,二人实际差距不至于大得那么离谱。

以上便是鄙人归纳总结的《说唐后传》十八条好汉,具体见仁见智,评大家理性探讨,混搭解读以及掺和历史的卧龙凤雏就别来评论了。
更新时间:2025-11-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