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货币大洗牌:欧元占比25.6%,人民币连续跌破3%,什么原因?

说起全球货币这事儿,总让人觉得像一场没硝烟的拉锯战。SWIFT系统最新数据摆在那儿,美元稳坐头把交椅,占比46.94%,欧元勉强守住25.6%,而人民币呢,从今年上半年还风头正劲的4%以上,一路滑到8月份的2.93%,连续几个月徘徊在3%以下。

这事儿反映出国际支付格局在悄然重塑。为什么欧元这么多年起起落落?人民币为什么在SWIFT这儿栽了个跟头?简单说,这场大洗牌不是谁一夜之间翻盘,而是各国经济体量、政策选择和全球供应链的合力在作祟。

欧元份额的滑铁卢:能源断供与制裁的连锁反应

欧元这几年在SWIFT支付里的表现,简直是教科书级的过山车。回想2021年5月,它一度冲到39%,把美元挤到38.3%下面,那时候欧元区刚从疫情泥潭里爬出来,经济复苏劲头足,支付份额创下十年新高。

可好景不长,2022年2月俄乌冲突一爆发,一切都变了味儿。欧盟为了施压,直接把俄罗斯几家大银行踢出SWIFT,这招儿狠,但也伤了自己。

俄罗斯是欧洲能源大供应商,天然气和石油结算原本大头用欧元,现在交易链条断了,欧洲企业只能高价从美国或中东买液化气,成本直线上升。

结果呢?欧元支付量应声下滑,到2023年年中,就从高峰跌到31%,2024年更是一度探底到21%,眼瞅着要破20%大关。制裁后,俄罗斯转向本币结算和亚洲市场,欧元在能源贸易里的地盘丢了大半。

SWIFT数据显示,欧元区内部支付不算的话,欧元国际份额从冲突前的32%左右,锐减到13%附近,主要就是因为那些大笔能源账单没了着落。欧洲央行报告也承认,这波下降有两重原因:一是能源进口依赖性暴露无遗,二是全球投资者对欧元资产的信心动摇。

想想看,通胀高烧不退,利率政策两头难顾,欧元自然就失血。到了2025年8月,它好不容易反弹到25.6%,靠的是欧盟的财政刺激和能源多元化努力,比如加大可再生能源投资,拉低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但这反弹脆弱,份额比巅峰少了14个百分点,大部分肉都让美元啃了去。

美元呢,从38%爬到46.9%,4月时差点儿摸到50%。这说明啥?欧元想跟美元掰腕子,单靠区内团结不够,还得扛住外部冲击。现实点说,欧洲经济体量虽大,但碎片化严重,德国法国政策一不对付,欧元就容易成夹心饼干。

这事儿牵扯到地缘风险。俄乌冲突后,欧盟的能源安全成了软肋,SWIFT制裁虽是政治工具,但也暴露了单一支付系统的漏洞。欧洲现在推的“即时支付计划”,想用ISO 20022标准优化跨境结算,可短期内难补上能源贸易的窟窿。

欧元份额稳定在25%左右,听着不赖,但跟美元的差距拉大到20多个点,实际影响力在缩水。老百姓日子呢?欧洲超市物价飞涨,企业融资成本高,欧元国际化进程卡壳了。这不是美化谁的问题,而是事实摆着:制裁有代价,欧元得自食其果。

人民币SWIFT数据的“假摔”:贸易波动与统计盲区

转到人民币这边,SWIFT数据看着挺扎心:2024年3月还4.69%,7月4.74%,稳坐第四宝座,连续九个月不挪窝。可一到2025年,3月4.13%,4月3.5%,5月直接破3%到2.89%,6月2.88%,7月持平,8月才微升2.93%。

连续四个月低于3%,从第四滑到第六,这跌幅不小,SWIFT报告直指从4月起,人民币支付价值环比降23%,远超整体货币平均水平。

原因?表面上看是全球贸易放缓,中国出口增速从高位回调,部分新兴市场订单减少,拉低了跨境支付需求。尤其是中东和拉美贸易,受油价波动影响,结算路径调整,SWIFT捕获的份额自然缩水。

SWIFT只统计走自己系统的交易,中国跟俄罗斯、伊朗等国的能源贸易,大多用本币结算,压根儿不沾美元边儿,更别提SWIFT了。比如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早几年就转向人民币结算,2025年上半年这类交易量超预期,但SWIFT里一笔没影儿。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全口径人民币支付已跻身全球第三,贸易融资第二,这里面CIPS系统功不可没。SWIFT的2.93%只是冰山一角,真实使用率高多了。央行行长潘功胜在6月陆家嘴论坛上直言,人民币国际化稳扎稳打,别被单一指标误导。

贸易摩擦也添乱,美国加码关税壁垒,部分企业避险回流美元结算,短期压了人民币份额。但长远看,这反倒逼着中国加速本币化,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在对俄贸易占比超90%,对东盟也到25%以上。

CIPS扩张的底气:绕开美元的支付新赛道

人民币国际化,CIPS是关键棋子。2025年上半年,这系统处理业务超90万亿元,覆盖189国,直接参与176家,间接1500多家,比年初多出不少。6月,它跟标准银行、非洲进出口银行和大华银行等六家外资行签协议,新添直接参与者,这意味着更多交易能直连CIPS,不用绕SWIFT弯路。

9月初,央行续签货币互换:跟欧洲央行3500亿、瑞士1500亿、匈牙利400亿,总规模已到4.5万亿,覆盖30多国。这套组合拳,直接撕开美元霸权的口子,本币结算比例水涨船高,降低了对美金融体系的依赖。

为什么CIPS这么管用?它不光是清算工具,还带消息功能,能跟SWIFT平起平坐。2025年1月数据,参与者已168家直接、1461家间接,亚洲占大头,欧洲和非洲跟进快。中国跟40多国签了互换线,非洲债务重组中人民币占比升,ASEAN企业77%偏好人民币融资。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贸易结算超6.2万亿美元,占中国贸易三成,比2022年翻番。地缘上,俄乌冲突后,俄罗斯银行被SWIFT封杀,转而用CIPS,交易效率高,成本低。欧洲也动心,ECB报告承认,欧元支付下降部分因能源转向亚洲路径。

说白了,CIPS是中国的“备胎”升级版,早年起步慢,现在加速跑。跟区块链实验结合,SWIFT自己也在Sibos 2025上推数字账本,但CIPS已连上180国,非洲和拉美接入多。

人民币储备占比2%,支付不到5%,听着低,但增速快,IMF数据2024年跨境支付近1千万亿刀,人民币份额在爬坡。这过程有风险,汇率波动大,政策需稳。

但中国步子迈得实:扩大离岸清算网,推数字人民币试点。老百姓受益呢?企业贸易成本降,融资易,全球供应链更稳。CIPS不是取代美元,而是添条赛道,让货币格局多点选择。

放眼全局,这场洗牌的核心是美元霸权在松动。SWIFT里美元47%左右,但全球央行数字货币实验90%在推进,CBDC或成新变量。

2025年McKinsey报告说,跨境支付市场1千万亿刀规模,AI和数字资产搅局,传统路径得变。欧元25.6%、人民币2.93%,加英镑6.7%、日元3.37%,其他9%,这分布不像从前美元独大。

俄乌冲突是催化剂,制裁暴露SWIFT的“美国味儿”,各国建自家系统:欧洲推即时转账,中国CIPS,俄罗斯SPFS,巴西PIX国际版。结果?支付碎片化,但效率或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财经   欧元   货币   人民币   原因   全球   欧洲   美元   贸易   俄罗斯   份额   能源   中国   本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