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发现“超级核矿”,够14亿人用两万年!它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2025年3月,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宣布探明储量达22万吨的钍矿资源,

这一“超级核矿”的发现不仅被称为“能源界的王炸”,更被国外媒体称为“中国拿到了未来能源的终极密码”。

因为如果完全释放一超级矿藏的能量若完全释放,可供中国14亿人口使用两万年,其战略价值远超普通矿产。

那么,这座“超级核矿”的发现对我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它的意义究竟有多大?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视频了解一下,观看的时候,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感谢支持。

中国的能源挑战


虽然我国以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俄罗斯与加拿大。是全球知名幅员辽阔的大国。拥有诸多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长期以来,却面临着能源对外依存度较高的挑战。主要原因在于,我国资源禀赋“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较为明显。简单地说,在能源方面,我国煤炭储量较高,位于世界前列。但石油和天然气储量较少。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耗量较大。

2024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达到了7.5亿吨,但国内产量只有2.14亿吨,5亿多吨石油空白,只能从中东、非洲等地进口,满足需求。对外依存度达到了73%。

2024年天然气消费量4300亿立方米,国内产量2493亿立方米,需依赖进口液化天然气和管道气。进口占比超40%。因此油气方面,容易受地缘政治影响。比如美国曾以违反伊朗石油禁令为由,向我国施压,限制我国采购伊朗石油。

为了突破能源桎梏,我国虽然竭力发展新能源,其中风电和光伏装机量位居全球第一。但间歇性发电特性导致消纳难题,储能技术,如锂电、压缩空气储能等仍需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整体来说,新能源替代技术仍需突破技术瓶颈。

在这一背景下,内蒙古发现超级核矿,显得意义极为重大。

世界“稀土之都”


根据《南华早报》等多家媒体于3月份的报道,我国内蒙古白云鄂博矿区,探明钍矿储量足以为中国14亿人口,至少两万年的能源供应。如果完全释放储量优势,足以支撑6万年。

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白云鄂博矿区的实力过于雄厚。仅拿稀土来说,白云鄂博矿区就是全球知名的稀土之都,而除稀土之外的其他矿种,白云鄂博储量也极为丰富。白云鄂博,蒙语名叫白云宝格达,意思是富饶的神山。从后续我国的陆续发现来看,这个名字倒也名副其实。

白云鄂博是全球罕见的多金属共生宝库,矿种数量高达175种,元素高达71种。其中稀土氧化物储量高达3600多万吨,约占全国总量的83.7%,全球总量的40%左右。是我国唯一一个包含17种稀土元素的矿区,以镧、铈等元素为主的轻稀土占比超过了90%。随着我国勘探技术越来越先进,白云鄂博中重稀土的潜力也在近年研究中,被重新评估。

除稀土元素外,白云鄂博还有铌、钍、铁等战略资源。其中铌储量660万吨,仅次于巴西,居世界第二,是核能、航空航天等尖端领域的关键材料。铁矿储量14亿吨,伴生萤石1.3亿吨,位居全球第二、钾矿16.74亿吨。这次让白云鄂博矿区再次让全球震惊的发现,体现在钍矿上。白云鄂博矿区探明钍矿储量高达22万吨。约占全国总量77.3%。

内蒙古超级核矿的意义


钍矿是未来钍基核能的重要原料。凭借白云鄂博的钍矿优势,我国钍矿储量约占全球28%左右,远超美国储量的5倍。而且白云鄂博钍矿能量密度极高,1吨钍相当于250万—350万吨煤,或200吨铀。

若全面开发。中国可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和进口铀的依赖,构建自主可控的能源体系。

此举对我国来说,不仅仅是减少石油和天然气进口,避免对外依存度过高。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内蒙古这一发现,正值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试图控制稀土供应链之际,能为我国提供关键战略筹码。

尤其是考虑我国铀矿,资源储量仅占全球的4%左右。需要从俄罗斯等地进口。而钍矿的发现,以其替代性应用,将减少此类被动局面。

而且我国在钍矿等技术上已经具备全球领先地位,我国以钍基熔盐堆技术,领跑第四代核能革命。中国攻克了钍提纯、废料处理等核心技术,

甘肃武威的实验堆已稳定运行超1000天,计划2028年建成全球首座商用堆。

反观美国,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尝试钍堆,但因技术瓶颈和军事需求转向而放弃。

不但我国技术领先,而且技术安全性和效率都非常高。钍基反应堆无需大量冷却水,可在沙漠等无人区建设,且采用“熔盐固化”设计,事故风险极低。其能量转化效率达到了45%—50%,远超传统铀堆的30%—37%。

等到钍基熔盐堆的小型化技术成熟以后,可以推动国防与民生协同发展。拳头大小的钍燃料可以应用于核动力航母以及潜艇等设备,其动力可支撑潜艇绕行地球航行30圈。如果用在新能源汽车上,电动汽车可实现超长续航,续航历程超过了5000公里。而且用电成本低。综合来说,内蒙古这次发现足以改变全球能源格局。对此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9

标签:科技   内蒙古   意义   发现   储量   我国   稀土   矿区   能源   全球   中国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