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巨头不务正业?蜜雪搞跨界,砸近3亿收1200家鲜啤店,图啥?

文 | 金锐点

编辑 | 金锐点

一说起蜜雪冰城,大伙儿第一反应多半是街角4块钱一杯的柠檬水、2块的摩天脆脆冰淇淋,这个靠“平价茶饮”在全国铺了5.3万家门面的巨头,最近却干了件让不少人犯嘀咕的事。

9月底10月初,蜜雪官宣花2.97亿拿下了鲜啤品牌“鲜啤福鹿家”53%的股权,把1200家鲜啤店都收进了自己旗下,好好的奶茶生意不接着扩门店,非要跨界钻进鲜啤领域,这笔钱花得值吗?

要知道,鲜啤福鹿家的门店数还不到蜜雪的零头,而且啤酒和茶饮的供应链、消费场景看着也不搭边。蜜雪这步跨界棋,到底在打什么算盘?

要弄明白蜜雪为啥这么选,得先说说鲜啤这赛道到底有多“香”,最近几年,中国啤酒行业整体其实在走“量减价增”的路子,大伙儿喝啤酒的总量少了,但愿意为好品质多花钱,而现打鲜啤正好是这个趋势里冒头的细分蓝海。

跟着“早C午T”,也就是早上咖啡、中午奶茶的潮流,“晚A”夜晚喝口小酒的场景也悄悄变了样。

以前喝啤酒,要么去饭店点瓶装,要么在家囤箱装,现在不少年轻人下班路过社区、商圈的“鲜啤打酒站”,会像买奶茶一样,按杯或者按升打一杯新鲜的,500mL才6到10块钱,拎着就能回家慢慢喝。

烧烤摊、街边小馆里,鲜啤也成了标配,闲下来抿一口冰爽的,成了很多人放松的日常。

知萌趋势的调研也戳中了要害,差不多6成消费者都明确说“拼酒的时代早过了”,88.9%的人选啤酒时,第一看的就是口味,而且大家也不满足于传统工业啤酒的单一口感,对果啤、茶啤这类新鲜风味的需求越来越强。

鲜啤刚好踩中了这些点,保质期短,跟工业啤酒动辄好几个月的保质期比,鲜啤的新鲜度优势太明显了、口感多,还能像茶饮一样即时买即时喝,完全贴合现在人的消费习惯。

蜜雪在公告里也直说了,鲜啤的新鲜口感和多样风味,既符合大众对品质的要求,又有更好的消费体验,未来肯定有成长空间。

对蜜雪来说,鲜啤不是什么“陌生领域”,而是一个刚好契合大众消费需求、又有增长潜力的赛道,这种机会错过才可惜。

赛道选对了,可蜜雪为啥偏偏盯上鲜啤福鹿家了,其实鲜啤品牌不止这一家,但福鹿家身上有太多跟蜜雪“合拍”的特质,几乎像是为蜜雪量身定制的标的。

看定位和模式,这牌子简直就是“鲜啤版蜜雪”,福鹿家2021年7月在河南成立,一开始叫“福鹿家啤酒厂”,主打就是现打鲜啤,500mL卖6到10块钱,跟蜜雪的平价路线一模一样。

而且它的门店风格,红底白字的亮招牌、醒目的菜单、跟奶茶似的杯装包装,不少消费者都觉得“跟蜜雪冰城太像了”,这种视觉上的熟悉感,能帮福鹿家省不少让消费者记住的成本。

产品上,它有15个以上的单品,既有经典鲜啤,也有果啤、茶啤,既保持了多样性,又没像其他精酿品牌那样走高端路线,完全瞄准大众市场。

再看硬实力,福鹿家也确实挺“能打”的,它是国内最早拿到国标“鲜啤酒”认证的品牌,鲜啤的新鲜度和品质都有保障。

2023年5月开放加盟后,一年多时间就把门店扩到了1200家,覆盖了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按尚普咨询的数据,到2025年8月15号的时候,它已经是全国鲜啤连锁门店数最多的品牌了。

更关键的是,它已经把盈利模式跑通了,2023年还亏着152.77万,2024年就扭亏为盈,赚了107.09万,这说明“平价鲜啤”的路子是走得通的,不用蜜雪再花时间试错。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双方早就有合作基础了,2024年福鹿家想扩全国业务的时候,就已经跟蜜雪在冷链物流上合作了,靠蜜雪的配送体系给门店送鲜啤。

这种“提前磨合”让蜜雪对福鹿家的供应链、运营模式摸得门儿清,收购后不用从头搭合作框架,能快速上手。

对蜜雪来说,福鹿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陌生品牌”,而是一个知根知底、模式契合、还已经开始赚钱的优质标的,收了它相当于少走很多弯路。

不少人可能会觉得,给一家才1200家店、刚开始盈利的品牌花近3亿,蜜雪这不是当“冤大头”吗?

