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警报”拉响,二胎效果不好、三胎不敢生,奇葩专家乱出建议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顶端新闻】【澎湃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文|饿饿

编辑|饿饿

“少生孩子多存钱,日子越过越蜜甜。”

1982年,全国人口突破10亿,为了缓解压力,计划生育政策开始全面实施。

尽管当时抓得那么紧,不少家庭还是偷着生,抢着生,宁愿东躲西藏都要生。

但不曾想到了如今,别说让生了,现在的年轻人给钱都不生了。

2016年放开二胎,没人生;2021年放开三胎,还是没人生。

到现在国家甚至都推出育儿补贴了,依然是没人生。

那么为什么催生政策频出,出生率还是上不去?

专家们对此提出了什么建议?而什么又是大家真正的诉求?

想生不敢生

“要想富先修路,少生孩子多种树。”

“少生优生,幸福一生!”

那些年的计划生育口号,父母那一辈人没听进去,孩子倒是听进去了。

现在的年轻人别说生孩子了,一个个马上都成“不婚主义”了。

不过也不是他们不愿意,实在是当下的情况不允许。

想要催生,第一关当然得是催婚。

以农村为例,娶个媳妇车、房都是标配,不说全款买,首付也得二三十万。

再加上彩礼,少的十几万,多的20万甚至30万的都有。

光是这些算下来就得至少50万,可能父母省吃俭用攒了一辈子的钱都不够这一下花的。

即便顺顺利利结了婚,父母是完成任务了,但贷款也是让孩子背上了。

倘若是刚毕业没几年的大学生,四五千的工资还还车贷,还还房贷;

剩下的可能还不够他们自己花的呢,更别说再养个俗称“吞金兽”的孩子了。

之前养孩子都是“散养”,给口吃的就行。

但现在养孩子,一生下来就要用尿不湿,喝奶粉,打各种疫苗……

看别的孩子上早教课,自己也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看别的家长带孩子旅游,自己也想带孩子出去长长见识,看看世界。

越长大,养孩子要花的钱就越多,辅导班、兴趣班、学区房……没一个不需要花钱的。

而且不说花钱了,就是工作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全力以赴、全神贯注。

不是给孩子开个家长会,就是带孩子看个头疼脑热。

下了班还要给孩子辅导功课,再做做饭,收拾收拾又该睡觉了,一点自己的时间都没有。

职场对于当爸爸的来说还好,对于妈妈群体来说可不太友好。

未婚未育的女性去找工作,会被HR问到“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生孩子”。

就算顺利入职,怀孕后还很容易被边缘化。

有数据表明,但凡女性生一个孩子,工资就有可能下降10%以上。

要是休完产假再回来,工位估计都没你的了。

说好一点,两口子都有能力赚钱,家里的老人身体健康,可以帮忙带孩子。

但一胎还好,要是再要个二胎,别说老人吃不消了,孩子可能还不愿意呢。

即便有了二胎,两个孩子也都顺利考上大学,可那又怎么样呢?

爸妈30年的房贷还完了吗?再让月薪三四千的孩子重走一遍爸妈的老路吗?

“不是我们不想生,实在是经济实力不允许。”

“骑电动车带小孩上学都只准带一个,生二胎三胎,以后小孩上学怎么接送?”

不能怪年轻人不想生,他们也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和幸福考虑。

尽管“人口警报”拉响,尽管国家接二连三地推出福利政策;

年轻人想生孩子的欲望还是不强,于是这时候就有专家提出建议了。

可这不提还好,一提更是让人两眼一黑。

奇葩专家乱出建议,到底该怎么解决

“面对男多女少,应该考虑允许一妻多夫。”

好家伙,一华裔专家上来就跟中国的伦理道德碰上了。

这不是胡说八道吗?气得网友直接回怼“你先自己试试”。

厦门大学教授赵燕菁更绝,他竟然提议将生孩子跟养老金挂钩。

不生孩子就下调养老金,连保障性的住房都不允许不生孩子的人购买。

这不是净给年轻人添乱吗?

“把闲置的房子租出去”“用私家车跑滴滴” ……

某些专家越说越离谱,简直就是“何不食肉糜”。

年轻人有多余的房子吗?下了班累一天了再去跑滴滴?这是生怕“疲劳驾驶”不找你?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说:可以考虑开放国际婚姻。

用引进海外适龄女青年的方式,解决国内的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

还有专家鼓励未婚同居生孩子,废除对非婚生子女的歧视性规定。

但这些真的能解决问题吗?年轻人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才是真正有用的办法?

湖北一地推出有效政策,生二胎最高补贴28万,三胎甚至35万。

育儿补贴和购房补贴等等,全部包括在内。

国家还推行了无痛分娩,让宝妈从“生”到“舒适生”。

福建地区还把分娩镇痛纳入了医保报销,还让生育津贴不用申请就自动到账。

有的地方还做上了托育试点,在小区里办托育园。

让双职工家庭能安心工作,孩子超过2岁就会有入园资格,费用也不贵。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医疗、住房、教育,这三个才是他们抗拒生孩子的原因。

先要让年轻人看到幸福感,给他们创造生育的条件。

一切无压力,新生儿出生率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人人工作稳定,收入稳定,年轻人不被鼓励也敢生二、三胎。

结语

很多年轻人都说“儿孙只有儿孙福,没有儿孙我享福”。

而生孩子,生二胎、三胎,不能只喊口号,要联系年轻人面临的实际问题。

让年轻人有经济条件,有工作干,孩子生得起,养得起,上得起学。

他们没有后顾之忧,自然愿意生孩子,谁不想到老了过上儿孙绕膝的生活呢?

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顶端新闻】【澎湃新闻】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5

标签:育儿   奇葩   警报   人口   不好   效果   建议   专家   孩子   年轻人   儿孙   工作   政策   出生率   信源   文章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