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预制菜大行其道


为什么预制菜大行其道


文|流苏


日前,文友、知名作家王千马老师在其公众号发了一篇题为《预制菜泛滥,归根结底是“城市异化”的问题》的文章,第一时间推送给我。看罢,思绪万千。

首先,我也赞同千马老师的观点:“罗永浩和西贝争吵了半天,始终停留在是不是预制菜,预制菜好不好的层面,却没见有人进一步追问:预制菜为什么会大规模泛滥?在我看来,这本质上就不是个餐饮问题,而是个城市问题,是‘街道的消失’造成的恶果!”

其次,我从一个爱美食、爱烹饪、爱生活的家庭主妇角度,试图去分析其根本原因。向来不喜欢盲从,窃以为,追根溯源,终究还是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观念问题、人性问题使然。预制菜的创业者们,只不过是以人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抢占先机罢了。



个人觉得:制菜之所以能够大行其道,甚至广受年轻人欢迎?从表面看,它是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然而更根本的是,预制菜精准抓住了现代人普遍的心理趋向与生活现实——它既顺应了“时间就是金钱”的效率法则,也契合了“享受当下”的生活观念。人们愿意通过购买预制菜来“购买时间”、换取便捷,实则是对时间成本与烹饪精力之间做出的理性权衡。

与其说它仅仅利用了所谓“人性的弱点”,不如说它回应了当代工薪阶层真实的生活困境: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超长的通勤时间,让每天的生活节奏如同奔跑一般。在自己下厨变得奢侈的背景下,预制菜以“低时间成本、稳定的出品水准和相对较高的性价比”脱颖而出——省时、省力、省心,成为许多人现实的最优解。

至于它是否更省钱、是否绝对安全,在这些顾虑面前,许多人仍然选择优先保障时间与味觉的即时满足。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一个崇尚效率的时代,“用金钱换时间”已不再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生存策略。而预制菜,正是这种策略之下的典型产物。



若进一步深挖,其背后还折射出社会结构、家庭模式与饮食文化的变迁——独居人口增加、传统烹饪传承断层、快节奏生活对日常时间的挤压等问题,都值得更深入地探讨与反思。

将千马老师的文章分享出去后,有朋友给我留言:“预制菜,最好不吃。”我回“对!我从来不买,都是自己下厨”。回复完朋友,自己不禁哑然失笑——你不吃,自然有人吃,且数目不小。



我们说,工业大潮下,泥沙俱下,被裹挟的,岂止是年轻人啊!每一个地球村的人——从观念到行为,从生产方式到消费方式,从生活方式到生存状态,千奇百怪、千差万别。一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既不是白璧无瑕,也不是洪水猛兽。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关键是,怎样监管、如何规范,使其健康规范发展,从根本、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真正造福于人民。

我们期待,预制菜的准入条件、行业标准及监督、处罚、管理制度,早日出台,落地实施,让老百姓真正吃得放心,吃得痛快。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大于天,不可等闲视之,且刻不容缓。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美食   大行其道   时间   观念   老师   吃得   食品安全   产物   白璧无瑕   泥沙俱下   人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