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现15.4亿,无锡老板入狱两年半归来,最终选择把公司卖给了国资

在阅读此文前,为了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可以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前言】

在资本市场,有一位老板默默套现15.4亿,退出江湖,宝利国际的创始人周德洪,经历了从创立沥青帝国到背负争议、再到入狱、最终决然脱手的种种变故。

他是如何从创业成功,到落得如此境地的?是否仅仅是为了离场与国资合作,还是背后还有其他未被揭开的故事?

【从崭露头角到沥青帝国】

宝利国际,这家曾经风光一时的公司,最初的故事却始于周德洪与妻子周秀凤的一次大胆尝试。

1996年,夫妻二人带着梦想与激情,辞去了现有的工作,投资3000万元创办了江阴市金马溶剂化工厂。

当时,他们用心血铺就了一条创业之路,此时的他们,或许没有意识到,这一步将把他们带到一个不一样的高度。

随着中国进入21世纪,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也悄然到来,周德洪凭借着敏锐的商业触觉,迅速抓住了市场的机会,带领公司成功转型进入沥青行业。

在这个曾经相对冷门的行业中,宝利国际凭借周德洪的决策与妻子的支持,打响了自己的名字。

在国内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沥青需求激增,宝利国际紧抓这个历史机遇,实现了飞速的增长。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最初的夫妻搭档面临新的挑战,周德洪原本抱有的“家族企业”理想也开始出现裂痕。

为了巩固控制权并避免外部资本的介入,他决定将股份分配给家族成员,自己的侄女婿邹爱国。

但谁能想到,这份“信任”却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了隐患,随着邹爱国在公司中的影响力加大,宝利国际的核心客户资源也掌握在他手中。

周德洪原本对邹爱国的信任被家庭矛盾所取代,彼此间的裂痕愈加明显,家族中的信任危机,也成了企业发展中最大的隐患。

邹爱国的离职,伴随着高层的更替,让公司面临管理上的空窗期,也将宝利国际推向了危机的边缘。

在经历了家庭纷争与公司高层的动荡后,宝利国际的股东结构以及领导层的变化,让周德洪的处境变得愈加复杂。

尽管他曾通过资本运作成功套现7.93亿,但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随着内外部压力的增加,宝利国际的未来也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法律的漩涡】

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周德洪的管理方式也显现出越来越多的矛盾和不满,在2017年,周德洪实施了一项高管薪酬改革,将所有高管的收入从与业绩挂钩的提成制度改为固定年薪。

这一改革举措让依赖业绩提成生活的邹爱国感到极大的不满,作为公司的副总经理兼董事,邹爱国本就掌握着大量的客户资源,这一决定削弱了他的利益。

面对这种变化,邹爱国做出了一个激烈的决定,辞职,并扬言要自立门户,但周德洪没有打算轻松放过他。

邹爱国离开宝利国际后,周德洪开始深感不安,毕竟,邹爱国掌握了公司核心客户资源,在公司内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为了确保这些资源不流失,周德洪将邹爱国告上了法庭,指控他职务侵占和受贿,虽然邹爱国愿意通过退赔3000万元来平息这一风波,但周德洪依然坚持将他送进监狱。

女儿周士芳在得知此事后,毫不犹豫地公开举报了周德洪,指控他通过行贿和司法手段逼迫邹爱国退赔,在背后操控整个案件。

周士芳的举报进一步加剧了事件的复杂性,将这场家庭内斗推向了高潮,很快,周德洪面临着邹爱国的法律诉讼,还被卷入了行贿的指控当中,形势变得更加严峻。

这场持续的法律斗争几乎让宝利国际陷入了停滞,公司在舆论的压力下,不得不应对内外部的质疑,周德洪本人也陷入了一个困境。

他要应对公司经营的危机,还不得不面对自己和家族成员之间的公开对抗,邹爱国被判刑六年半,案件的持续发酵使得宝利国际的形象严重受损,股价也随之大幅下跌。

周德洪感到身心俱疲,他意识到,宝利国际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地被这个家族内部的争斗所影响,他个人的影响力也日渐削弱。

