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潮牌店前最触目惊心的一幕:病态现象,祸害了多少中国女性

最近,上海这家潮牌店开业现场,简直刷新认知!

38℃高温下,几百名女性顶着烈日排成长龙,汗流浃背站足 12 小时也不肯挪步。

为抢一件商品当场起了冲突,为争一个限量款发夹骂声不断。

更夸张的是,有人凌晨三点就裹着毯子蹲守,只为能先冲进门店。

这种近乎偏执的疯狂消费,到底是谁在背后推波助澜?

这种病态现象又对中国女性有着怎样的影响?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网红店秒变“新晋顶流”

8月16日的上海静安寺商圈,一场堪比“春运”的排队奇观刷爆社交网络。

不少外地粉丝专程赶来,甚至提前入住周边酒店,只为第一时间买到心仪商品。

凌晨5点的天光还没透亮,商圈外围已蜿蜒出百米长队。

穿JK制服、扎双马尾的少女们揉着惺忪睡眼,有人甚至拖着行李箱。

她们的目标,是潮牌店TWOI开业首日限量发售的"奶油蓝格子发卡"。

这家店靠着蓝白格纹+蝴蝶结的设计精准戳中少女心,小红书相关笔记超10万篇。

再加上主理人是小网红“兵熊小英”,粉丝自发为她发帖涨热度。

从粉丝发的帖子里不难看出,排队的人有多拼了。

清晨7点的队伍里,有人敷着面膜刷爱豆直拍,有人用折叠凳占位代排。

最拼的是还有人在地上铺了个毯子。

连路人都在问这到底是什么店,能让人连夜排队。

烈日下队伍蠕动缓慢,商圈不得不拉起分流围栏,网红博主们趁机直播“人肉排队攻略”,弹幕疯狂刷着“求代购”。

高温酷暑下,队伍排得老长,中暑、踩踏风险剧增。

大家都知道这样不安全,可没人肯离开即将排到的位置,果然,意外终究还是发生了。

商品与价格乱象

一位从杭州赶来的女生突然倒地不起,围观群众慌忙拨打120。

“已经第三个人了!”现场保安满头大汗。

高温暴晒11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铁人也扛不住啊!

但是外面乱成一锅粥,却不影响店里的员工在悠闲聊天,收银员慢悠悠地包装着商品。

而品牌主理人正在二楼拍照打卡,丝毫不关心外面发生了什么事。

“前面的别插队!”“凭什么你先进去!”推搡声、哭喊声此起彼伏。

有人被挤倒在地,膝盖磕破了皮,鲜血直流。

下午3点,相关部门紧急叫停,这家店创造了“开业半天就关门”的纪录。

事后,主理人发文道歉,承诺给有邀请函的顾客补偿1000元购物金。

可那些同样排了一天队的“散客”,没有得到任何补偿。

饥饿营销、限量发售、明星带货......商家的套路一环扣一环,而姑娘们的虚荣心就是最好的韭菜。

88元能买什么?

能吃一顿不错的午餐,能看一场电影,能和小姐妹度过舒舒服服的一下午。

可在这里,它只能买一个随时可能过时的塑料发卡。

而在二手平台上,原价88元的发卡竟然被炒出4倍高价。

带编号的“前100名购买凭证”,甚至标价500元。

这种开售就很火爆,甚至黄牛二手高价转卖的情况似曾相识。

消费观念的扭曲

几个月前的拉布布有多火?

美国消费者凌晨排队抢购,即便关税导致价格上涨30%也在所不惜。

韩国代购放弃免税店,专门蹲点抢拉布布。

最离谱的是,某些限量款在二手平台被炒到180万的天价。

然而风向说变就变。

如今的拉布布市场已是另一番景象:原本1500-2800元的价格,现在跌到100-300元都难出手。

二手平台上,到处是“亏本清仓”的帖子,黄牛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疯狂甩货却无人问津。

这种从“一物难求”到“无人问津”的剧情,是不是似曾相识?

没错,这就是潮流消费的典型轨迹。

无论是拉布布还是88元的发卡,它们都遵循着同样的剧本。

第一幕,营销造势,各路网红、明星齐上阵。

第二幕,饥饿营销,“限量”、“独家”刺激消费欲。

第三幕,黄牛入场,价格疯涨。

第四幕,泡沫破裂,一地鸡毛。

为什么我们总是重复同样的错误?

说白了,就是被“怕错过”的心理绑架了。

看到别人都在买,自己不买好像就落伍了;看到价格一路飙升,不买好像就亏了。

可冷静想想,一个玩偶、一个发卡,真的能改变你的生活吗?

这些现象背后,反映出的是消费观念的扭曲。

我们不再关注商品本身的价值,而是被它的“稀缺性”、“话题性”所迷惑。

商家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用各种营销手段制造焦虑,让消费者心甘情愿掏钱。

要打破这个怪圈,需要多方努力。

消费者要学会理性思考:这东西是真需要,还是被营销洗脑了?

花这么多钱值得吗?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明白:真正的生活品质,不是靠几个被炒作的“网红产品”堆砌出来的。

与其追逐昙花一现的潮流,不如把钱花在真正能提升自己的地方——读书、旅行、学习新技能,这些才是不会贬值的投资。

下次再遇到“爆款”时,不妨先冷静三秒:这是我想要的,还是别人想让我要的?

结语

这场狂欢背后,是网红经济与粉丝经济的双重暴击。当少女们为一条蓝格子发卡挥汗排队7小时,或许她们买的早已不是饰品,而是社交平台上那句“姐妹我抢到了”的虚荣快感。毕竟在这个时代,排队本身也成了行为艺术。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经济状况,还会对社会风气产生不良影响。我们应该反思这种现象,倡导理性消费,让人们重新找回消费的真正意义。

参考文献:

1.《热搜!排队8小时进不去?网红品牌上海开业当天有人现场晕倒,网友:看不懂…》新民晚报2025-08-19

2.《上海一新店开业当天即停业,顾客排队超8小时有人晕倒,主理人致歉》 羊城晚报 2025-8-19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5

标签:时尚   祸害   触目惊心   病态   上海   中国   现象   女性   发卡   二手   小时   商品   黄牛   商圈   粉丝   价格   高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