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暗送“定心丸”,科技股仍是降息周期中的主线角色


今天凌晨,美联储鲍威尔的一番讲话,彻底点燃了市场对降息的期待,尽管停摆事件导致部分经济数据缺失,但鲍威尔明确指出,自9月议息会议以来,美国经济前景“没有太大变化”,并特别点出就业市场存在“下行风险”,这番话被市场普遍解读为暗送的政策信号——降息已是板上钉钉。


果不其然,讲话后利率期货市场显示的降息概率飙升至97.3%,美股三大指数应声反弹,道指强势翻红,市场情绪迅速回暖。

从当前环境来看,美股依旧运行在降息预期的大背景下,而行情结构也继续围绕科技股的业绩表现展开,这并不是一个普涨市场,而是一个典型的结构性行情——资金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而科技股,特别是那些基本面扎实、增长动能明确的龙头企业,仍然是资金驻扎的核心地带。


为什么科技股能在降息周期中持续占优?

首先,降息本身会压低贴现率,提升成长股(尤其是科技股)的估值天花板,其次,在经济增长放缓但并未衰退的阶段,科技企业往往凭借其技术护城河和商业模式韧性,仍能实现超越大盘的盈利增长,这一点,在今年以来的多轮财报中已得到反复验证。


从鲍威尔的表态来看,他不仅暗示了继续降息的路径,还透露出未来几个月可能结束缩表,这意味着流动性环境将进一步改善,对权益资产尤其是对利率敏感的科技板块,构成中期利好。但行情并不是无差别上涨,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市场已对降息有较强预期,甚至有一定的提前透支,正如我们常说的:“买在传言,卖在事实。”如果等到10月底美联储真正降息时才大举入场,行情或许已经走完大半。


因此,当前策略的关键在于:利用市场短期波动或情绪回调,分批尝试那些真正具备业绩支撑、行业地位稳固的科技公司,无论是AI、云计算、半导体,还是软件服务,都要紧盯其营收增长、利润率、自由现金流等核心指标——只有业绩能兑现的公司,才能在这一轮结构性行情中走得更远。

未来的看点在哪里?

除了美联储的政策路径,我们更需要关注美经济的韧性表现与科技企业的基本面变化,以及新旧科技企业接棒带来的新变化,如果经济数据出现实质性改善,市场可能会从“衰退交易”转向“软着陆交易”,届时科技股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双击。


总而言之,鲍威尔已经画好了路线图,剩下的就是执行与布局,在降息预期尚未完全落地、科技股业绩仍在分化的当下,保持冷静、聚焦主线、逢低吸纳,才是参与这轮行情的正确姿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6

标签:财经   鲍威尔   定心丸   主线   科技股   周期   角色   行情   市场   业绩   科技   结构性   韧性   经济   基本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