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我们的赛道回顾。
第一轮投票,我们选出了恒生科技、红利、半导体。
第二轮投票,我们选出了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光伏。
如果关心这个系列的朋友,可以点击上面的链接跳转阅读。
这个系列反响非常好,留言区一片热闹。
想必,给到了大家一些有益的思考。
今天,继续交作业,网叔和大家聊聊机器人板块。
这次之后,我们的赛道回顾系列,还剩最后一个压轴选手:光伏板块。
这也是评论区呼声最高的项目之一。
下周,网叔就来聊聊光伏,
重点看看在当前“反内卷”政策背景下,未来有哪些看点和机会。
与此同时,我们也整理了过去几天大家留言呼声比较高的板块,
今天,开启第三轮投票!
希望网叔分析哪个赛道(第三轮)? 单选
a、白酒
b、军工
c、科创板
d、券商
e、互联网
f、电池和新能源
g、有色金属
h、煤炭
规则和上次一样,大家票选出来的前三名,网叔会重点分析。
所以,每一次的投票都非常关键。
关心的赛道和资产,一定要及时投。
好了,我们聊回今天的主题:
机器人
半导体和机器人,算是年初最让人“心碎”的两个科技赛道了。
年初一波拉升,把不少朋友“骗”上了车,至今还在坑边站岗,看着账户叹气。
按理说,这俩行业都有光明的未来,
但今年的行情,却走得毫无激情,像是提前过冬。
不过,最近几天,机器人开始异动,连续上涨,
甚至有朋友跑过来问:
“要不把半导体清了,换成机器人?”
网叔那时就说:
别急,等我讲完再做决定!
今天这篇,我们就把机器人,争取把它彻底聊透。
想要看清机器人板块未来的机会,先要复盘今年走势:
年初,机器人板块先大涨,随后一路回调。
关税战后,横盘震荡,像被按住了暂停键。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年初能涨?
靠的是几个强催化:
1、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登上春晚,扭起了秧歌。
2、特斯拉更新 Optimus 量产目标:
2025年初步量产1万台,先扩到每月1000台,
2026年每月1万台,2027年直冲每年10万台,
节奏激进,每年提升一个数量级。
3、“具身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正式进入国家级战略产业的朋友圈。
几波催化,直接点燃了年初行情。
那为什么后面又跌了?
同样是事件驱动:
1、3月21日,特斯拉宣布 Optimus 量产进度延期。
2、3月底,金沙江创投朱啸虎公开唱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不清晰”。
市场顿时风声鹤唳,泡沫预期迅速升温。
3、4月19日,北京亦庄的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活动拉胯收场,火上浇油。
于是,高开低走,热潮冷却。
但最近,又开始冒泡了。
又是催化事件密集来袭:
1、7月8日晚,智元机器人拟收购上纬新材,市场猜测借壳上市,连板涨停。
2、7月11日,智元+宇树联合中标移动1.24亿订单,国内最大人形机器人单笔订单。
3、7月18日,优必选中标9051万元订单,为业内最大单笔成交额。
4、同日,宇树科技宣布启动上市辅导。
5、7月21日,千寻智能、众擎机器人、逐际动力三家初创公司官宣新一轮融资。
一通复盘下来会发现:
机器人板块的行情,几乎全靠“事件驱动”。
有利好就飞,有利空就跪,涨跌极其情绪化,波动极大。
既是魔鬼,也是天使……
具体讲,就是散户的魔鬼,镰刀的天使。
为什么会这样?
总结一句话:
空间巨大、催化不断,但业绩释放还早。
1、空间够大,潜力爆棚
一说机器人,很多人想到的只是人形机器人。
但其实,机器人品类极多,人形只是其中一个分支。
根据赛迪顾问数据,到2030年,中国机器人产业规模预计突破4000亿元。
其中,人形机器人可能是最具想象力的细分场景。
有研究预测,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将从2024年的32.8亿美元飙升至2032年的660亿美元,年复合增速高达45.5%。
中国市场更猛,预计每年增长63%。
2、多方共振,催化不断
行业空间大,政策力度也跟得上。
国家层面对人形机器人高度关注。
比如国家领导和香港官员都接见过王兴兴;
这位90后企业家,还代表行业亮相国新办记者会,规格拉满。
融资端,一二级市场同步升温:
初创企业融资加速,头部公司加快整合。
2025年第二季度,机器人融资案例数和金额双双刷新近两年纪录。
产业端,产能也在爬坡,量产节奏逐月推进。
3、但业绩释放还需要等待
目前,工业机器人已实现量产,逐步盈利。
但人形机器人——这个增量最快的品种,还处在产业初期,
更多是“看上去很美”,真正能落地变成业绩的还不多。
也正因为如此,板块涨跌更多依赖“事件驱动”,
还不是靠营收和利润说话的时候。
那么,面对这种局面,普通人该怎么把握机器人的投资机会?
第一步,先搞清楚相关ETF有哪些。
其实,市面上所有机器人相关 ETF,只跟踪两个指数:
机器人(H30590.CSI) 和 机器人100(980022.SZ)。
目前规模前十的 ETF,大部分跟踪前者,少部分跟踪后者。
从历史表现来看,
机器人指数弹性更大,波动高;
机器人100更稳,风格偏防守。
从成分来看,
机器人100更集中聚焦在本体企业,
机器人指数则兼顾了上下游企业,更偏全产业链。
但今年以来,不管选哪个,收益率差别都不大。
所以在当前阶段,选哪个其实没那么关键。
但是,未来,两个指数可能会分化,选择哪个,取决于你的判断。
第二步,就是我们投资的姿势。
网叔要说一句“暴论”:
对于目前的机器人板块,
现在去分析财报、算估值,几乎没意义。
前面复盘已经讲得很明白了:
这些ETF的走势,全靠事件驱动。
所以,投资策略也很简单:
盯紧新闻,追着催化干。
利好来了,冲一把;
催化没了,立刻撤。
别幻想短期能靠基本面吃到肉。
因为,真正落地带来的长远机会,可能还没到来。
整个机器人行业,需要一个iPhone时刻。
等真正的划时代产品落地,
那个时候,可能真正的投资机会才会来到。
那个时候,机器人也才会从魔鬼蜕变成真正的天使。
比如iPhone 出现后,立讯精密这样的机会。
在此之前,都是前戏。
当有一天真的出现了那个时刻,
目前的这些投资机会(投机),可能都是小打小闹了。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