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澎湃新闻】【大象微视】【南海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麦子
编辑|麦子
“天津大麻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神秘组织”。
在大街小巷,总能看到一辆辆银色小货车,车身还都有着醒目的“天津大麻花”。
奇怪的是,即便他们生意惨淡,也未曾消失,还依旧要穿梭在各个地方。
好奇的网友跟着他们走过几个省市,都没能看到一个人买。
这样怪异的情况,再加上小货车的特殊“打扮”,一度让人怀疑有猫腻。
玻璃柜下面的大夹层,让人以为藏着小孩子,车窗贴着的黑膜,也让人觉得他们在悄咪咪打探情报。
直到现在才知道,原来“天津大麻花”里面的水,究竟有多深!
“看见没,见到天津大麻花这样的车子一定要躲得远远的才行”。
许多家长都曾指着天津大麻花的车子,对着自己家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来。
家长能这么说,也是因为早在11年前,便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透露过背后或许是一个“藏小孩组织”。
网友听说在镇上的加油站,就曾见过一辆“天津大麻花”车子。
车子进站加油时,司机都不敢熄火,即便加油站的工作人员再三要求熄火,他都听不进去。
直到最后才发现,司机这么做竟然就是为了用车子发动机的声音,掩盖住玻璃柜夹层下藏着的9个小孩子的声音。
这样的消息传出来,网友们也都对“天津大麻花”车辆避而远之,毕竟它看起来确实有些让人害怕。
车辆的驾驶室玻璃往往贴着深色反光膜,从外面根本无法窥见车内状况。
同样让人起疑的是,这些车常常出现在一些偏僻、人流量稀少的街巷,而不是热闹繁华的商业地段。
做生意的专门往这样的地方跑,莫不就是要盯着那些“落单”的小孩子?
再加上这些麻花车总是喜欢聚在一起,更是让人觉得他们在密谋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消息传得越来越玄乎,有人觉得麻花车不光不放过小孩,连大人都不放过。
不过随着后来的深入调查,才发现原来这些“运送小孩”的事情是毫无根据的谣言。
那些看着可疑的麻花车,实际上只是普通的流动摊贩而已。
不过这些摊贩虽然普通,并不代表这背后就可以让我们完全放心了。
脱下“藏小孩”的谣言外衣,天津大麻花流动摊贩真正的秘密,藏在那套令人防不胜防的“切糕式价格”套路里。
这些“天津大麻花”的摊贩,看似淳朴,其实心里却藏着很多的“小心思”。
他们对于大麻花的定价堪称“玩游戏文字的行家”。
有顾客来了购买大麻花的兴致,询问价格时,摊贩往往漫不经心又含糊其辞地说着“二十”“三十”。
至于究竟是论“两”卖还是论“斤”卖,他们一个字都不会不提。
很多人也不会深究,都以为是按照“斤”来说的,结果等到摊贩将麻花称重时,才发现“一两都需要20元”的真相。
一个拳头粗的麻花动不动就要重达半斤多,算下来轻轻松松地就得超过100元,比正经蛋糕店里的点心还要贵。
这样的价格已经让普通人接受不了,更让人窝火的则是这些流动摊贩的缺斤少两操作。
此前有网友录制了一条自己买麻花的视频,视频里的摊贩就对“电子秤”下过手。
明明玻璃柜上面摆放着电子秤,他偏偏要从下面的夹层里再拿出一个电子秤来称重。
用这个“藏起来”的秤称重时,他的手还在扶着背后的秤,像是在“捣鬼”。
不明白其中含义的顾客根本没办法察觉自己买的8两麻花,能被称出1斤的重量。
更让人窝火的,还得是摊贩那些“强买强卖”的戏码。
只要麻花被切开了,摊贩就会立马变了脸色,声称“切开后无法二次售卖”,必须买下才行。
所以即便顾客发现价格猫腻想要反悔,也会被他们纠缠住,最终只能自认倒霉掏钱了事。
陷入了“切糕式”的价格陷阱之后,顾客的坑还没有走完,因为他们的麻花口感和品质也不会让人满意。
这些流动售卖的麻花为了延长保质期,往往添加过量油脂和防腐剂,吃起来满口油腻,甚至带着难以下咽的味道。
所谓的“芝麻味”“红糖味”,大多是香精调和的结果,咬下去像嚼干硬的面团,完全没有正宗天津麻花的酥脆口感。
最重要的是,由于长时间运输和存放,麻花的新鲜度和卫生状况也难以保证,甚至可能存在过期变质的情况。
花大价钱买低品质产品,还得强制消费,也让“天津大麻花”成为了“价格刺客”的代名词了。
这些摊贩能这么做,也是因为他们不会一直在同一个地方售卖,所以也不在乎自己的“回头客”,相当于“宰完就走”。
“天津大麻花”靠着忽悠人赚钱乐得不行,真正的天津麻花则因为蒙受冤屈流下了泪水。
其实我们看到的“天津大麻花”并不正宗,他们的源头其实是离天津很远的安徽的黄坝乡。
在这个普通的农村地区,麻花本是家家户户都会制作的美食,最初它还叫“黄坝大麻花”。
问题就来了,既然家家户户都会做,又何必跑到外面购买麻花呢。
本地市场卖麻花的路子行不通了,一些专门做麻花的经营者,就将目光投向了声名远扬的天津麻花。
他们将自己的麻花包装成天津麻花的模样,蹭着它们的名头出来做生意。
为了打造出“连锁”的规模效应,他们还将车辆都定制成了银色小货车,货箱还安装着玻璃柜,在全国范围内跑来跑去。
在那些被传得很邪乎的夹层里,放着他们的生活用品,锅碗瓢盆都是应有尽有。
至于驾驶室的玻璃都贴上膜,也是因为他们“以车为家”,晚上睡觉都在车上,如此便能保护自己的隐私。
他们选择偏僻地方,是因为大城市繁华地段摊位租金高昂,且城管管控严格,而在偏远地区,经营成本低,相对来说也自由点。
此外,他们也希望通过去一些人比较少的地方,吸引一些新顾客购买。
车辆聚集在一起也同样是为了他们安全和生活便利的考量。
出来卖麻花的差不多都是同乡,他们长期在外漂泊,人生地不熟,聚在一起能互相照应。
还能交流一下哪个地方人流量大、哪个地方城管管得宽松这些对于摊贩极其重要的消息。
“天津大麻花”背后藏小孩是谣言,真正坑人的则是他们的价格陷阱。
虽说这些外出漂泊做生意的不容易,但是这样赚取别人辛苦换来的钱,也是不妥。
希望这样的情况可以得到改善,也希望不再有人上当受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大象微视】【南海网】
更新时间:2025-08-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