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辣椒能长寿?研究指出:常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风险,真的吗?

在健康长寿的研究热潮中,食物学成为关键一环,盐与糖过量摄入的危害已广为人知,前者推高血压,后者扰乱代谢;对于辣味,人们看法不一,有人因“上火”对它避之不及,有人却因它能带来快乐而钟情有加。

那么,这充满争议的辣味,究竟与长寿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一、研究指出:常吃辣椒能降低死亡风险,真的吗?

发表在《The 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一项研究,在对长达七年,累计随访3500004人的辣性食物消费频率与死亡率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七天内不吃辣(0次)、1至2次、3至5次和6至7次的人群中,每1000人年的死亡数分别为6.1、4.4、4.3和5.8,呈现出先下降后轻微上升的趋势。而与七天内不吃辣(0次)的人群相比,每周食用1至2天、3至5天和6至7天辣性食物的人群,经过多因素调整后的死亡风险比。

分别为0.90(即死亡风险降低了10%)、0.86(即死亡风险降低了14%)和0.86(即死亡风险降低了14%)。

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从不喝酒的人群中,这种负相关的关系就更加的明显

而且,对于因癌症和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死亡,也观察到了类似的负相关关系,也就意味着适量的吃一些辣性的食物,对于预防某些特定疾病导致的死亡具有保护作用。

而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源于里面的特有的辣椒素

它是辣椒“辣味”的主要来源,它通过与我们感觉神经元上的TRPV1受体结合,欺骗大脑,让它产生一种“热”和“痛”的灼烧感。这种看似轻微的刺激,实际上激发了身体内部的防御与适应机制,带来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反应。

很多减肥人士提到辣椒素这个字眼肯定不陌生,它能够轻微提升人体体温,加速能量的代谢过程,使身体更快的消耗能量。其主要就是通过激活舌头上的 TRPV1 细胞受体,当我们品尝到辣味时,这个受体不仅会让我们感受到热感;还会促使大脑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等),激活我们体内的棕色脂肪(具有独特代谢功能的特殊脂肪),细胞内的线粒体就会启动,开始产生热量,消耗掉多余的白色脂肪。帮助我们减少体脂含量,使身体更倾向于将脂肪分解为能量供身体使用,而不是储存起来。

还可以直接激活大脑的饱腹感中枢,减少饥饿素释放肽的分泌,抑制食欲,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减少食物的摄入量,从源头上控制热量的摄取。尤其是对于平时有狼吞虎咽、暴饮暴食等不良用餐习惯的人群来说,这将更有利于体重管理,从而达到预防肥胖及减肥的效果。

一项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的长期研究,追踪了 12970 名年龄在 20 到 75 岁之间的成年人,平均随访时间长达 9 年。结果显示,与不吃辣的人相比,经常吃辣的人群发生肥胖的风险显著降低。

同时,它在进入人体后,能够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舒张因子(一氧化氮),使血管平滑肌舒张,血液流动的阻力减小,心脏泵血时所需的压力也随之降低,有助于降低血压。

在一项针对 5 万余名(约2.4万名高血压患者)参与者的大型研究中,根据参与者吃辣的频率,将他们分为 4 组,即a组(从不吃辣)、b组(每周不到 1 次)、c组(每周 1~2 次)、d组(每周 3~5 次)。结果发现,与a组参与者相比,d组参与者高血压发病风险降低了约百分之十二;尤其是在女性患者群体中,获益更多。

它也可以通过激活口腔和舌头上的感受器改变大脑对咸味的神经处理,显著降低个人的喜咸偏好,使人们对咸味食物的需求减少。这样一来,人们在平时吃饭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减少盐的摄入量,间接的可以帮助更好的控制血压。

它还可以抑制脂肪细胞的形成和分化,降低脂肪细胞对一些“坏”胆固醇(LDL - C)的摄取和储存能力,并促进“好”胆固醇(HDL - C)的合成和分泌,减少血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降低脂质在血管壁的沉积,使血脂水平得到改善。更好的保护血管的健康,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降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而且,它能够有效抑制多种促炎因子的产生,以幽门螺杆菌(Hp)感染引发的胃部炎症为例,作为一种常见的胃部致病菌,它感染胃上皮细胞后,会引发一系列炎症反应,其中促炎因子 IL - 8 的大量生成是导致炎症加剧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显示,辣椒素可以在感染 6 小时后,精准地抑制 IL - 8 mRNA 的表达,即便是浓度低至 100 微摩尔/升,也可以使细胞中的 IL - 8 水平大幅下降。

长期的慢性炎症也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在肿瘤方面,它同样具有积极的作用。

发表在《Int J Epidemiol》上的一项大规模前瞻性研究,通过对我国超过51万名30至79岁的成年人长达中位10.1年的随访,其中有30%的人表示他们几乎天天都吃辣

研究发现,与那些从不或很少吃辣的人群相比,频繁摄入辣椒的人群患食管癌的风险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大约降低 15%至 20%。而且,这一关联在排除前 3 年数据后依然稳健,这意味着这种保护作用并非短期现象,而是具有长期稳定性。尤其在不吸烟或不常饮酒的群体中,它的抗癌作用更为显著。因为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本身也是导致食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在不接触这些危险因素的情况下,辣椒素对食管癌的预防效果就更加突出。相同的对肿瘤的预防保护作用,也体现在胃癌和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降低上。

