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公司于2025年10月7日宣布收购意大利硬件制造商Arduino,这一交易未透露具体金额。Arduino将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保留其原有品牌和开源原则,同时融入高通生态系统,形成全栈边缘计算平台。这一举措是高通近期第三次针对边缘领域的并购,先前已收购Edge Impulse和Foundries.io,旨在整合硬件、软件和云服务,加速机器人与智能设备原型设计。
Arduino以其可编程电路板闻名,已服务3300万用户社区,包括学生、爱好者和企业开发者。高通此举旨在借助Arduino的原型工具链,将其先进AI芯片扩展到边缘应用,如智能家居和工业自动化。通过这一整合,高通的IoT和汽车业务——目前占芯片收入约30%——将进一步多元化,减少对智能手机市场的依赖。
高通logo
伴随收购,高通与Arduino联合推出单板计算机Arduino UNO Q。该板采用双处理器配置:一个支持Linux的微处理器和一个实时微控制器,核心基于高通Dragonwing QRB2210处理器,配备2GB RAM和16GB eMMC存储。定价为39欧元/44美元,即日起开放预订,预计10月25日发货。
从工程角度看,UNO Q强调AI驱动项目兼容性,能运行生成式AI模型提示下的信号处理任务,同时支持Linux和Zephyr操作系统。这种双核架构优化了实时响应与计算密集负载的平衡,例如在机器人控制中,微控制器处理传感器数据,而微处理器执行复杂算法如边缘推理。相比传统Arduino板,UNO Q的集成度更高,利用高通的低功耗SoC减少延迟达20%,适合从原型到商用过渡的场景。开源社区反馈显示,这种设计降低了初学者门槛,但需注意热管理和GPIO扩展的兼容性。
边缘计算的这一进步源于高通的QRB系列处理器,该系列采用Arm架构,集成NPU以支持轻量级LLM运行。行业数据显示,类似双处理器板在IoT原型市场渗透率已超25%,推动从概念验证到规模部署的周期缩短30%。
高通的收购策略反映出半导体行业向边缘AI转型的浪潮。2025年,全球边缘计算市场规模预计达500亿美元,机器人细分增长率超15%,得益于AI在自治系统中的应用。高通通过Arduino的社区生态,瞄准教育和初创领域,预计将加速原型商业化——例如,从学生项目到工业机器人臂的迭代周期可压缩至数月。
竞争格局中,高通面临Raspberry Pi和NVIDIA Jetson的挑战,前者以低成本著称,后者专注高性能GPU。但UNO Q的AI优化填补了中端空白,支持信号处理和多OS环境,这在开源硬件市场中较为独特。市场报告指出,边缘平台并购浪潮正重塑供应链,2025年类似交易额已超100亿美元,推动从云端向设备端的计算迁移。然而,挑战在于开源社区的接受度:Arduino用户担忧品牌独立性虽获保证,但高通的商业导向可能影响免费资源的开放。
在我国台湾地区,台积电等代工厂的高通订单稳定增长,2nm节点应用将进一步降低边缘芯片功耗,助力UNO Q类产品在智能制造中的普及。全球趋势下,边缘AI正从辅助功能向核心驱动演变,预计到2030年,机器人市场中AI集成比例将达70%,但需解决数据隐私和标准化问题。
这一系列动态凸显高通在边缘领域的布局深度,UNO Q的推出虽增强原型灵活性,却需在实际部署中验证生态兼容。
高通对Arduino的收购虽标志着边缘计算的整合步伐,却在开源与商业间寻求平衡,为机器人开发提供更高效工具的同时,考验行业对技术民主化的持续承诺。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