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2023年7月3日突然宣布,从8月1日起对镓和锗这些关键金属实施出口许可制度,这事儿一出,西方国家就坐不住了。
镓和锗在半导体行业里头是核心原料,缺了它们,芯片生产就得卡壳。中国镓产量占全球95%,锗占68%,储量也领先一大截。
西方国家反应挺快,美国直接跳出来反对,说要跟盟友商量对策,日本那边引用WTO规则抗议,还威胁要采取行动,荷兰要求欧盟介入,韩国企业赶紧跟中国部门联系求豁免。
结果呢,这些国家很快就软了态度,开始低调沟通,因为他们太依赖中国供应了。
镓用于化合物半导体,锗在光纤和红外光学上不可少,提炼技术复杂,成本高,西方早年觉得不划算,就把生产线外包给了中国。现在中国一收紧,他们就得面对供应链中断的风险。
说起为什么中国敢这么干,主要还是因为西方先动手,美国不断加码对华技术封锁,限制高端芯片出口,中国这是在维护自身利益。
镓和锗的管制只是开头,真正的大招还在后头,那就是稀土。中国稀土产量占全球90%,这可不是小数目,稀土包括17种元素,用在军工、电子、新能源等领域,比如导弹制导系统、电动车电机、风力涡轮机啥的。
西方军工产业高度依赖稀土,如果中国打出这张牌,供应链直接断裂,他们想找替代品都难。稀土不是可再生资源,开采污染大,西方环保标准严,投资回报周期长,所以他们一直没大力开发自己的产业链。
回想一下历史,中国在稀土上的优势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开采和精炼稀土,技术逐步领先,成本控制得低,到现在几乎垄断了全球供应。
2010年,中国曾对日本实施稀土出口禁令,因为钓鱼岛争端,那次日本经济受了不小冲击,全球稀土价格暴涨。
西方国家从那时候就意识到问题严重,开始喊着要多元化供应,但喊了十几年,行动上还是慢吞吞的。
澳大利亚、美国有稀土矿,但精炼能力弱,大部分矿石还得运到中国加工。欧洲国家也发过类似声明,说要加强投资建矿产链,可到现在,替代方案还是遥遥无期。
到了2024年,事情升级了。12月3日,中国商务部宣布禁止向美国出口镓、锗和锑,这些都是半导体材料,直接回应美国对华芯片限制。
美国地质调查局分析,如果完全禁运,可能会导致美国经济损失34亿美元。西方国防产业库存有限,短时间内就得面临短缺,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
日本企业试着从其他地方采购,但供应量小,韩国三星和SK海力士只能加大跟中国谈判的力度。欧盟推动成员国联合应对,探讨开发非洲矿源,可进展慢得像蜗牛爬。
为什么呢?因为稀土精炼需要复杂技术,中国在这方面积累深厚,西方想追赶,得砸大笔钱,还得克服环保和技术难题。
2025年,中国又动了稀土这张王牌。4月4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对七种中重稀土元素和磁铁实施出口控制,包括钐、钆、铽、镝、镥、钪和钇相关物品。
这次是针对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的报复,美国对大部分中国产品征收54%关税,中国就用稀土反击。这些重稀土在国防领域用得最多,比如F-35战斗机、战斧导弹、捕食者无人机,全都离不开它们。
中国控制了99%的重稀土精炼,西方国家一下就慌了。北京的举动不光影响美国,还波及全球,因为出口控制适用于所有国家,不只是美国。
西方国家这下子伤筋动骨的地方在哪儿?先看国防,美国国防部目标是到2027年建起独立稀土供应链,从矿到磁铁全链条,但现在还早着呢。
2020年以来,美国国防部投了4.39亿美元支持本土项目,比如给MP Materials公司950万美元建轻稀土分离厂,又给3500万美元建重稀土加工厂。
再看经济影响,稀土出口限制推高全球价格,汽车、电子、清洁能源产业全受累。电动车电机需要钕磁铁,风力涡轮机也靠稀土磁体,美国想推动绿色转型,可供应链卡在中国手里。
汽车供应链乱套了,制造商库存只够用几个月,通用、福特这些公司得暂停部分生产线。半导体行业更惨,稀土用于激光和雷达,芯片生产成本飙升。
CNN报道说,费城港口集装箱堆积如山,美国制造商意识到依赖中国的风险太大,但短期内没法摆脱。
西方国家试着应对,美国特朗普政府4月签署行政令,增加本土矿产生产,国会通过法案资助稀土项目。澳大利亚矿企扩大开采,Lynas公司拿到国防部资助,建分离厂。
欧洲国家推动联合投资,法国Caremag公司炼稀土,日本Sojitz和JOGMEC投资Lynas,争取重稀土供应。但这些努力进展慢,美国稀土矿Round Top项目刚产出99.1%纯度的镝氧化物样品,还在研究阶段。
巴西Serra Verde矿运矿到中国加工,缅甸和老挝矿也受中国影响。乌克兰有稀土储备,但受俄乌冲突影响,开发难。
中国为什么握着稀土不放?一方面是维护国家安全,稀土是战略资源,出口控制符合出口管制法。另一方面,中国在稀土全产业链上领先,从开采到精炼到成品磁铁,全掌控。
西方想建替代链,得花几年时间,投资巨大,还得解决污染问题。中国不是完全禁运,而是加强许可审核,确保合规,这就给了西方压力,但没彻底断供。
结果呢,全球稀土价格上涨,中国国内产业库存堆积,但长远看,这逼着西方加速多元化,同时中国加强本土应用,推动高端制造。
总的来说,镓和锗管制让西方尝到苦头,稀土王牌一出,更是直击要害。西方国防延误、经济成本上升,供应链重塑遥遥无期。中国这张牌打得稳,西方得好好想想怎么应对。
未来几年,全球矿产博弈还会继续,中国优势明显,西方多元化努力虽在加速,但短期内难翻盘。这事儿告诉大家,贸易战不是单方面的事儿,谁手里有底牌,谁就更有话语权。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