但拆拆估值细节、跟行业里的同类标的比一比,就会发现这笔钱花得其实挺“精明”,这笔收购分两部分,2.856亿是增资,换来了51%的股权,另外1120万是从独立第三方股东手里买了2%的股权,加起来刚好53%。

跟行业里的同类标的比,福鹿家的估值其实算“偏低”的,2021年初,当时只有不到400家门店的酒馆品牌海伦司,估值就超过90亿了。

2022年初,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有7000家左右门店,投后估值100亿,单店估值超过140万,而福鹿家有1200家门店,投前估值才2.744亿,单店估值大概22.8万,比海伦司、书亦低多了。

而且,这2.744亿不只是买“现有的1200家店”,还包括福鹿家的品牌认知、成熟的产品配方、已经跑通的加盟运营体系,还有未来跟蜜雪协同的潜力,相当于花合理的钱,买了一个“现成的、能快速融入自己体系”的资产,怎么看都不亏。

蜜雪本身就不是“爱乱花钱”的企业,过去五年,作为实业公司的蜜雪,对外投资少得可怜,重心一直放在奶茶、咖啡的主营业务和供应链建设上。

这次愿意拿出近3亿,肯定是反复算过账的,与其自己从零开始做鲜啤,不如直接收一个已经成型的品牌,既能省“从0到1”的时间成本,又能快速占住赛道,这笔账算得很明白。

要是你觉得蜜雪收了福鹿家,就只是想“多卖种鲜啤”,那可就想简单了,它真正的目标,可能是“业务拓宽+供应链协同”的双重收益,这才是这笔收购的核心价值。

业务层面蜜雪这一下就补上了“夜晚消费”的缺口,以前蜜雪靠咖啡、奶茶,覆盖了“早C午T”的场景,现在有了福鹿家的鲜啤,就能延伸到“晚A”。

消费者早上买杯蜜雪咖啡提神,中午喝杯柠檬水解渴,晚上路过鲜啤打酒站,还能拎一杯鲜啤回家,一天的消费需求都能被蜜雪包了。

而且,鲜啤能吸引到喜欢喝口小酒的客群,跟奶茶、咖啡的消费者互补,相当于扩大了自己的用户池。

供应链协同也是蜜雪的“拿手好戏”,蜜雪在饮品行业深耕这么多年,早就搭起了覆盖采购、生产、物流、研发、质量控制的全产业链体系。

全国性的冷链网络能直接给福鹿家用,不用再单独建配送渠道,鲜啤的冷链成本能降不少,蜜雪的规模化采购能力,还能帮福鹿家压低麦芽、啤酒花这些原料的价格,进一步稳住“平价”优势。

甚至研发上,蜜雪在果味、茶味饮品上的经验,能帮福鹿家开发更多新鲜鲜啤,比如把奶茶里的果味元素加到鲜啤里,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

收购后,蜜雪还会给福鹿家更多“助力”,用“雪王”这个国民IP做联合营销,让更多人知道鲜啤福鹿家,把自己5.3万门店的加盟管理经验复制过去。

帮福鹿家更健康地扩张,避免快速扩店带来的运营乱子,甚至门店选址上,蜜雪还能帮福鹿家选到更好的位置,比如在奶茶店附近开鲜啤打酒站,互相带动客流。

对整个鲜啤行业来说,蜜雪的入局也是件好事,现在的鲜啤行业,大多是区域性的小作坊,没有全国性的连锁品牌,品质和价格都不透明。

蜜雪和福鹿家结合后,能把“标准化、连锁化”的模式带进行业,从原料采购到门店运营都有统一标准,消费者能喝到更放心的鲜啤,行业也能跟着升级。

说到底,蜜雪花3亿收鲜啤店,真不是“不务正业”,而是一次有规划的战略布局,选对了增长赛道,挑对了契合的标的,算清了估值,还能发挥自己的供应链优势,既拓宽了业务边界,又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4

标签:美食   不务正业   奶茶   巨头   品牌   啤酒   消费者   赛道   行业   标的   新鲜   平价   咖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