而发表在《自然》上的另一项研究,则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如果连续4 天,每天摄入相当于 10 个墨西哥红辣椒的辣度,可以有效激活痛觉神经元,增强小鼠体内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率。也就意味着,通过饮食调节摄入辣椒素,有助于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改善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的治疗效果,进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不仅如此,在所有辣椒品种中,维生素C的含量普遍超过100mg/100g,甚至高于柠檬和橙子,并且它还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E、叶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

这些营养成分协同作用,共同构成一道强大的抗氧化防线,减缓细胞损伤与衰老进程。

发表在《Nutrition Journal》上的一项研究,通过综合参与者四十多项身体指标(如腰臀比、血脂等),计算出他们的生物年龄,以此来评估实际衰老状态。分析结果显示,与一点也不吃辣的人相比,每星期吃一到两天的人年轻约84天;每周吃三到五天的人衰老速度减缓的最长,约为252天;而几乎每天都吃的人则年轻约117天。

研究者又进一步发现,每周三到五天有吃辣习惯,对代谢功能和肾脏健康的积极影响尤为突出,代谢功能平均年轻近0.75岁,肾脏年龄更是年轻近1.89岁;尤其是在汉族人群和女性群体中更为明显

既然吃辣椒在如此多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那是不是也就意味着吃的越多越好呢?

二、吃辣椒越多就能越长寿?

其实,辣椒素更像是一把双刃剑,就在我们前面提到的一些研究中,不难发现,它其实是存在一个阈值的,适量食用确实对身体健康存在多方面的益处,自然也就对寿命的延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过,一旦过量,同样存在很多潜在的健康风险,反而不利于延寿。

TRPV1受体广泛分布于人体的感觉神经元上。正常剂量下的辣椒素通过激活这个受体引发灼热、疼痛的感觉,其实本质上是在给身体发出一种保护性警告信号,提醒我们避免过度接触可能有害的物质。如果当这种刺激变成长期的,且高剂量的时候,就会过度激活这些受体,让我们感受到辣椒带来的强烈刺激,远超过适量时可能会带来一种刺激的愉悦感,反而会变成让人难以忍受的疼痛感

神经末梢内的一些神经递质也可能逐渐消耗完,使神经元之间无法进行正常的信号传递,使人体进入一种暂时的脱敏状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耐辣性提高,比如,经常吃辣的人会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吃辣,对辣椒的敏感度降低了

但这种脱敏作用并不具有选择性,在让我们对辣椒的耐受性提高的同时,也可能同时减弱神经元对温度、触觉等其他正常刺激的反应能力,使我们的身体对其他原本能够正常感知的刺激变得迟钝。更可怕的是,这种长期超量的摄入辣椒,甚至可能对局部痛觉神经纤维造成永久性损伤。

同时,在我们的肠道内也分布着大量受体,并拥有自己独立的神经系统,长期过量食用此类物质,就会持续刺激肠道神经元,导致其功能紊乱,排便次数增多,严重时甚至引发腹泻

这些辛辣成分在消化过程中,还会持续性的刺激消化道粘膜(如口腔、食管、胃部、肠道等),引起静脉丛充血和炎症反应。长期处于这种状态,血管壁的弹性会逐渐被削弱,消化道各个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也会受到严重扰乱,增加口腔溃疡、牙龈肿痛、慢性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肠炎、痔疮等疾病的发生,严重的甚至可诱发口腔癌、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等。

而且,在“肠脑轴”的作用下,当肠道出现功能紊乱和不适时,这些信号会传递到大脑,还会影响大脑的情绪调节中枢,这可能间接的引发情绪低落、焦虑或影响睡眠质量。

它也会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诱发神经源性炎症或脑血管扩张

比如有些人在吃完身体无法承受的辣食之后,会出现一侧头部的剧烈疼痛,可能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尤其对一些敏感的人会让他们原本就容易发作的头痛更严重。

它还可以释放大量的内啡肽,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刺激的愉悦感。但如果长期依赖超高辣度刺激来获得这种快感,可能形成类似有些人对赌博、游戏等产生的成瘾的依赖。一旦停止摄入,反而可能出现情绪低落、烦躁等不良反应。

所以说,适量很重要,并不是越多就能越长寿

尤其是对于体弱消瘦者、容易出现口干、烦躁的人群,以及肠胃功能较弱、患有咽喉炎、哮喘、眼部疾病、痔疮或肾病、心血管病等相关疾病的患者,需要格外注意辣椒的摄入量,以免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

而且,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常见的辣味食品(如红油火锅、麻辣肉类等),往往都含有较高的油脂和热量,而辣味本身具有开胃作用,容易刺激食欲,让人不知不觉摄入更多能量。

长期大量食用这类高油高脂的辣味食物,不仅不利于体重管理,还可能增加患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代谢紊乱等慢性病的风险,而它们又是威胁现代人健康的主要因素。

总而言之,辣椒是很多人饮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调味品,适当食用它还能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但需要明确的是,并非吃得越多对身体就越有益。所以,大家在享受辣味时,一定要遵守适量原则,做到适可而止。

参考文献:

[1]石云雷.吃辣椒或能降低死亡风险[J].中国食品, 2020(3)
:1.DOI:CNKI:SUN:SPZH.0.2020-03-064.

[2]欧阳琼,孙洋洋,马高祥,等.辣椒摄入与人群健康风险的关联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 28(3):63-68.

[3]周小莹.研究发现:辛辣食物与长寿有关[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12)
:1.DOI:CNKI:SUN:XXGF.0.2015-12-006.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9

标签:养生   辣椒   长寿   风险   辣味   受体   神经元   炎症   作用   人群   食物   身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