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版卡牌拍出一套房价!集换式卡牌火热,会重蹈郁金香泡沫?

2025年9月初,北京首家宝可梦官方卡牌道馆开门迎客,广州市的宝可梦道馆也刚刚在8月底正式开业。

几乎在同一时间,港股上市公司凯知乐国际(02122.HK)宣布正式进军集换式卡牌(TCG)市场,并与宝可梦达成合作。

这家主营玩具品牌的公司股价在两天内暴涨超过200%,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强烈关注。

卡牌,这种曾经属于青少年课余时间的娱乐方式,突然间以一种近乎金融产品的姿态登上了拍卖台。

一张稀有宝可梦卡牌拍出几十万美元的价格,有网友感叹“这一张纸,能抵一套房”。

这背后到底是文化消费的延续,还是一次脱实向虚的投机游戏?

“文化收藏”还是“金融泡沫”?

有人认为,这种高价不过是稀缺性与情怀的自然叠加。

宝可梦IP诞生于1996年,二十多年来形成了覆盖全球的粉丝基础和跨代情感链接。

像广州正佳广场、北京西单大悦城这样的商业地标,都愿意为一个卡牌道馆腾出黄金位置,正说明卡牌文化的影响力。

但从交易机制上看,很多高价卡牌并不参与实际对战,而是作为收藏品在二级市场频繁转手。

当价值评估不再依赖玩法体验,而是依赖稀有属性、评级分数、印刷批次、签名与否等指标时,卡牌就从“游戏道具”变成了“投资标的”。

这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市场何其相似。

1637年,一株名为“永恒的奥古斯都”的郁金香球茎曾在期货市场上喊出一万荷兰盾的价格,相当于当时阿姆斯特丹市中心二十多套房屋的总价。

价格崩盘后,郁金香市场一蹶不振,留下的只有参与者的悔恨。

行业链条拉长,资本博弈加剧

不同于曾经单纯的收藏爱好,如今的卡牌市场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上游是IP授权方和发行商,中游有评级机构、拍卖平台、数据服务商,下游则是拆包玩家、二级交易平台和投资者。

以球星卡为例,Panini、Topps等公司通过获取NBA、NFL等赛事的IP授权,再将球衣切片、签名与卡面结合,制造出限量珍稀产品。

这些卡片在美国有成熟的评级体系,甚至还搭配了数字认证和NFT技术,部分卡牌的年化收益率超过10%。

与此同时,凯知乐国际等企业一边与国际IP合作,一边加快布局国内市场。卡牌厂商卡游也在重启IPO计划。

新兴品牌“闪魂”则在2025年8月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计划拓展北美、东南亚等海外市场。

资本的进入推动了行业的热度,但也带来了更强的投机属性。一旦市场预期发生变化,如IP热度下滑、监管政策收紧或用户信心下降,价格极易出现断崖式下跌。

抽卡机制与非理性消费

宝可梦卡牌的核心玩法是对战,每副卡组由60张卡组成。基础卡组价格不高,但想要替换成稀有卡、强力卡,就必须不断抽包、开盒。

一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为了抽到“冠军卡”,曾连续购入上百包卡,仍未如愿。

这种“抽卡”机制与盲盒类似,却又游走在监管灰区之外。宝可梦卡牌被标注为“全年龄段”,即使是小学生,也能自由参与。在社交媒体上,“卡牌上头”“抽卡上瘾”等关键词频频出现。

产业评论人张书乐指出,卡牌消费具有极强的社群属性和炫耀驱动,容易在校园内形成圈层文化。

由于价格低、门槛小、工艺酷,卡牌迅速在青少年中流行开来,成为盲盒之后的新“潮玩替代品”

目前,监管尚未明确界定卡牌是否属于“概率类商品”,但从消费心理和机制来看,其投机性已不容忽视。

一张卡牌能否真的值一套房?从收藏角度看,稀缺物品有其合理的溢价空间;

但从市场运行机制来看,当价值评估的基础是情绪、炒作与评级机构的裁定,而非使用价值与长期文化沉淀,这个市场就存在系统性风险。

卡牌可以是文化的载体,也可以是金融的投影。但若其价格远远脱离内在价值,只剩下“击鼓传花”的博弈游戏,最终受伤的往往是普通消费者。

郁金香泡沫的历史并不遥远,今天的集换式卡牌也许不至于一夜崩盘,但其所暴露的风险与非理性行为,已值得所有参与者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9

标签:游戏   泡沫   房价   郁金香   市场   价格   文化   稀有   机制   荷兰   属性   基础   收藏   参与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