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一个普通的下午,演员文章开着那辆显眼的黑色奔驰大G出门,叫路人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发网上。
本来这没啥稀奇,明星也是人,也得开车上街,可巧就巧在照片里清清楚楚看到,他副驾驶座上坐了个女的。
女的捂得是真严实,大口罩遮脸,帽子压低,就露个眉眼,可就这点眉眼,愣是让网友们炸了锅!
很多人越看越觉得:这眉眼弯弯的劲,这眼神,咋那么像近几年没露脸的姚笛呢?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文章开车带姚笛”的话题就跟坐了火箭似的蹿上热搜。
但不管坐的是不是姚笛,这阵仗,一下子把2014年那场震惊全国娱乐圈的“周一见”旧账,又给翻腾了出来。
最让人惊讶的,不是照片本身,是网友们的反应,要是搁在十一年前,2014年“周一见”刚爆出来那会,文章和姚笛的名字一出来,网上那骂声,能把人耳朵震聋!
“渣男”、“小三”、“心疼马伊琍”,大家那是出奇的一致,恨不得一人一口唾沫星子把文章姚笛给淹了。
可现在呢?
同样是文章,同样可能牵扯姚笛,评论区里可热闹了,但骂声少了很多,理解的声音反而占了上风:
“都离婚六年多单身汉一条了,带个女伴坐个车怎么了,管天管地还管人家搞对象啊?”
“要真是跟姚笛在一块了,那说明人家还有点担当,我反而有点佩服他,至少敢作敢当。”
“他俩当年拍《裸婚时代》多配,唉,造化弄人...”
“十一年了,该受的罪也受了,事业毁了,家散了,人也苍老得不像样,教训够本了吧?”
“人嘛,谁年轻时候不干点糊涂事,浪子回头金不换,总得给条活路不是?”
不少网友觉得,文章这些年付出的代价足够大了,想想看,当初多红的角,现在基本没戏拍,转做幕后也没啥大水花。
离了婚,孩子跟前妻过,被拍到的近照,才四十出头就憔悴显老,白头发都出来了,看得出那事对他打击有多大。
这种“放人一马”的调调,跟当年那副“痛打落水狗”的气势,简直是天壤之别.....
为啥一提到文章带女伴就能炸出这么大动静,根源还在十一年前那场轰动全国的“周一见”。
2014年3月底,娱记卓伟一句“周一见”吊足了全国人民胃口。
周一大料准时开炸:当时文章老婆马伊琍正怀着二胎在家待产,他却被拍到和女演员姚笛在深圳街头搂搂抱抱,卿卿我我,姚笛还隔着口罩亲他!
那可是八个月跟拍的铁证,关键点在于:妻子孕期出轨,这事瞬间戳中全民雷区,愤怒的网友直接把“渣男”文章和“小三”姚笛焊死在了耻辱柱上。
这俩人能有这段渊源,还得往前数到2011年那部大火的电视剧《裸婚时代》,戏里他俩爱得死去活来,配合默契,戏外也就有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影子。
而“周一见”这颗大雷一爆,炸得文章、姚笛、马伊琍三个人的人生彻底拐了弯....
当年最难的是马伊琍,挺着个大肚子,家里塌了天,外面舆论海啸般压过来,可她硬是没垮。
一句“恋爱虽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展现了超乎常人的冷静与坚韧。
她把孩子生下来,收拾好心情,然后一头扎回演艺圈,凭真本事说话!
《我的前半生》的逆袭罗子君、《在远方》的独立女性、《爱情神话》的上海精致女人,演一部火一部,白玉兰奖视后拿到手软。
硬是靠自己把人生重新撑了起来,等到一切都安排妥当,2019年,干脆利落地宣布和文章离了婚。
这翻身仗打得漂亮,让不少人竖起大拇指:活成了自己的大女主!
文章这边,事业直接从山顶跌到谷底,“好男人”人设碎成了渣,观众不买账了。
虽然后来也在《少帅》这样的戏里露过脸,演技不能说差,但和以前的辉煌比,简直天上地下。
听说好的戏根本不敢找他拍,怕“污点艺人”坏了口碑,演戏路不好走,只能转幕后当制片开公司,也没捣鼓出多大名堂。
人看着是明显老了,被拍到排练话剧的照片,眼神疲惫,背有点驼,头发都白了,没了往日的神采。
感情方面也没闲着,隔段时间就被拍到和不同的圈外女性约会,还被描述说某些女的“眉眼像姚笛”或者“气质像年轻时的马伊琍”,只要他有点动静,总能把那两位又扯进话题。
三个人里,最惨的莫过于姚笛,“小三”这顶帽子彻底压垮了她的演艺路,大制作、好平台根本不敢用她。
自打2014年后,你就再没在主流电视台黄金档的大热剧里看到过她吧,电影资源也基本为零。
2020到2025年那阵,她唯一露脸的是部网大电影《封神:祸商》,还得了“年度烂片”的称号,连带她也被嘲讽。
最说明问题的是2025年初那档事,听说她参加了《演员请就位》的综艺,预告片里好像有个镜头一闪而过,结果等正片一播,观众傻眼了:姚笛的镜头被剪得一帧不剩,连片尾的名字都给抹了!
业内都懂,这基本宣告了她演员生涯的终结。
而感情生活上,2018年还高调晒被富商求婚,说“心定了”,结果没两年她老公就被频频拍到和别的女人约会,婚变传闻不断。
姚笛自己更是彻底消失在公众视野里,一点消息都没了....
十年前“人人喊打”,十年后“理解万岁”,这舆论转向有点大,但为啥大家伙对文章没以前那么恨了?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挺复杂,时间本身能冲淡很多,十年不算短,再大的愤怒也可能被冲淡了。
大家也看到文章这些年是真混得不行,有点“咎由自取”后够惨的意思,怒气消了不少。
加上马伊琍现在过得好,事业红火,无形中也减轻了大家对弱者的同情和保护欲,她不需要被“心疼”了,文章看起来反而更像个“失败者”。
“浪子回头”的说辞,在现实中总还有点市场,文章付出惨痛代价这点,也是很多人默认的共识。
2025年这几张模糊照片掀起的热议,特别是那句“要真是姚笛,他俩在一起也行”的论调,透露出一个实在话:2014年那次“周一见”,动静闹得太大,伤疤留得太深,它其实一直没真正消失。
别看马伊琍成了人生赢家,过得风生水起;文章逐渐边缘化,艰难讨生活;姚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个瓜好像早就该烂在地里了...
可这偶尔几张照片、一段流言蜚语,就能立刻把它翻出来,让它重新在热搜上走一遭。
它成了这三个当事人绕不开的人生背景板,也成了公共记忆里一块抹不掉的痕迹。
时间走啊走,人心也确实会变,当初恨不得把文章姚笛钉死的那股子劲,到现在变成了部分人的“算了”、“放过吧”。
但这种“算了”,恰恰证明那块疤还在那呢,有些事啊,发生了就是发生了,留下的印记跟烙印一样,看不见了不代表不存在,一遇到合适的风口,它自己就会冒头提醒你:看,我还在这呢。
这或许就是所谓“名场面”的代价,也是公共记忆独特的绵长力量。
更新时间:2025-08-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