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中国邻国跟美签协议,其中一个令人没想到,特朗普对中国摊牌

还真让特朗普 “赌” 对了!当地时间 7 月 22 日,这一天堪称特朗普贸易谈判的 “高光时刻”,特朗普一口气官宣美国与菲律宾、日本两国达成贸易协议,同时白宫发布了 7 月 15 日与印尼达成的贸易协议细节,这效率,着实令人咋舌。

要知道,距离美方原定 8 月 1 日加征新一轮关税的最后期限,可就只剩不到 10 天了。

这三国中,有的此前态度强硬得很,可如今却纷纷低头服软,这剧情反转,让各方都始料未及。

特朗普到底手握什么底牌,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连下三局?他对中国摊牌喊话,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根据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7月2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与菲律宾、印尼、日本三国分别达成贸易协议。

协议内容类似,关键要点统一:三国向美方开放市场,美方则对其出口商品施加不同程度的关税。菲律宾接受19%的美方关税,印尼同样是19%,日本则为15%。

与此同时,三国均承诺大规模采购美国产品,并在某些领域作出附加让步。

这些协议快速敲定,显然是特朗普政府施压策略集中爆发的结果。

95 折背后的尴尬:小马科斯喊着对华警惕,特朗普偏说 "中美融洽"

菲律宾刚与美方敲定合作协议原本是20%,小马科斯亲自上阵,与特朗普交涉,最终“砍”下个95折。

听起来像是谈成了大事,但细算下来,所谓的“折扣”只比原价便宜了区区5%。换句话说,折腾半天,领导人亲自出马,结果只抹掉了1%的边角料。

特朗普这一手,看着是给了面子,实则连“人情价”都谈不上。

小马科斯这波操作,说是争取利益,不如说是象征性“杀价”收场,场面上风光,实质上却软了三分。

小马科斯

并且在两人交谈中还一度出现了尴尬的场面。

在会谈中,小马科斯主动提及中菲关系。他表示,菲律宾不需要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更看重自身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安全。

这句话,显然有强调对华警惕、向美方靠拢的意味。对菲律宾而言,这种表态是在延续其南海政策立场,同时也是对近年来中菲紧张局势的一种回应。

然而,特朗普的回答却显得“降温”许多。他表示,美国完全不介意中菲保持友好关系。

他甚至连续两次强调,中美之间“相处融洽”,希望菲律宾“做对自己国家有利的事”。

现场画面显示,听到特朗普此番话,马科斯的表情有些不自在,脸色一度很尴尬,欲言又止。

这场会谈释放出的信号很现实:菲律宾虽有诉求,但决定权仍不在自己手中。马科斯高调强调主权,而美方更关心地区稳定和自身利益。

印尼是“稳了”,但也真是“让了”

从特朗普征税开始,印尼就是最积极响应的一方,7月16日的时候就宣布双方协议达成,核心内容是将原本拟征的32%高关税降至19%。但是当时并没有公布太多细节。

知道印尼会“亏”,但没想到这么“亏”。

7月22日,协议细节正式对外公布,根据披露,印尼不仅接受了19%的统一出口税率,还同意全面取消对美国农产品、医药品和汽车的非关税壁垒;关键矿产领域的出口限制也同步解除。

此外,印尼承诺向美方采购总额达195亿美元的商品,其中包括150亿美元的能源产品、45亿美元的农产品,以及50架波音飞机。

值得注意的是,协议还设立“转运追责机制”——一旦发现第三国借印尼转运出口以规避关税,美国有权追溯征税。这一补丁,等于堵住了“洗产地”的漏洞,也预防了中国产品借道印尼进入美国市场。

回头看这笔交易,印尼确实是“跑得快”,但也“让得狠”

用实打实的采购、市场开放和资源出口,换来一个略低的关税上限。“亲美”姿态摆得漂亮,换来的却是产业保护空间被一层层剥开。

从“绝不妥协”到“全面让利”,日本演了个寂寞

比起前面两个国家,日本是最意想不到的,原本石破茂政府态度强硬,一度扬言不接受任何不对等协议,最后却“最惨”。

2025 年 7 月 22 日,日本与美国达成关税协议,核心是美方同意将对日商品关税从拟定的 25% 下调至 15%,尤其在汽车领域 “松了口”。

对日本来说,避免重税算是 “止血”,但代价不低。到了 7 月 23 日,协议细节一揭晓。

首先,日本不仅接受美方设置的15%税率,还得配合一连串经济承诺:对美提供高达5500亿美元的投资和贷款担保,覆盖半导体、钢铁、汽车、医药等关键行业。同时,还要额外进口美国大米等农产品,继续“开门迎客”。至于本就争议巨大的钢铁和铝,仍被维持在50%的高税率之外,根本没谈下来。

与此同时,协议还堵死了“走后门”的可能。美国明确将严查第三国通过日本转运规避关税的行为,可谓连“灰色地带”都不放过。

就在细节披露当天,关于首相石破茂要辞职的消息传出,虽然后来被否认,但时间点上难免让人浮想联翩。

外界看得很清楚:日本这一轮操作,是典型的“先跪后稳”,但关键是“稳”也没“稳”下来。

谈成了协议,但也彻底暴露出对美依附的现实。为了保住一点出口空间,不惜自掏腰包、开市场、送项目,步步退让,招招都让人摇头。

特朗普政府在短短一周内相继与菲律宾、印尼、日本达成关税协议,节奏之快、力度之猛,令人侧目。底牌是什么?其实就一张——关税大棒。

无论是印尼面临的32%拟征高关税,还是日本汽车业长期依赖的美方市场,特朗普用“先亮刀再谈判”的方式,制造紧迫感,让谈判对象不得不让利换稳。

更关键的是,美国仍是这三国关键出口市场。在全球供应链尚未完全重组的当下,美国市场的吸引力依然巨大。对方无法承受关税风险,只能“掏口袋”换时间。

特朗普没有搞什么复杂花活,就靠压价、设限、谈回扣三板斧,实现“连下三城”。

本质上,是在打“规则变动”的提前牌,让对方明白:现在谈,还能商量;再晚,连商量的机会都没了。

特朗普释放“摊牌”信号,背后是否另有盘算

在拿到这些国家的协议承诺之后,特朗普也是来了底气,第一时间就向中国“摊牌”了。

就在他和小马科斯会面的当口,被记者询问是否访问中国,特朗普说自己 “可能在不久后访华”,还特意强调美中关系 “非常好”,甚至直言不介意菲律宾和中国保持友好往来。

此时表态“关系很好”,显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为下一轮中美谈判预热——尤其是在美方刚刚分别与菲律宾、日本、印尼敲定关税协议的背景下,这种“缓一缓、留后手”的姿态,值得注意。

从区域格局看,美菲、美日、美印尼这三份协议实际上都对中国构成不同程度的外贸挤压。

一方面,它们普遍设有“转运限制条款”,不免让人想到是为了防止中国企业借道绕开高关税;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大开本国市场、承诺巨额采购,对中国部分产品的市场空间构成潜在挑战

换句话说,美国这是把“关税牌”打成了区域牵制工具,一边设限中国,一边拉拢周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29

标签:财经   中国   邻国   没想到   协议   印尼   菲律宾   关税   日本   美方   美国   小马   中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