就在这时,宝利国际的经营形势已经无法再用之前的方式进行支撑,原本那些繁忙的订单和订单背后的强大客户资源,开始出现了大量的空缺。

最终导致了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决定:他决定套现,最终完成对宝利国际的股权转让。

【第一次套现】

随着宝利进入行业的顶端,周德洪和他的团队发现,单纯依靠沥青业务已经无法支撑宝利国际的长期发展。

于是,周德洪开始探索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海外投资领域,2014年,宝利国际发布了一系列关于俄罗斯合作的“宏伟蓝图”。

他称将参与20亿美元的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建立航空产业基地等多个投资项目,这些雄心勃勃的计划,成功地刺激了股市的热度。

宝利国际的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暴涨了236%,这一波股价的上涨,为周德洪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套现机会。

资本市场的波动和外部消息的刺激,让投资者纷纷涌入,股价一路攀升,周德洪和妻子周秀凤没有错过这个机会,迅速通过股市套现了7.93亿元。

这一笔巨额资金使他们的财富瞬间翻倍,也让周德洪的家族进一步巩固了对宝利国际的控制权。

对于周德洪而言,资本市场的操作似乎达到了他理想的状态,公司在市场中的地位稳固,资金充足,未来可期。

这一切的繁荣背后却埋下了隐患,虽然宝利国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投资者对于公司实际项目的质疑也随之而来。

关于俄罗斯投资项目的进展,一直未见实质性进展,许多投资者开始对这些“宏伟蓝图”产生疑虑。

宝利国际的股价虽然在短期内实现了飙升,但随着项目迟迟未能落地,股价开始出现波动,过度依赖资本运作的策略,让公司忽视了实际经营中的风险。

高管层的决策失误、外部投资的空泛承诺,最终导致了宝利国际的业绩开始下滑,股价也随之走低。

对于周德洪而言,这一轮资本运作让他在短期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但也让他意识到,资本市场的暴涨并不代表企业本身的真正价值。

短期的套现,为他和家人的困境埋下了伏笔,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利国际的核心业务没能得到有效的转型,传统沥青市场需求的萎缩和通用航空业务的推进不力。

最终让公司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当公司面临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时,周德洪意识到,自己早已无法单纯依靠资本市场的操作来拯救宝利国际。

就在他不断反思和权衡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萌生了彻底放手的想法,他决定将宝利国际的控制权交给外部力量。

【离场与最终的股权转让】

周德洪的决定早已在他心中酝酿已久,宝利国际的资本运作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面对公司不断恶化的经营形势和家族内部的持续争斗,他意识到,离开似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出狱后的周德洪开始了寻找接盘方的过程,虽然曾有多次洽谈,但由于公司的经营不确定性和内部纷争,交易始终未能达成。

直到2024年,经过两年的接洽和几次谈判失败,池州投科股权投资基金终于与周德洪达成了股权转让协议。

最终,周德洪将22.57%的股份以每股3.6元的价格转让给池州投科,套现7.48亿,这次股权转让标志着周德洪与宝利国际彻底告别。

对周德洪而言,这场股权转让是一种解脱,通过这笔交易,他将手中控制的宝利国际的一部分股份交给了国资企业,确保了自己和家人的财务安全。

宝利国际,也终于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接盘者池州投科,意味着公司从此进入了国资控股的新阶段。

【结语】

从周德洪和妻子创业初期的热血拼搏,到公司发展过程中因家族争斗而导致的危机,再到资本运作和最终的“离场”,这一系列事件都展示了宝利国际的商业起伏。

在变动的商业世界中,个人的选择和家庭的影响往往会左右一个企业的命运,在任何商业决策中,理智和远见才是成功的关键。

【参考资料】

2024-11-18 22:18来源:证券时报网《池州国资7.5亿元拿下宝利国际实控权》

2025年04月08日 17:56 来源: 财中社《宝利国际股东周德洪解除质押7705万股》

2021年01月04日 20:11来源:中国基金报《又一A股实控人被抓 其90后儿子接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利国   池州   资本运作   无锡   俄罗斯   公司   沥青   资本市场   股价   危机   老板   家族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